別名
越王竹(《南方草木狀》),海柳(《動物學大辭典》),白珊瑚(薛德焴《系統動物學》)。
出處
《本草拾遺》
來源
為海箸科動物沙箸水螅體分泌的石灰質骨胳。
原形態
沙箸(《嶺表錄異》)
群體呈肉質柱狀,長達1米以上。分為根及干兩部;根呈圓柱形的柄,常插在海底的泥沙中;干部呈兩側扁平形的軸,左右有短而密的枝狀物,其下緣排列多數水螅體,各水螅體有觸手8條,能伸縮。骨胳角質,色白,外被黑褐色或紅色的肉。
生境分部
著生于海底巖礁間。分布很廣,我國膠州灣以南的軟質海底幾乎均有。
性味
①《本草拾遺》:"咸,平,無毒。"
②《海藥本草》:"咸,溫。"
功效主治
①《本草拾遺》:"主下水,破結氣。"
②《海藥本草》:"主水腫浮氣,結聚,宿滯不消,腹中虛鳴,并宜煮服之。"
摘錄
《中藥大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