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大辭典》:鶯
別名
黃鳥、倉庚(《詩經》),皇、商庚、鵹黃,楚雀(《爾雅》),青鳥(《左傳》),鸧鸚(《易通卦驗》),黃鸝鹠、黃鶯、黃袍(陸璣《詩疏》),黃伯勞(《綱目》)。
出處
汪穎《食物本草》
來源
為黃鸝科動物黃鸝的肉。
原形態
黃鸝(《禽經》張華注)
體長約25厘米。嘴與頭等長,形較粗厚,嘴峰粉紅色,稍向下彎曲,上嘴先端微具缺刻,嘴須細短。虹膜紅色。雄鳥羽毛金黃而有光澤,頭部有通過眼周直達枕部的黑紋。初級飛羽及其覆羽黑色,覆羽的外翈黃色,初級飛羽則具黃或白色的狹邊。尾短;尾羽除中央的一對為純黑外,其余的黑色尾羽均具黃色尖端,且在愈靠外側的尾羽,黃斑愈大。腳短,呈鉛藍色;爪長而曲。雌鳥羽色相似,僅背面色澤稍帶綠色:翼及尾的黑色部分稍沾褐色。
主要生活于平原地區,低山、丘陵地帶亦可見到,常棲息于樹上。鳴聲婉囀動聽。營巢于高樹枝端。
生境分部
分布我國東部。
性味
①《綱目》:"甘,溫,無毒。"
②《醫林纂要》:"甘,平。"
功效主治
①江穎《食物本草》:"補益陽氣,助睥。"
②《隨息居飲食譜》:"舒郁和肝。"
用法用量
內服:煮食。
摘錄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鶯
英文名
Oriole
別名
黃鳥、倉庚、青鳥、搏黍、離黃、楚雀、商庚、鸝黃、黃栗留、黃伯勞
出處
出自汪穎《食物本草》
來源
藥材基源:為黃鸝科動物黃鸝的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Oriolus chinensis diffusus Sharpe
采收和儲藏:夏季捕捉,殺死后去羽毛及內臟,取肉鮮用。
原形態
黃鸝,小型鳥類。體長約25cm,嘴與頭等長,形較粗厚,嘴峰粉紅色,稍向下彎曲,上嘴先端微具缺刻,嘴須細短。自額基和眼先起,有一寬闊的黑色貫眼紋,伸至枕部。初級飛羽黑色,除第1枚外,余者的外緣沾黃白色,向內逐漸延伸至羽端。小翼羽純黑。大覆羽的內翈大都是黑色,外翈和羽端均黃。尾羽黑色,除中央1對外,羽端均黃,其外側者的黃色部分較大,最外側1對僅在羽基呈黑色,余部大都黃色。雌鳥羽色暗淡。虹膜紅色;跗跖和趾鉛灰藍色。
生境分部
生態環境:在丘陵、平原或村莊附近的大樹或疏林中常聽到此鳥婉轉動聽的歌鳴。食物主要為昆蟲,尤其是毛蟲之類,以及鞘翅目和膜翅目昆蟲等;亦有一些雜草種子、漿果等。每年3-7月繁殖,每窩產卵2-4枚。
資源分布:在云南東南部、海南和臺灣為留鳥 ,夏季遷至四川、甘肅、陜西、內蒙古至東北黑龍江流域。
性味
味甘;性溫
歸經
脾;胃;肝經
功效主治
補中益氣;舒肝解郁。主脾胃虛弱,食欲不振;食后飽脹;兩脅不適;肢體倦怠
用法用量
內服:煮食,1-2只。
各家論述
1. 汪穎《食物本草》:補益陽氣,助脾。
2.《隨息居飲食譜》:舒郁和肝。
摘錄
《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