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大辭典》:羊蹄實
別名
金蕎麥(《本草衍義》)。
出處
《唐本草》
來源
為蓼科植物羊蹄或尼泊爾羊蹄的果實。
原形態
植物形態詳"羊蹄"條。
性味
《唐本草》:"味苦澀,平,無毒。"
功效主治
①《唐本草》:"主赤白雜痢。"
②《綱目》:"治婦人血氣。"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2錢。
摘錄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羊蹄實
別名
金蕎麥
出處
出自《唐本草》
來源
藥材基源:為蓼科植物羊蹄或尼泊爾羊蹄的果實。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Rumex japonicus Houtt.2.Rumex nepalensis Spreng.
采收和儲藏:春季果實成熟時采摘曬干。
原形態
1.多年生草本,高60-100cm。根粗大,斷面黃色。莖直立,通常不分枝。單葉互生,具柄;葉片長圓形至長圓狀披針形,基生葉較大,長16-22cm,寬4-9cm,先端急尖,基部圓形至微心形,邊緣微狀波皺褶。總狀花序頂生,每節花簇略下垂;花兩性,花被片6,淡綠色,外輪3片展開,內輪3片成果被;果被廣卵形,有明顯的網紋,背面各具一卵形疣狀突起,其表面有細網紋,邊緣具不整齊的微齒;雄蕊6,成3對;子房具棱,1室,1胚珠,花柱3,柱頭細裂。瘦果寬卵形,有3棱,先端尖,角棱銳利,長約2mm,黑褐色,光亮。花期4月,果期5月。
2.本品與羊蹄的區別在于:葉片卵狀長圓形,下部較寬,先端急尖或鈍尖,基部心形或近圓形,兩面的葉脈及葉緣均被白色短毛;結果時增大的內花被邊緣具7-10對針刺,針刺先瑞呈鉤狀彎曲。花期5-6月,果期6-7月。
生境分部
生態環境:1.生于山野、路旁、濕地。
2.生于溝谷、河岸及濕地。
資源分布:1.分布我國東北、華北、華東、中南各地。
2.分布于西南及陜西、甘肅、青海、江蘇、江西、湖北、湖南、西藏等地。
性狀
性狀鑒別 瘦果寬卵形,有3棱,為增大的內輪花被所包。花被寬卵狀心形,長5mm,寬6mm,邊緣有鋸齒,各具一卵形小瘤。干燥的果實表面棕色。氣微,味微苦。
性味
苦;性平
功效主治
涼血止血;通便。主赤白痢疾;漏下;便秘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6g。
各家論述
1.《唐本草》:主赤白雜痢。
2.《綱目》:治婦人血氣。
摘錄
《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