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名家網
中醫快速導航

羊脂功效

《全國中草藥匯編》:羊脂

別名

綿羊脂

來源

偶蹄目牛科綿羊Ovis aries L.,以綿羊腹內脂肪入藥。

生境分部

全國各地。

功效主治

可做軟膏基礎原料。

備注

羊毛脂:為軟膏基質。

羊毛醇:可為乳化劑,油膏基質及制造維生素和激素的原料。

摘錄

《全國中草藥匯編》

《中藥大辭典》:羊脂

出處

《千金·食治》

來源

為牛科動物山羊或綿羊的脂肪油。

原形態

動物形態詳"羊肉"條。

化學成分

含飽和脂肪酸,主要是棕櫚酸及硬脂酸,也含少量的肉豆蔻酸;不飽和脂酸主要是油酸,也含少量的亞油酸。綿羊體脂的脂肪酸組成為:肉豆蔻酸4.0(3.8)%,棕櫚酸28.3(27.8)密,硬脂酸13.5(14.7)彩,呷·六碳烯酸0.8(2.0)%,油酸50.8(46.3)%,十八碳二烯酸1.9(4.8)%,C20~C22不飽和脂酸0.7(0.6)%。脂肪的不皂化物多在1%以下。羊脂成分與牛脂相似,但羊脂比較堅硬,即含高級飽和脂酸甘油酯較多。

性味

甘,溫。

①《綱目》:"甘,熱,無毒。"

②《隨息居飲食譜》:"甘,溫。"

功效主治

補虛,潤燥,祛風,化毒。治虛勞羸瘦,肌膚枯憔,久痢,丹毒,瘡癬。

①《千金·食治》:"生脂:止下痢脫肛,去風毒,婦人產后腹中絞痛。"

②《日華子本草》:"治游風并黑皯。"

③《綱目》:"熟脂:主賊風痿痹,辟瘟氣,止勞痢,潤肌膚。殺蟲,治瘡癬。入膏藥,透肌肉經絡,徹風熱毒氣。"

用法用量

內服:烊化沖。外用:熬膏敷。

禁忌

《隨息居飲食譜》:"外感不清,痰火內盛者均忌。"

復方

①治產后諸病羸瘦:生地黃汁一升,生姜汁五升,羊脂二斤,白蜜五升。上四味,先煎地黃汁,令余五合。下羊脂煎,減半。次下姜,次下蜜,令如飴狀。空肚,一升,取煎如雞子大,投酒中飲,日三。(《古今錄驗方》地黃羊脂煎)

②治虛勞口干:羊脂如雞子大,醇酒半升,棗七枚(擘),合漬七日,取棗食之。(《千金方》)

③治卒汗不止:牛、羊脂,溫酒頻化服之。(《外臺》)

④治諸久痢不差:羊脂、蠟、阿膠各二兩,S 二升。上四味,合煮作粥,一服令盡。(《千金方》)

⑤治妊娠下痢:羊脂如棋子大十枚,溫酒一升,頓服之,日三。(《千金方》)

⑥治赤流腫丹毒:以羊脂煎了,摩之。得青羊脂最良。(《千金方》)

⑦治小兒口瘡:羊脂煎薏苡根涂之。(《活幼心書》)

摘錄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羊脂

英文名

Goat or sheep fat

出處

出自《千金·食治》

來源

藥材基源:為牛科動物山羊或綿羊的脂肪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Capra hircus Linnaeus2.Ovis aries Linnaeus

采收和儲藏:宰羊時部腹取脂肪,置鍋內煎熬,濾出油脂,冷卻。

原形態

1.山羊,體長1-1.2cm,體重10-35kg。頭長,頸短,耳大,吻狹長。雌雄額部均有角1對,雄性者角大;角基部略呈三角形,尖端略向后彎,角質中空,表面有環紋或前面呈瘤狀。雄者頜下有總狀長須。四肢細,尾短,不甚不垂。全體被粗直短毛,毛色有白、黑、灰和黑白相雜等多種。

2.綿羊,綿羊為人們較早馴養的家畜。基體重隨品種而不同,最小不過20kg,最大可達150-200kg。外形特征亦有多樣。有的雌、雄均有角;有的二者皆無角;有的僅雄性有角。角形與羊尾也因種而有差異其被毛接近原始品種者,具有兩層:外層為粗毛可蔽雨水,內層為纖細的絨毛,藉以保溫。但改良品種僅存內層的絨毛。前后肢兩趾間具有一腺體,開口于前部。具有淚腺。

生境分部

生態環境:1.為飼養家畜之一,口種頗多。

2.為飼養家畜之一,品種多達300余種。群居動物,以草類粉良。怕熱不怕冷。

資源分布:1.分布于全國各地。

2.分布幾遍全國,以北部和西北地區為多。

化學成分

山羊或綿羊的脂肪油,羊脂以甘油酯(glycerin ester)為主,含飽和脂肪酸,主要是棕櫚酸(palmitic acid)及硬脂酸(stearic acid),也含少量的肉豆蔻酸(myristic acid);不飽和脂肪酸主要是油酸(oleic acid)及少量亞油酸(linoleic acid)。綿羊體脂的脂肪酸組成為:肉豆蔻酸4.0(3.8)%,棕櫚酸28.3(27.8)%,硬脂酸13.5(14.7)%,十六碳烯酸(hexadecenoic acid)0.8(2.0)%,油酸50.8(46.3)%,十八碳二烯酸(octadecadienoic acid)1.9(4.8)%,C20-C22不飽和脂酸0.7(0.6)%。脂肪的不皂化物多在1%以下。羊脂成分與牛脂相似,但羊脂比較堅硬,即含高級飽和脂酸甘油酯較多。

性味

味甘;性溫

歸經

心;脾;腎經

功效主治

補虛;潤燥;祛風;解毒。主虛勞贏瘦;久痢;口干便秘;肌膚皸皺;痿痹;赤丹腫毒;瘡癬瘡瘍;燒燙傷;凍傷

用法用量

內服:烊化沖,30-60g ,或煮粥,或入煎劑。外用:適量,熬膏敷。

禁忌

外感未解及痰熱內盛者禁服。

各家論述

1.《千金·食治》:生脂:止下痢脫肛,去風毒,婦人產后腹中絞痛。

2.《日華子本草》:治游風。

3.《綱目》:熟脂:主賊風痿痹,辟瘟氣,止勞痢,潤肌膚。殺蟲,治瘡癬。入膏藥,透肌肉經絡,徹風熱毒氣。

4.《本經逢原》:羊脂,生主下痢脫肛,取潤以導之,補中寓瀉也。

摘錄

《中華本草》

按首字母查詢中藥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