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名家網
中醫快速導航

羊胲子功效

《全國中草藥匯編》:羊胲子

別名

羊嚼子、羊咬子、山羊胃結石

來源

偶蹄目牛科山羊Capra hircus L.,以胃中草結入藥。

生境分部

內蒙古、河北。

功效主治

寬胸止嘔。主治噎膈反胃,朝食幕嘔。

用法用量

0.5~1錢。

摘錄

《全國中草藥匯編》

《中藥大辭典》:羊胲子

別名

羊哀(《輟耕錄》),百草丹(《綱日拾遺》)。

出處

《綱目》

來源

為牛科動物山羊胃中的草結。宰羊時發現胃中草結,取出曬干或晾干。

原形態

動物形態詳"羊肉"條。

生境分部

產于四川。其他地區亦產。

性狀

形圓如彈丸,大小不等,常見者直徑為2~3厘米。外表灰黑色,略現細小草筋狀物質,微帶光澤。質輕松,體不沉重,無臭。以個大、體輕、色暗、有光澤者為佳。

性味

《四川中藥志》:"性溫,無毒。"

歸經

《四川中藥志》:"入胃經。"

功效主治

①《綱目》:"治翻胃。"

②《綱目拾遺》:"解百草藥毒,治噎膈翻胃。"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5分;或入丸、散。

禁忌

《四川中藥志》:"胃火熾,無氣滯者勿服。"

復方

治翻胃:羊胲子(煅存性),每一斤入棗肉、平胃散末一半,和勻。每服一錢,空心沸湯調下。(《摘元方》)

摘錄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羊胲子

英文名

Nodules in Goat Stomach

別名

羊哀、百草丹

出處

出自《本草綱目》1.《綱目拾遺》:羊哀,惟山羊有之,胡羊不能成也。亦牛黃狗寶之類。牛黃細膩而疏松,且香烈,故以黃名;狗寶花白而堅凝如石,故以寶名;此則如爛草團成,輕松而氣膻,人多惜其不能如牛黃、狗寶之精美,故哀之,因名曰哀。《宦游筆記》載:軍營于羊腹中得石子,名鲊答,形如卵,色紫黃,兩頭有二白圈,圓如黃豆,腰有束帶,寬如韭葉,色青藍,束帶上亦二白圈,質細如,滋潤如水。《輟耕錄》亦載:鲊答,產

來源

藥材基源:為牛科動物山羊胃中的草結。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apra hircus Linnaeus.

采收和儲藏:宰山羊時剖腹取喟,如其中有草結,取出洗凈,晾干。

原形態

1.山羊,體長1-1.2cm,體重10-35kg。頭長,頸短,耳大,吻狹長。雌雄額部均有角1對,雄性者角大;角基部略呈三角形,尖端略向后彎,角質中空,表面有環紋或前面呈瘤狀。雄者頜下有總狀長須。四肢細,尾短,不甚不垂。全體被粗直短毛,毛色有白、黑、灰和黑白相雜等多種。

2.綿羊,綿羊為人們較早馴養的家畜。基體重隨品種而不同,最小不過20kg,最大可達150-200kg。外形特征亦有多樣。有的雌、雄均有角;有的二者皆無角;有的僅雄性有角。角形與羊尾也因種而有差異其被毛接近原始品種者,具有兩層:外層為粗毛可蔽雨水,內層為纖細的絨毛,藉以保溫。但改良品種僅存內層的絨毛。前后肢兩趾間具有一腺體,開口于前部。具有淚腺。

生境分部

生態環境:1.為飼養家畜之一,口種頗多。

2.為飼養家畜之一,品種多達300余種。群居動物,以草類粉良。怕熱不怕冷。

資源分布:1.分布于全國各地。

2.分布幾遍全國,以北部和西北地區為多。

性狀

1.形圓如彈丸,大小不等,常見者直徑為2-3cm。

2.外表灰黑色,略現細小草筋狀物質,微帶光澤,質輕松,體不沉重,無臭。

3.以個大、體輕、色暗、有光澤者為佳。

性味

味淡;性溫

歸經

胃經

功效主治

降逆;止嘔;解百草毒。主噎膈反胃;噫氣;暈船嘔吐;草藥中毒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0.9-1.5g;或入丸、散。

禁忌

胃火盛者禁服。

各家論述

1.《綱目》:治翻胃。

2.《綱目拾遺》:解百草藥毒,治噎膈翻胃。

摘錄

《中華本草》

按首字母查詢中藥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