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小南星(《植物名實圖考》)。
出處
《別錄》
來源
為天南星科植物由跋的塊莖。夏季采挖,去掉殘莖、須根及外皮,曬干。
原形態
多年生草本,高約80厘米。地下塊莖具疣狀突起。莖直立,不分枝,生葉2片。掌狀復葉,葉柄長約15厘米,小葉3片,闊卵圓形,長12~20厘米,寬8~9厘米,先端短尾尖,基部楔形,邊緣波狀,葉面綠色,質軟,有光澤,葉脈羽狀,分布較密。2葉間抽出花軸,頂端著生肉穗花序,花單性,佛焰苞上部卷曲,稍呈盔狀,表面暗黃綠色,里面帶紫色。漿果紅色,倒卵形。花期夏季。
生境分部
生長于山區林下陰濕處。分布四川、湖南、江蘇、浙江、安徽、河南、陜西等地。
性味
辛苦,溫,有毒。
①《品匯精要》:"味辛,性平,有毒。"
②《綱目》:"辛苦,溫,有毒。"
功效主治
《別錄》:"主毒腫結熱。"
用法用量
外用:醋磨涂敷。
摘錄
《中藥大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