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大辭典》:洋鴨
別名
麝香鴨、旱鴨(《生物學通報》(1):23,1956)
出處
《綱目拾遺》
來源
為鴨科動物麝鴨的肉。
原形態
體較家鴨健壯肥大,雄者更大。體形前尖后窄,呈長橢圓形。頭大頸短,嘴黃色,基部和眼圈周圍生有紅色肉瘤;雄者肉瘤延展較闊。白眼球呈淺藍色。全身羽毛豐滿,華麗有光澤,色純自或純黑;間有雜彩或白色黑頂者。翼矯健,長達及尾,能飛翔。胸部平坦,寬闊。尾部瘦長,不似家鴨有肥大的臀部;尾羽長,向上微微翹起。腿較家鴨高,腿、腳及蹼均呈黃色。喜生活于水濱,性馴。食量甚大,好食蔬菜、青草及魚、蝦、田螺、蚯蚓等。
生境分部
原產于中美和南美。我國已有引入,現南方各省,如浙江、湖南、廣東、廣西、福建、臺灣等地,均有飼養。
功效主治
《綱目拾遺》:"助陽道,健腰膝,補命門,暖水臟。"
用法用量
內服:煮汁或清燉,4~8兩。
摘錄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洋鴨
英文名
drought duck
別名
西洋鴨、麝香鴨、番鴨、關鴨、旱鴨
出處
出自《本草綱目拾遺》
來源
藥材基源:為鴨科動物麝鴨的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airina moschata Linnaeus.
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可捕殺,除去羽毛及內臟,取肉鮮用。
原形態
麝鴨,體較健壯,肉肥。頭大頸部,全身呈長橢圓形。嘴黃色,基部和眼圈周圍生有紅色肉瘤,以雄者為發達。全身羽毛豐滿,華麗且有光澤,色純白或純黑,間有雜彩或白色黑頂者。翼矯健,長達及尾,能飛翔。胸部平坦,寬闊。尾部瘦長。尾羽長,且向上微微翹起。腿高,且與腳、蹼均呈黃色。
生境分部
生態環境:喜生活于水濱,性馴。食蔬菜、青草及魚、蝦、田螺、蚯蚓等。原產于中美和南美。
資源分布:我國已有引入,現南方各地省,如浙江、福建、湖南、廣東、廣西、臺灣等地,均有飼養。
性味
味甘;性溫
歸經
腎經
功效主治
補腎;縮尿;益氣。主腎虛陽痿;腰膝無力;小兒遺尿;瘺管膿水不止
用法用量
內服:煮汁或清燉,120-240g。
摘錄
《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