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茴心草(《云南中草藥》),茴新草(《云南中草藥選》)。
出處
《貴州草藥》
來源
為真蘚科植物暖地大葉蘚的全草。夏秋采收。
原形態
苔蘚類植物,體較大,鮮綠色或略呈褐綠色,略具光澤。疏生或成片散生。莖直立,具明顯橫生根莖。莖下部葉片小,鱗片狀,紫紅色,緊密貼莖,頂葉大,簇生如花苞狀,長倒卵形域長舌形,具短尖,邊緣明顯分化,上部有細齒,下部有時內曲,中肋長達葉尖。雌雄異株;蒴柄紫紅色,直立,頂部彎曲成弓形;抱蒴下垂,圓柱形,臺部短;蒴齒兩層;蒴蓋凸形,有短喙。孢子球形,黃棕色。
生境分部
生于溪邊碎石間和潮濕林地。分布長江以南各地。
性味
辛苦,平。
①《貴州草藥》:"辛微苦,涼。"
②《云南中草藥》:"辛苦,平。"
功效主治
鎮靜安神,清心明目。治心臟病,神經衰弱,陽痿。
①《貴州草藥》:"清熱明目。"
②《云南中草藥》:"養心安神.治心臟病。"
③《云南中草藥選》:"鎮靜。治精神病,神經衰弱,陽痿。"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2~3錢。外用:搗敷或煎水熏洗。
復方
①治心臟病:茴心草一至三錢,冰糖或酒為引。煎湯服。(《云南中草藥》)
②治精神病,神經衰弱:茴新草二至三錢,辰砂一錢。水煎,加酒少許,內服。(《云南中草藥選》)
③治目赤:巖谷傘、柏枝果各適量。煎水熏洗眼睛。(《貴州草藥》)
④治刀傷:巖谷傘適量,搗敷患處。(《貴州草藥》)
摘錄
《中藥大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