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出處
《云南中草藥》
來源
為山茱萸科植物青莢葉,西藏青莢葉或中華青莢葉的根。夏、秋采收,鮮用或曬干備用。
原形態
植物形態詳"葉上珠"條。
性味
苦辛,平。
①《貴州草藥》:"性平,味辛微甘。"
②《云南中草藥》:"苦微澀,涼。"
功效主治
平喘止咳,活血化瘀。治咳喘,風濕,勞傷,月經不調,跌打損傷.
①《貴州草藥》:"補虛,止咳,止痛,固脫。"
②《云南中草藥》:"活血祛瘀,接骨,截瘧。"
③《昆明民間常用草藥》:"祛風濕,祛瘀活血。治風濕疼痛,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2~5錢;或浸酒。外用:搗爛敷。
復方
①治久咳喘:葉上果根三至五錢,煎水服。
②治婦女不育:葉上果根和葉各三錢,煎水服。
③治痞塊:葉上果根及葉各一兩,九龍盤一兩,桂枝五錢。泡酒,早晚割臣一次。
④治勞傷疼痛:葉上果根、果上葉、大血藤、小血藤、柳葉過山龍各五錢,泡酒,早晚各服一次。(①方以下出《貴州草藥》)
⑤治跌打損傷,骨折,月經不調,瘧疾:葉上花根二至五錢,水煎服。(《云南中草藥》)
⑥治子宮脫出:葉上果根五錢,煎水,日服二次。(《貴州草藥》)
摘錄
《中藥大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