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大辭典》:葉上珠
別名
陰證藥、大部參(《植物名實圖考》),葉上花(《峨嵋藥植》),葉上果(《中國藥植圖鑒》)。
出處
《民間常用草藥匯編》
來源
為山茱萸科植物青莢葉、西藏青莢葉或中華青莢葉的葉和果實。夏季或初秋葉片未枯黃前,將果實連葉采摘,鮮用或曬干。
原形態
①青莢葉(《植物名實圖考》),又名:綠葉托紅珠。
落葉灌木,高1~3米嫩枝綠色或紫綠色。葉互生,卵圓形或卵圓狀橢圓形,長3~7厘米,先端銳尖,基部闊楔形,基部上方邊緣具細齒,齒端具細尖,近基部處有刺毛狀芽齒,兩面均平滑無毛,光綠色;葉柄長1~2.5厘米,有時具針形分枝的小托葉,邊緣具睫毛。花雌雄異株,綠白色,雌花單生或2~3朵簇生于葉上面中脈的近中央處;雄花10~12朵形成密聚傘花序;花瓣3~5,三角狀卵形;雄花具雄蕊3~5;雌花子房下位,花柱3~5裂。核果近球形,黑色,具3~5棱。花期4~5月。果熟期8月。
生于海拔1000~2000米的林下。分布陜西、河南、浙江、福建、臺灣、江西、安徽、湖南、湖北、四川、云南、貴州、廣東。廣西等地。
②西藏青莢葉,又名:西域青莢葉。
落葉灌木,高達2~3米。嫩枝黃褐色。葉互生,薄革質,倒披針形或長橢圓狀披針形,長11~15厘米,寬1~4厘米,先端漸尖,具有尖尾,基部楔形,邊緣具刺狀鋸齒,基部全緣;托葉邊緣具鈍齒。花雌雄異株,雄花成密聚傘花序,著生于葉上面的中脈上,近葉基部,或生于嫩枝上,雌花1~3朵簇生于葉上面中脈上,花瓣4,三角狀卵形,淺紫色,雄花具雄蕊4;雌花子房下位,核果紅色,具5梭。花期4~5月。果期6月。
多生于海拔1200~2400米的半陰斜坡或山地陰濕的林下。分布西藏、云南、湖南、四川、貴州、廣東、廣西等地。
③中華青莢葉
落葉灌木,高1~3米,嫩枝紫綠色。葉互生,革質或近革質,線狀披針形或披針形,長4~15厘米,寬9~20毫米,先端尾狀,邊緣除基部外均有稀疏鋸齒,齒尖銳。花雌雄異株;雄花成聚傘花序,由嫩枝或葉上面中部生出,花梗長2~10(偶至25)毫米,花瓣3~5片,卵形,雄蕊3~5;雌花無梗,生葉面中部,子房下位,柱頭3~5裂。核果黑色。
生于海拔1200~2300米的密林中潮濕處。分布甘肅、湖北、河南、四川、貴州、云南、廣東等地。
以上植物的根(葉上珠根)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性味
苦辛,平。
①《四川中藥志》:"性涼,味苦,無毒。"
②《貴州藥植調查》:"辛微苦,平。"
③《貴州草藥》:"性平,味辛微甘。"
功效主治
治痢疾,便血,癰癤瘡腫,燙傷。
①《峨嵋藥植》:"清火。"
②《民間常用草藥匯編》:"補虛弱。"
③《四川中藥志》:"清熱除濕。治痢疾,糞后血及落胎。"
④《貴州藥植調查》:"調虛損,止咳。"
⑤《陜西中草藥》:"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治湯火傷,瘡癤癰腫,無名腫毒,刀傷,蛇咬傷,胃痛。"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8錢。外用:搗敷。
復方
①治痢疾;葉上珠、馬齒莧、肥豬苗、中藥大全網 。水煎服。(《四川中藥志》)
②治大便后出血:葉上珠、白芨、柿餅、三月蕉根、黃花根。水煎服。(《四川中藥志》)
③治無名腫毒,蛇咬傷:葉上花、紫花地丁、馬齒莧各一把,蜈蚣一條。共搗爛外敷,每日換藥一次。(《陜西中草藥》)
摘錄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葉上珠
英文名
Leaf and fruit of Chinese Helwingia, Leaf and fruit of Himalayan Helwingia, Leaf and fruit of Japanese Helwingia
別名
陰證藥、大部參、葉上花、葉上果、大葉通草、轉竺、小錄果
出處
出自《民間常用草藥匯編》。
來源
藥材基源:為山茱萸科植物青莢葉、西域青莢葉或中華青莢葉的葉或果實。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Helwingia japonica (Thunb.) Dietr. [Osyris japonica Thunb.; Helwingia ruscifolora Wissd.2.Helwingia himalaica Hollk.f.et Thoms. Ex Clarke [H. japonica (Thunb.)Dietr. Var. himalaica (Hook.f.et Thoms.) ranch.]3.Helwingia chinensis Batal.
采收和儲藏:夏季或初秋葉片未枯黃前,將果實連葉采摘,鮮用或曬干。
原形態
落葉灌木,高1-2m。嫩枝綠以或紫綠色,葉痕顯著。葉互生;葉柄長1-5cm;托葉線狀分裂;葉片卵形、卵狀橢圓形,罕為卵狀披針形,長3-13cm,寬1.5-9cm,先端漸尖,基部近圓形或寬楔形,邊緣有細鋸齒,近基部有刺狀齒。花雌雄異株;雄花約5-12朵形成密聚傘花序;雌花具梗,單生或2-3朵簇生地葉上面中脈的中部或近基部;花瓣3-5,三角狀卵形;雄花具雄蕊3-5,生地花盤內側;雌花子房修下位,3-5室,花柱3-5裂。核果近球形,成熟后黑色,具3-5棱。花期4-5月,果期8-9月。本種與青莢葉的區別為:葉厚紙質,長橢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5-18cm,寬2.5-5cm,先端尾狀漸尖;托葉常2-3裂,稀不裂。花期4-5月,果期8-10月。本種與前2種的區別為:葉革質或近于革質,稀紙質,葉柄長3-4cm;托葉纖細;葉片線狀披針形或披針形,長4-15cm,寬0.4-2cm,邊緣具稀疏線狀細齒。
生境分部
生態環境:生于海拔3300m以下的林中或林緣較陰濕處。生于海拔1700-3300m的林中或林緣。生于海拔1000-2000m的中山林下。
資源分布:分布于黃河流域以南及臺灣等地。分布于西南及湖北、湖南、廣西、西藏等地。分布于陜西、甘肅、湖北、湖南、四川、云南等地。
栽培
生物學特性 ⑴青莢葉 喜陰涼濕潤的氣候。以疏松富含腐殖質土壤栽培為宜。
⑵西域青莢葉 喜陰涼濕潤的氣候,怕強光和干旱。以疏松肥沃的腐殖質壤土栽培為定。
栽培技術 ⑴青莢葉用種子繁殖。8月果實曲紅色變為黑色時采收。去掉果皮,種子晾干后,即可播種,也可在第2年春季3月進行。條播,按行距25cm開溝,溝深6cm,把種子均勻播于溝內,覆細土2cm,澆水保濕。當苗高15-20cm,按行株距60cm×60cm開穴,每穴栽苗1株。
⑵西域青莢葉 用種子繁殖。葉上珠自然結果率很高,但種子發芽緩慢且不整齊。新鮮種子從播種到開始出苗30-40d,發芽時間延緩1個多月,夏季果產成熟時采收,晾干種子,忌烈日曝曬,否則易降低發芽率。撒播,用草木灰或細土蓋過種子為度,播后澆水保濕。幼苗要注意強光和干旱的影響。當幼苗高達25-30cm即可定植。按行株距60cm×60cm開穴,每穴栽苗1株。
田間管理 ⑴青莢葉 定植后,幼苗期每年春、夏季葉耕除草后各施1次農家肥或化肥,秋、冬季落葉時施1次堆肥或草木灰。每次施肥后進行培土,冬季落葉后適當修剪側枝。生長期如缺乏蔭蔽條件時,應搭棚遮蔭,一般蔭蔽度要求在60%-70%。⑵西域青莢葉 每年中耕除草3-4次,病蟲害防治 (1)青莢葉 介殼蟲,為害嫩莖和葉片。
(2)西域青莢葉 褐斑病,使葉片上出現褐斑點。發現時,即可用1:1:150的波爾多液或65%代森鋅500倍液防治。
性狀
性狀鑒別 ⑴青莢葉 葉片葉卵狀或卵狀橢圓形,長3-12cm,寬1.5-8cm。先端漸尖,基部楔形,邊緣有細鋸齒,上表面主脈處,有的可見球形黑褐色的果實,具3-5棱;下表面主脈明顯。質較脆。氣微,味微澀。
⑵西域青莢葉 葉片呈長橢圓形,長5-17cm,寬2.5-5cm。先端尾狀漸尖,主脈上有的可見紅核果,表面具棱。葉片較厚。
⑶中華青莢葉 葉片呈長橢圓形,長4-15cm,寬0.4-2cm。先端尖尾狀,邊緣有疏鋸齒,葉脈上有的可見黑褐色果產。葉片革質。
性味
味苦;辛;性平
功效主治
祛風除濕;活血解毒。主感冒咳嗽;風濕痹痛;胃痛;簡疾;便血;月經汪調;跌打瘀腫;骨折;癰癤瘡毒;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禁忌
《云南中草藥》:孕婦忌服。
各家論述
1.《峨嵋藥植》:清火。
2.《民間常用草藥匯編》:補虛弱。
3.《四川中藥志》:清熱除濕。治痢疾,糞后血及落胎。
4.《貴州藥植調查》:調虛損,止咳。
5.《陜西中草藥》: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治湯火傷,瘡癤癰腫,無名腫毒,刀傷,蛇咬傷,胃痛。
摘錄
《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