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大辭典》:一味藥
別名
野槐樹(《植物名實圖考》),野藍枝子(《中國樹木分類學》),狼牙草(《中國主要植物圖說·豆科》),小豆柴、N 柴、鐵掃把、野綠豆(《貴州民間方藥集》),山皂角、鐵皂角(《民間常用草藥匯編》),山綠豆(《四川中藥志》),紫花地料梢、馬料梢(《浙扛天目山藥植志》)。
出處
《貴州民間方藥集》
來源
為豆科植物馬棘的全草。9~10月采收。
原形態
馬棘(《救荒本草》)
小灌木,高60~90厘米。莖多分枝,枝條有丁字毛。單數羽狀復葉,互生,長5~6厘米;小葉7~11片,倒卵形或長圓形,長1~2.5厘米,寬5~14毫米,先端有凹陷,全緣,基部闊楔形,上面暗綠色,下面淡綠色,兩面被平貼的丁字毛。總狀花序,腋生,長4~6厘米,苞片脫落;萼小,斜形,綠色,具毛,5齒裂,不整齊;花冠蝶形,5瓣,紅紫色或白色,旗瓣倒卵圓形,翼瓣卵圓形,微與龍骨瓣相連,龍骨瓣直立無嘴,基部兩側各具短距;雄蕊10,2體;雌蕊單1,子房上位,扁長形,無毛,1室,胚珠4~5枚,柱頭多呈畫筆狀。莢果圓柱形,褐色,有種子數粒。花期5月。果期8月。
本植物的根(一味藥根)亦供藥用,另詳。
生境分部
生長于山坡竹林下。分布于山西、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蘇、浙江、廣東、廣西、云南、貴州,四川等地。
性味
《四川中藥志》:"味苦澀,性溫,無毒。"
功效主治
治瘰疬,痔瘡,食積,感寒咳嗽。
①《民間常用草藥匯編》:"利水,消脹。"
②《四川中藥志》:"治癢子,小兒食積抱脹,寒涼咳嗽,食停及痔瘡。"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0.3~1兩;或燉肉服。
復方
①治癢子初起,結核硬塊:一味藥、馬桑根、何首烏,燉豬肉服。(《四川中藥志》)
②治小兒食積飽脹:一味藥、刮經板、石竹根、魚鰍串、蘿卜子,熬水服。(《四川中藥志》)
③治爛腳:馬棘全草曬干,燒灰,用青油調敷。(《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摘錄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一味藥
英文名
Herb of False Indigo, False Indigo
別名
野槐樹山皂角、鐵皂角、山綠豆、一味藥、紫花料梢、野綠豆、馬料梢、夜閉草、綠豆柴、苦處喜、豆瓣木
出處
出自《貴州民間方藥集》
來源
藥材基源:為豆科植物馬棘的根或地上部分。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Indigofera pseudotinctoria Matsum.
采收和儲藏:在播種后的第2年8-9月收獲,選晴天,離地面10cm處,割下地上部分,曬干即成,以后可每年收割1次。其根宜在秋后采收,切璺,曬干或鮮用。
原形態
馬棘,小灌木,高1-3m。莖多分枝,幼枝灰褐色,有棱,被丁字毛。葉互生;葉柄長1-1.5cm,被平貼丁字毛;插葉小,狹三角形,長約1mm,時落;奇數羽狀得葉,小葉7-11片,葉片橢圓形、倒卵形或倒卵狀橢圓形,長1-2.5cm,先端圓或微凹,有小尖頭,基部闊楔形或近圓形,兩面有白色丁字毛。總狀花序長3-11cm,花密集;花萼鐘形,外被白色和棕色平貼丁字毛,萼筒生1-2mm,萼齒不等長,與萼筒近等長或略長;蝶形花淡紅色或紫紅色,旗瓣倒闊卵形,長4.5-6.5mm,先端螺殼狀,翼瓣基部有耳狀附屬物,龍骨瓣距長約1mm,基部具耳;雄蕊10,二體。莢果線狀圓柱形,長2.5-4(-5.5)cm,先端漸尖,幼時密被短丁字毛,種子間有橫隔,僅在橫隔上有紫紅色斑點。種子橢圓形。花期5-8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
生態環境:生于海拔100-1300m處的山坡林緣及灌木叢中。
資源分布:分布于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廣西、四川貴州、云南等地。
栽培
生物學特性,喜較溫明向陽,耐貧瘠,常野生低山區的荒山、林邊或石縫中栽培以選 排水良好的夾沙土較好,可利用荒坡和邊角隙地栽種。
栽培技術,用種子繁殖。3-4月播種,整地,開1.3m寬的高畦,按33cm插窩距開窩點播,每1hm2用種量15kg左右。
田間管理,苗出齊后,扯草、追肥1次。苗高15cm時,勻苗、補苗,每窩留苗3-4株。并中耕除草、追肥1次。在7、10月各再中耕除草1次,10月中耕除草后,還要追肥1次過冬。以后每年都要中耕除草3次,在3、5、10月進行,追肥2次,在3、10月中耕除草后施用,肥料以人畜糞水為主。連續收獲4-5年后,由于根蔸衰老,要另行播種。
病蟲害防治,蟲害有蜂蝓及蝸牛,食害幼苗,可在晴天早上撒鮮石灰粉防治。
性狀
同屬植物浙江木藍IndigoferaparkesiiCraib與本品藥效相同。
性味
味苦;澀;性平
歸經
脾,胃經。
功效主治
清熱解表;散瘀消積。主風熱感冒;肺熱咳嗽;燒燙傷;疔瘡;毒蛇咬傷;瘰疬;跌打損傷;食積腹脹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20-30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干品或炒炭存性研末,調敷。
復方
1、治癢子初起,結核硬塊:一味藥、馬桑根、何首烏。燉豬肉服。(《四川中藥志》)2、治小兒食積飽脹:一味藥、刮經板、石竹根、魚鰍串、蘿卜子。熬水服。(《四川中藥志》)3、治爛腳:馬棘全草曬干,燒灰,用青油調敷。(《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各家論述
1.《民間常用草藥匯編》:利水,消脹。
2.《四川中藥志》:治癢子,小兒食積飽脹,寒涼咳嗽,食停及痔瘡。
摘錄
《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