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大辭典》:鯮魚
別名
鯼魚(《綱目》),尖頭鳡(《魚類分類學》)。
出處
《食療本草》
來源
為鯉科動物鯮魚的肉。
原形態
體甚長,略側扁,腹部圓。頭前半部細長,稍成管狀,吻端平扁似鴨嘴形。口上位,下頜向上傾斜,且長于上頜,上頜骨末端達眼前緣之下。眼中等大,距吻端較近,向兩側面突出,兩頰很寬,眼后頭長為吻長的2~2.5倍。下咽齒1行,細長。鱗細小,側線向腹面微彎;側線鱗140~170。背鰭Ⅲ8,無硬刺,起點在腹鰭之后。臀鰭Ⅲ9~11。尾鰭分叉很深,下葉梢長于上葉。背部深灰色,腹部及兩側下半部銀白色,胸鰭淡紅,背鰭、尾鰭灰色,腹鰭、臀鰭灰白,尾鰭后緣呈黑色,在側線之上有一微黑色縱紋。為江河中大型的兇猛魚類。
生活于水的中下層,主要以魚類為食。有江湖洄游習性。產卵期4~7月。
生境分部
分布閩江、長江及長江的支流中。
性味
①《食療本草》:"平。"
②《綱目》:"甘,平,無毒。"
功效主治
《食療本草》:"補五臟,益筋骨,和脾胃。"
摘錄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鯮魚
英文名
dace
別名
鯼、火筩嘴、尖頭鳡、馬頭鯮、鴨嘴鯮、喇叭魚、長嘴鳡
出處
出自《食療本草》
來源
藥材基源:為鯉科動物鯮魚的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Luciobrama macrocephalus(Lacepede)
采收和儲藏:常年均可捕撈,捕得后,除去鱗片及內臟,洗凈,鮮用。
原形態
鯮魚,體細長,腹部圓,無腹棱。頭前部細長如管狀,吻平扁似鴨嘴。口上位,下頜長于上凳且稍向上傾斜。無須。眼中等大位于頭側稍上方,距吻端較近,眼間隔較平坦,眼后頭長約為吻長的2-2.5倍。下咽齒1行,稍呈圓柱狀。鱗細小,側線鱗136-170。背鰭3,8,無硬刺,其起點在腹鰭之后。臀鰭3,9-11,起點和背鰭末端相對或稍后。尾鰭分叉較深,下葉稍長于上葉。體背深灰色,兩側及腹部銀白色,胸鰭淡紅,背鰭、尾鰭灰色,腹鰭、臀鰭灰白,尾鰭后緣呈黑色,在側線上有一微黑色縱紋。
生境分部
生態環境:生活于江河中下層,為兇猛的大型魚類,主要以魚類為食。
資源分布:分布于長江、珠江及其支流閩江。
性味
味甘;性平
歸經
脾;胃;腎經
功效主治
補虛益脾胃;強筋骨。主久病體弱;脾胃不和;食欲不振;腰膝酸軟;行走不利
用法用量
內服:煮食,100-200g。
各家論述
1.《食療本草》:鯮魚,多食宜人,作鮮尤佳,曝干甚香美,不毒,亦不發病。
2.《綱目》:鯪(魚),生江湖中。體圓厚而長,似HAN魚而腹稍起,扁額長喙,口在額下,細鱗,腹白背微黃色,亦能吠魚,大看二、三十廳。
摘錄
《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