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磨盤公。
來源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ida mysorensis Wight et Arn.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收,洗凈,鮮用。
原形態
粘毛黃花稔 草木或亞灌木狀,高達1m。莖直立,被粘質的星狀腺毛和長柔毛。單葉互生;葉柄長1-3cm,被長柔毛;托葉線形,長約5mm;葉片卵心形,長3-6cm,寬2.5-4.5cm,先端漸尖,基部心形,邊緣具鈍齒,兩面均被粘質星狀柔毛。花兩性,單生或成對,或幾朵簇生于短枝上腋生,而排列成具葉的圓錐花序,花梗近中部具節;花萼5裂,疏被長毛;花瓣5片,黃色,直徑約1cm,基部合生;雄蕊柱被長硬毛;子房心皮5-10,花柱枝與心皮同數,柱頭頭狀。蒴果近球形,分果丬5,先端無芒,具短尖頭,包藏于宿萼內。種子卵形,無毛。花期冬、春季。
生境分部
生態環境:生于林緣、草坡或路邊草叢中。
資源分布:分布于臺灣、廣東、廣西、云南等地。
性味
甘;微辛;香;平
功效主治
清熱解毒;活血消腫;止咳。主支氣管炎;肝炎;痢疾;乳腺炎;癰疽腫毒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g,鮮品15-30g。外用:適量,鮮葉搗爛外敷。
摘錄
《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