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名家網
中醫快速導航

竹葉功效

《中藥大辭典》:竹葉

別名

淡竹葉(《別錄》)。

出處

《別錄》

來源

為禾本科植物淡竹的葉。隨時采鮮者入藥。

原形態

植物形態詳"竹茹"條。

性狀

葉呈狹披針形,長7.5~16厘米,寬1~2厘米,先端漸尖,基部鈍形,葉柄長約5毫米,邊緣之一側較平滑,另一側具小鋸齒而粗糙;平行脈,次脈6~8對,小橫脈甚顯著;葉面深綠色,無毛,背面色較淡,基部具微毛;質薄而較脆。氣弱,味淡。以色綠、完整、無枝梗者為佳。

性味

甘淡,寒。

①《別錄》:"味辛平,大寒。"

②《藥性論》:"味甘,無毒。"

③《履巉巖本草》:"苦,甘,微寒,無毒。"

④《本草正》:"味甘淡,氣平微涼。"

歸經

入心、肺、膽、胃經。

①《滇南本草》:"入肺。"

②《雷公炮制藥性解》:"入心、肺、胃三經。"

③《本草匯言》:"入手太陽經。"

④《藥品化義》:"入心、肺、肌三經。"

功能主治

清熱除煩,生津利尿。治熱病煩渴,小兒驚癇,咳逆吐衄,面赤,小便短亦,口糜舌瘡。

①《別錄》:"主胸中痰熱,咳逆上氣。"

②《藥性論》:"主吐血熱毒風,止消渴。"

③《食療本草》:"主咳逆,消渴,痰飲,喉痹,除煩熱。"

④《日華子本草》:"消痰,治熱狂煩悶,中風失音不語,壯熱,頭痛頭風,并懷妊人頭旋倒地,止驚悸,溫疫迷悶,小兒驚癇天吊。"

⑤張元素:"涼心經,益元氣,除熱,緩脾。"

⑥《綱目》:"煎濃汁,漱齒中出血,洗脫肛不收。"

⑦《本草正》:"退虛熱煩躁不眠,止煩渴,生津液,利小水,解喉痹,并小兒風熱驚癇。"

⑧《重慶堂隨筆》:"內息肝膽之風,外清溫署之熱,故有安神止痙之功。"

⑨《本草再新》:"涼心健脾,治吐血、鼻血,聰耳明目。"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2~4錢。

復方

①療熱渴:淡竹葉五升,茯苓石膏(碎)各三兩,小麥三升,栝樓二兩。上五味,以水二斗煮竹葉,取八升,下諸藥,煮取四升,去滓分溫服。(《外臺秘要方》竹葉湯)

②治傷寒解后,虛羸少氣,氣逆欲吐:竹葉二把,石膏一升,半夏(洗)半斤,人參二兩,麥冬(去心)一升,甘草(炙)二兩,粳米半升。(《傷寒論》竹葉石膏湯)

③治霍亂利后,煩熱躁渴,臥不安:濃煮竹葉汁,飲五、六合。(《圣濟總錄》竹葉湯)

④治小兒心臟風熱,精神恍惚:淡竹葉一握,粳米一合,茵陳半兩。上以水二大盞,煮二味取汁一盞,去滓,投米作粥食之。(《圣惠方》淡竹葉粥)

⑤治產后中風發熱,面正赤,喘而頭痛:竹葉一把,葛根三兩,防風一兩,桔梗、甘草各一兩,桂枝一兩,人參一兩,附子(炮)一枚,大棗十五枚,生姜五兩。上十味以水一斗煮取二升半,分溫三服。溫覆使汗出。(《金匱要略》竹葉湯)

⑥治諸淋:淡竹葉、車前子、大棗、烏豆(炒,去殼)、燈心、甘草各一錢半。上作一服,用水二盞,煎至七分,去滓,不拘時溫服。(《奇效良方》淡竹葉湯)

⑦治心移熱于小腸,口糜淋痛:淡竹葉二錢,木通一錢,生甘草八分,車前子(炒)三錢,生地黃六錢,水煎服。(《醫力簡義》導赤散)

⑧治產后血氣暴虛,汗出:淡竹葉,煎湯三合,微溫服之,須臾再服。(《經效產寶》)

⑨治頭瘡乍發乍差,赤焮疼痛:竹葉一斤燒灰,搗羅為末,以雞子白和勻,日三、四上涂之。(《圣惠方》)

摘錄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竹葉

英文名

leaf of Henon Bamboo

別名

淡竹葉

出處

出自《名醫別錄》

來源

藥材基源:為禾本科植物淡竹等的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Phyllostachyl nigra(Lodd.ex Lindl.)Munro var.henonis(Mitf.)Stapf et Rendle 2.Bambusa tuldoides Munro. 3.Sinocalamus beecheyanus (Munro)McClure var.pubescens P.F.Li[Bambusa beecheyana Munro var.pubescens P.E.Li;Dendrocalamopsis beecheyana(Munro) Keng f.var.pubescens (P.F.Li)Keng f.]

采收和儲藏:隨時采鮮品入藥。

原形態

1.淡竹 植株木質化,呈喬木狀。竿高6-18m,直徑5-7cm,成長后仍為綠色,或老時為灰綠色,竿環及籜環均甚隆起。籜鞘背面無毛或上部具微毛,黃綠至淡黃色而具有灰黑色之斑點和條紋;籜耳及其繸毛均極易脫落;籜葉長披針形,有皺折,基部收縮;小技具葉1-5片,葉鞘鞘口無毛;葉片深綠色,無毛,窄披針形,寬1-2cm,次脈6-8對,質薄。穗狀花序小技排列成覆瓦狀的圓錐花序;小穗含2-3花,頂端花退化,穎工或2片,披針形,具微毛;外稃銳尖,表面有微毛;內稃先端有2齒,生微毛,長12-15mm;鱗被數目有變化,3至1枚或缺如,披釷形,長約3mm;花藥長7-10mm,開花時,以具有甚長之花絲而垂懸于花外;子房呈尖卵形,頂生一長形之花柱,兩者共長約7mm,柱頭3枚,各長約smm,呈帚刷狀。筍期4-5月,花期10月至次年5月。 2.青竿竹 植株木質化,呈喬木狀。植株叢生,無刺。竿直立或近直立,高達15m,徑約6cm。頂端不彎垂,竿的節上分枝較多;節間圓柱形,竿的節間和籜光滑無毛。 3.大頭典竹 植株木質化,是喬木狀。竿高達15m。多少有些作之字形折曲,幼竿被毛和中部以下的竿節上通常具毛環,節間通常較短;籜鞘背部疏被黑褐色、貼生前向刺毛;釋片基部較狹;釋舌較長,長約5mm;小穗通常呈麥稈黃色;內稃背部被柔毛,脊上具較長而密的緣毛。葉鞘通常被毛;葉舌較長以及外稃背面被疏柔毛。花期3-5月,筍期6-7月。

生境分部

生態環境:1.淡竹通常栽植于庭園。 2.青竿竹多生于平地、丘陵。 3.大頭典竹生于山坡、平地工路旁。

資源分布:1.淡竹分布于山東、河南、及長江流域以南各地。 2.青竿竹分布于廣東、廣西。 3.大頭典竹分布于廣東、海南及廣西。

栽培

1.氣候土壤:通常栽植于庭園。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等省都有栽培,以排水良好的腐殖質土為佳。

2.種植:幼竹移栽。對施肥及土壤要求不嚴,可密集種植,按行距40cm,株距30cm開穴,每穴可栽植3-5株。

3.出苗后,經常除草,澆水。

性狀

性狀鑒別 葉呈狹披針形,長7.5-16cm,寬1-2cm,先端漸尖,基部鈍形,葉柄長約5mm,邊緣之一側較平滑,另一側具小鋸齒而粗糙,平行脈,次脈6-8對,小橫脈甚顯著葉面深綠色,無毛,北面色較淡。氣弱,味淡。

化學成分

葉含生物堿、氨基酸、有機酸、酚類化合物和鞣質、皂甙、還原糖、蛋白質、多糖與甙類、蒽醌、香豆精和萜類內酯化合物、甾體和葉綠素。還含18種元素:鋁、鋇、鋯、鈦、粳米 、鎵、鍶、、鋅、鎂、鈣、錳、鎳、銅、銀及硼和硅。

藥理作用

有增加尿中氯化物量的作用,此外,還有增高血糖作用。

炮制

1.凈制:除去雜質,洗凈。

2.切制:除去雜質,切段或揉成小團。

性味

甘;淡;寒

歸經

心;肺;胃經

功能主治

清熱除煩;生津利尿。主熱病煩渴;小兒驚癎;咳逆吐衄;小便短赤;口糜舌瘡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2g。

禁忌

脾胃虛寒及便溏者禁用。

復方

1.銀翹散(《溫病條辨》),辛涼透表,清熱解毒,主治溫病初起,發熱無汗,或有汗不暢,微惡風寒,頭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紅,苔薄白黃,脈象浮數。2.竹葉石膏湯(《傷寒論》),清熱生津,益氣和胃,主治傷寒,溫熱,暑病之后,余熱未清,氣津兩傷,身熱多汗,心胸煩悶,氣逆欲嘔,口干喜飲,或虛煩不寐,舌紅少苔,脈象虛實數。3.清營湯(《溫病條辨》),清營透熱,養陰活血,主治邪熱傳營,身熱夜甚,神煩少寐,時有譫語,口渴或不渴,或斑疹隱隱,舌降而干,脈數。4.清宮湯(《溫病條辨》),清心解毒,養陰生津。主治溫病誤汗,液傷邪陷,心包受邪,癥見發熱,神昏譫語等。5.竹葉柳蒡湯(《先醒齋醫學廣筆記》),透疹解表,清泄肺胃,主治痧疹透發不暢,喘嗽,煩悶躁亂,咽喉腫痛者。6.導赤散(《小兒藥證直訣》),清心養陰,利水通淋,主治心經熱盛,心胸煩熱,口渴面赤,意欲冷飲,以及口舌生瘡,或心熱移于小腸,癥見小溲赤澀刺痛。7.竹葉湯(《金匱要略》),治產后中風發熱,面正赤,喘而頭痛。8.三仁湯(《溫病條辨》),宣暢氣機,清利濕熱,用治濕溫初起及暑溫夾濕。9.小薊飲子(《濟生方》),涼血止血,利水通淋,主治下焦瘀熱,而致血淋,尿中帶血,小便頻數,赤澀熱痛,或尿血,舌紅脈數。

各家論述

1.《別錄》:主胸中痰熱,咳逆上氣。

2.《藥性論》:主吐血熱毒風,止消渴。

3.《食療本草》:主咳逆,消渴,痰飲,喉痹,除煩熱。

4.《日華子本草》:消痰,治熱狂煩悶,中風失音不語,壯熱,頭痛頭風,并懷妊人頭旋倒地,止驚悸,溫疫迷悶,小兒驚癎天吊。

5.張元素:涼心經,益元氣,除熱,緩脾。

6.《綱目》:煎濃汁,漱齒中出血,洗脫肛不收。

7.《本草正》:退虛熱煩躁不眠,止煩渴,生津液,利小水,解喉痹,并小兒風熱驚癎。

8.《重慶堂隨筆》:內息肝膽之風,外清溫暑之熱,故有安神止痙之功。

9.《本草再新》:涼心健脾,治吐血、鼻血,聰耳明目。

10.《本草經疏》:陽明客熱,則胸中生痰,痰熱壅滯,則咳逆上氣。竹葉辛寒能解陽明之熱結,則痰自消,氣自下,而咳逆止矣。仲景治傷寒發熱大渴,有竹葉石膏湯,無非假其辛寒散陽明之邪熱也。

11.《藥品化義》:竹葉清香透心,微苦涼熱,氣味俱清。《經》曰,治溫以清,專清心氣,味淡利竅,使心經熱血分解。主治暑熱消渴,胸中熱痰,傷寒虛煩,咳逆喘促,皆用為良劑也。又取氣清入肺,是以清氣分之熱,非竹葉不能,涼血分之熱,除柏葉不效。

12.《本草求真》:竹葉據書皆載涼心緩脾,清痰止渴,為治上焦風邪煩熱,咳逆喘促,嘔噦吐血,一切中風驚癎等癥,無非因其輕能解上,辛能散郁,甘能緩脾,涼能入心,寒能療熱故耳。然大要總屬清利之品,合以石膏同治,則能解除胃熱,而不致煩渴不止。竹生一年,嫩而有力者良。

摘錄

《中華本草》

按首字母查詢中藥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