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大辭典》:柘樹莖葉
出處
《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來源
為桑科植物柘樹的葉片。
原形態
植物形態詳"柘木"條。
性味
《云南中草藥選》:"淡微甘,涼。"
功效主治
①《浙江民間常用草藥》:"治癤子,濕疹。"
②《云南中草藥選》:"消炎止痛,祛風活血。治流行性腮腺炎,肺結核,慢性腰腿痛,跌打癆傷,癤腫,急性關節扭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5錢。外用:煎水洗或搗敷。
摘錄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柘樹莖葉
出處
出自《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來源
藥材基源:為桑科植物柘樹的枝及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Maclura tricuspidata Carr.[Cudrania tri-cuspidata (Carr.)Bur.]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收,鮮用或曬干。
原形態
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達8m。小枝暗綠褐色,具堅硬棘刺,刺長5-35mm。單葉互生;葉柄長0.5-2cm;托葉側生,分離;葉片近革質,卵圓形或倒卵形,長5-13cm,先端鈍或漸尖,基部楔形或圓形,全緣或3裂,上面暗綠色,下面淡綠色,幼時兩面均有毛,成長后下面主脈略有毛,余均光滑無毛;基出脈3條,側脈4-5對。花單性,雌雄異株;均為球形頭狀花序,具短梗,單個或成對著生于葉腋;雄花花被片4,長圓形,基部有苞片2或4,雄蕊4,花絲直立;雌花被片4,花柱1,線狀。聚花果球形,肉質,直徑約2.5cm,橘紅色或橙黃色,表面呈微皺縮,瘦果包裹在肉質的花被里。花期5-6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
生態環境:分布于華東、中南、西南及河北、陜西、甘肅等地。
資源分布:生于海拔200-1500m的陽光充足的荒坡、山地、林綠和溪旁。
性狀
性狀鑒別 莖枝圓柱形,直徑0.5-2cm,表面灰褐色或灰黃色,可見灰白色小點狀皮孔。莖節上有堅硬棘刺粗針狀,有略彎曲,刺長0.5-3.5cm,單葉互生,易脫落,葉痕明顯。葉片為倒卵狀橢圓形、橢圓形或長橢圓形,長3-9cm,寬1-2.8cn,先端鈍或漸尖,或有微凹缺,基部楔形,全緣,基出脈3條,側脈6-9對,兩面無毛,深綠色或綠棕色,厚紙質或近革質。葉柄長5-10mm。氣微,味淡。
化學成分
莖含β-谷甾醇(β-sitosterol),β-谷甾醇葡萄糖甙(β-sitosterol gluoside),桂木生黃素(artocarpesin),降桂木生黃亭(norartocarpetin),5-O-甲基染料木素(5-O-methygenistein)[1].葉含抗微生物成分和植物抗毒素(phytoalexins)[2]。
性味
甘;微苦;性涼
功效主治
清熱解毒;祛風活絡。主痄腮;癰腫;隱疹;濕疹;跌打損傷;腰腿痛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煎水洗;或搗敷。
各家論述
1.《浙江民間常用草藥》:治癤子,濕疹。
2.《云南中草藥選》:消炎止痛,祛風活血。治流行性腮腺炎,肺結核,慢性腰腿痛,跌打癆傷,癤腫,急性關節扭傷。
摘錄
《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