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名家網
中醫快速導航

壯筋草功效

《中藥大辭典》:壯筋草

出處

《陜西中草藥》

來源

為豆科植物杭子梢的根。夏、秋采挖,洗凈,切片,曬干備用。

原形態

落葉灌木,高達2.5米。幼枝密被白色短柔毛。3出復葉,互生;頂端小葉矩圓形或橢圓形,長3~6.5厘米,寬1.5~4厘米,先端圓或微凹,有短尖,基部圓形,上面無毛,網脈明顯,下面有淡黃色柔毛;側生小葉較小,托葉披針形。總狀或圓錐花序,頂生成腋生;花蝶形,紫色;花萼寬鐘形,萼齒4,有疏柔毛;雄蕊10,2體。莢果斜橢圓形,膜質,長約1厘米,具網紋。花期4~8月。果期9月。

生境分部

生于山坡、山溝、草坡、林緣或疏林中。分布遼寧、河北、河南、山西、陜西、甘肅、江蘇、湖北、四川等地。

性味

苦微辛,平。

功效主治

舒筋活血。治肢體麻木,半身不遂。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2~3錢;或浸

摘錄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壯筋草

英文名

Root of Chinese Clovershrub

別名

假花生、馬料梢、細葉馬料梢、鵓鴣梢、死百活、山佛豆、木本見腫消、萬年梢。

出處

出自《陜西中草藥》

來源

藥材基源:為豆科植物杭子梢的根或枝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ampylotropis macrocarpa(Bunge)Rehd.[Lespedeza macrocarpa Bunge]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挖根部或采枝葉,洗凈,切片或切段,曬干。

原形態

杭子梢 落葉灌木,高達2m。幼枝上密被白短柔毛。三出復葉,互生;葉柄長2-5cm,被短柔毛;頂端小葉長圓形或橢圓形,長3-6.5cm,寬1.5-4cm,先端圓而凹,有短尖,基部圓形,上面無毛,網脈明顯,下面有淡黃色柔毛,側生小葉較小;小葉柄極短,密被銹色毛;托葉披針形。總大辯論或圓錐花序,頂生或腋生,花梗細長,長達3-5cm,有關節,被絹毛;苞片早落;花萼鐘狀,萼齒4,有疏柔毛;花冠蝶形,紫色,長約10mm;雄蕊10,二體。莢果余斜橢圓形,長1-1.5cm,膜質,具網紋,先端具短喙。花期8-9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

生態環境:生于海拔1000-1200m的山坡、溝谷、灌叢或林緣。

資源分布:分布于東北、華北、華東、西南、及陜西、甘肅、湖北、四川等地。

性味

苦;微辛;平

歸經

肝;脾經

功效主治

疏風解表;治血通絡。主風寒感冒;痧癥;腎炎水腫;肢體麻木;半身不遂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15g;或浸酒。

摘錄

《中華本草》

按首字母查詢中藥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