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名家網
中醫快速導航

既濟丹

《普濟方》卷二一七引《衛生家寶方》:既濟丹

【處方】天門冬(去心)麥門冬(去心,焙干)澤瀉 桑螵蛸(蜜炙)海螵蛸(蜜炙)牡蠣(煅)龍骨黃連(去須)遠志(去心)雞膍胵(炒)各30克

【制法】上藥研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為衣。

【功能主治】滋腎清心,澀精止遺。治腎虛水火不濟,白濁遺精,腰腳無力,日漸羸弱。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時用燈心、棗湯送下,一日三次。

【摘錄】《普濟方》卷二一七引《衛生家寶方》

《攝生眾妙方》卷九:既濟丹

【處方】干姜 黃連各等分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治口瘡。

【用法用量】搽患處。

【摘錄】《攝生眾妙方》卷九

《傳信適用方》卷二:既濟丹

【處方】朱砂1兩,附子4個(每個重6錢以上。去皮臍,生,各切下頂,剜空心,中安朱砂在內,以前頂子蓋定,用線扎),木瓜(大者)2個(去皮瓤,切開頂,入朱砂附子4個在內,以木瓜原頂子蓋之,線扎定,爛蒸訖,取出附子,切作片,焙干為末。辰砂別研細。木瓜研如膏),鹿茸2兩(作片,炙),當歸(洗,焙)1兩,遠志2兩(去心,焙干),菟絲子(水掏,浸,爛研成膏,焙干為末)1兩半,柏子仁(別研)1兩,沉香1兩,杜仲(去粗皮)1兩半(酒浸1宿),巴戟(去心)1兩,肉蓯蓉(切細,酒浸1宿,焙)1兩,黃耆(蜜炙)1兩,五味子(去皮)1兩半,牛膝(去苗,銼,酒浸,干)1兩,石斛(去苗,酒浸1宿,干)1兩。

【制法】上為細末,用茯神、干山藥各1兩,為細末,酒煮作糊,同木瓜膏及諸藥末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令水火既濟,久服秘精益神,永無膏淋、白濁、遺精之患。主諸虛不足,膀胱腎經痼敗,陰陽不交,致生諸病。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心米飲送下;溫酒或菖蒲鹽湯送下亦可。

【摘錄】《傳信適用方》卷二

《百一》卷四:既濟丹

【處方】嫩鹿茸3兩(酥炙),牛膝(酒浸1宿)1兩半,肉蓯蓉(酒浸1宿)1兩半,熟干地黃(酒浸,蒸)1兩半,當歸(去蘆,酒浸1宿)1兩半,柏子仁(別研入)1兩半,枸杞子(酒浸1宿)1兩半,酸棗仁(微炒,別研)1兩半,沉香(別研)1兩半,山藥(炒)1兩半,遠志(用甘草半兩煮,去甘草不用)1兩半,茯神1兩半,附子2兩半(炮,去皮臍)。

【制法】上焙干,為細末,棗肉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升降水火,育神益血,久服延年,令人不老。主

【用法用量】每服50-60丸,空心、食前溫酒、鹽湯送下。

【摘錄】《百一》卷四

《普濟方》卷二一七引《衛生家寶》:既濟丹

【處方】天門冬(去心)1兩,麥門冬(去心,焙干)1兩,澤瀉1兩,桑螵蛸(蜜炙)1兩,海螵蛸(蜜炙)1兩,牡蠣(煅)1兩,龍骨1兩,黃連(去須)1兩,遠志(去心)1兩,雞膍胵(炒)1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為衣。

【功能主治】水火不濟,腎虛不能攝精,心有所感,白濁遺精,虛敗不禁,腰腳無力,日漸羸弱。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食前燈心或棗湯送下,1日3次。

【摘錄】《普濟方》卷二一七引《衛生家寶》

《孫氏醫案》卷一:既濟丹

【處方】鹿角霜2兩,當歸2兩,白茯苓2兩,石菖蒲1兩5錢,遠志1兩5錢,龍骨1兩,白石脂1兩,益智仁5錢。

【制法】上為末,干山藥打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婦女久患白帶,變為白崩。

【用法用量】每服70-80丸,空心白湯送下。

【摘錄】《孫氏醫案》卷一

《解圍元藪》卷四:既濟丹

【處方】白砒2錢(綠豆腐煮半日),人中白6兩(煅7次),明雄黃5錢,朱砂4錢。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三十六種危惡大瘋。

【用法用量】每服半分,空心以大黃黑牽牛各5分煎湯送下。7日后追出異蟲,從大便出,用荊芥湯洗澡,則蟲皆墜缸底;如身上覺癢,用白及煎湯服藥,經14日,則面黑腫皆退。

【摘錄】《解圍元藪》卷四

《普濟方》卷一九七引《經效濟世方》:既濟丹

【處方】附子1兩(炮,去皮,炒),朱砂半兩。

【制法】上為末,以半夏面末作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瘧疾。

【用法用量】瘧發日,面東取氣1口,以井花水吞下1丸,默想藥至丹田。

【摘錄】《普濟方》卷一九七引《經效濟世方》

《朱氏集驗方》卷八:既濟丹

【處方】靈砂1兩,陽起石(煅)1兩,鐘乳粉1兩,磁石(煅)1兩,鹿茸1兩,茯神1兩,沉香半兩,朱砂1錢(為衣)。

【制法】上為細末,面糊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心腎不交。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棗湯送下。

【摘錄】《朱氏集驗方》卷八

按首字母查詢中藥方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