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名家網
中醫快速導航

姜桂散

明·方賢著《奇效良方》:姜桂散

【處方】干姜、良姜,各一錢半。辣桂、木香半夏曲、炙甘草,各一錢。

【功能主治】溫中散寒。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鐘,生姜五片,紅棗二個,煎至一鐘,不拘時服。

【摘錄】明·方賢著《奇效良方》

《圣濟總錄》卷七十八:姜桂散

【別名】姜桂飲

【處方】干姜(炮)3兩,甘草1兩(銼,2味用砂糖2兩,水微化開,同炒干),桂(去粗皮)1分。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止虛渴。主洞泄、飧泄,里急后重,腹痛。頃刻間咽喉痛極難忍。

【用法用量】姜桂飲(《不知醫必要》卷二)。

【摘錄】《圣濟總錄》卷七十八

《醫略六書》卷三十:姜桂散

【處方】肉桂3兩(去皮),生姜1兩半,。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產后呃逆,脈緊細者。

【用法用量】每服3錢,水煎,去滓溫服。

【各家論述】產后胃氣虛寒,寒邪直入血分,故氣不得下降而呃逆不止焉。肉桂溫經暖血以散寒邪,生姜溫胃散寒以和逆氣。為散,水煎,使胃家溫暖,則血分之寒邪外散而氣道順利,升降如常,何順逆之有哉?

【摘錄】《醫略六書》卷三十

《醫略六書》卷三十:姜桂散

【處方】桂心1兩半(炒黑),干姜1兩半(醋炒黑)。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產后血痢,脈緊細者。

【用法用量】每服2錢,荊芥灰1錢,煎湯調下。

【各家論述】產后寒傷腸胃,失其傳送輸化之職,不能分泌濁陰,故下痢純乎血少焉。桂心溫血分以散寒,干姜暖胃氣以散寒,二物炒黑,均能燥濕卻水,以定妄滲之血。為散,荊灰湯下,使清濁有分,則小小暢快而無水血夾下之虞,何下痢之不瘳乎。

【摘錄】《醫略六書》卷三十

《濟陰綱目》卷十三:姜桂散

【處方】肉桂5錢,姜汁3合。

【功能主治】產后咳逆,3日不止,欲死。

【用法用量】上銼,同煎,服3合。以大火炙手,摩令背熱,時時涂藥汁盡妙。

【摘錄】《濟陰綱目》卷十三

《直指》卷五:姜桂散

【處方】辣桂1兩,川白姜(不炒)1兩,篷莪術半兩。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心中卒痛,腹脅氣滯。

【用法用量】每服1錢,溫調下。

【摘錄】《直指》卷五

《直指》卷三:姜桂散

【處方】干姜半兩,良姜半兩,辣桂2錢半,木香2錢半,半夏曲2錢半,甘草(炒)2錢半。

【制法】上銼散。

【功能主治】溫中,散寒氣。主

【用法用量】每服3錢,加生姜5片,大棗2個,水煎服。

【摘錄】《直指》卷三

《圣濟總錄》卷五十五:姜桂散

【別名】姜黃

【處方】姜黃1兩,桂(去粗皮)3兩。

【制法】上為細散。

【功能主治】心痛及產后血塊攻筑,心腹(疒丂)痛。

【用法用量】姜黃散(原書卷一六一)。

【摘錄】《圣濟總錄》卷五十五

按首字母查詢中藥方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