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名家網
中醫快速導航

大銅錢菜功效

《中藥大辭典》:大銅錢菜

出處

《貴州草藥》

來源

為傘形科植物中華天胡荽的全草。夏、秋采收。

原形態

中華天胡荽,又名:地彈花。

多年生草本,高8~37厘米,除托葉、總苞片、花梗無毛外,有反曲卷毛。莖匍匐,節上生根。單葉互生,圓腎形,長2.5~7厘米,寬3~8厘米,掌狀5~7淺裂,裂片寬卵形或近三角形,邊緣有不規則鋸齒,基部深心形;葉柄長4~23厘米。單傘形花序腋生或和葉對生,有花25~50朵;總花梗單一,細長,較葉柄長;總苞片膜質,卵狀披針形;花白色。雙懸果近圓形,側扁,側面2棱明顯隆起。

生境分部

生于溝邊、路旁。分布湖南、四川、云南、貴州等地。

性味

性溫,味辛微苦。

功效主治

鎮痛,清熱,利濕。

復方

①治腹痛:大銅錢菜三錢。煨水服。

②治小便不利:大銅錢菜、車前草各三錢。煨水服。

③治濕疹:大銅錢菜適量,搗絨搽患處。

摘錄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大銅錢菜

英文名

all grass of chinese pennywort

別名

中華天胡荽、地彈花、銅錢草

出處

出自《貴州草藥》

來源

藥材基源:為傘形科植物中華天胡荽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Hydrocotyle chinensis(Dunn) Craib [H.jauanica Thunb. Var. chinensis Dunn ex Shan et S.L.Liou]

采收和儲藏:夏、秋采收。

原形態

多年生匍匐草本,高8-30cm。除托葉、花柄無毛外,其余部位均疏或密被反曲的柔毛,毛白色或紫色,有時葉背面有具紫色疣基的毛。葉片質薄,圓腎形,長2.5-7cm,寬3-8cm,表面深綠色,背面淡綠以,掌狀5-7汪裂;裂片闊卵形或近三角形,邊緣不規則的鋸齒,基部心形;托葉膜質,闊卵形。傘形花序單生于節上,依生或與葉對生;小傘形花序有花25-50,花柄長2-7mm;小總苞片膜質,卵狀披針形,長1.2-1.8mm,頂端尖,邊緣略呈撕裂狀;花白色;花瓣卵圓形,膜質,長1-1.2mm,有淡黃色至紫褐色腺點。果實近圓形,兩側扁壓,基部心形或截形,長1.3-2mm,寬1.5-2.1mm,側面T 明顯隆起,黃色或紫紅色。藥果期5-11月。

生境分部

生態環境:生于海拔1。60-2900m的河溝邊及陰濕路旁草地。

資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湖南等地。

性狀

性狀鑒別 本品多皺縮,不規則形,莖細小而彎曲,莖節著生多數須根。葉片薄,多皺縮,完整葉呈圓腎形,長2.5-7cm,寬3-8cm,表面綠褐色,5-7掌狀淺裂;列片闊卵形或近三角形,邊級有不規則的銳鋸齒或印齒,基部心形,葉柄長4-23cm。莖、葉均被疏或密而反曲的柔毛。氣微,味淡。

化學成分

全草含β-胡蘿卜素(β-carotene)[1]。

性味

味辛;微苦;性平

功效主治

理氣止痛;利濕解毒。主脘腹痛;肝炎;黃疸;小便不利;濕疹

用法用量

內服:3-9g。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

《中華本草》

按首字母查詢中藥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