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袖珍》卷一:利膈化痰丸
【處方】白術4兩,皂角(去皮弦子)3兩,生半夏(切)、豬牙皂2兩(研)。
【制法】上將皂角揉水半碗,浸半夏、白礬,春五、夏三、秋冬十日,不用皂角,曬,為末,姜汁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痰氣。
【用法用量】方中半夏用量原缺。
【摘錄】《袖珍》卷一
《丹溪心法》卷二:利膈化痰丸
【處方】南星、蛤粉(研細)1兩,半夏、瓜蔞仁、貝母(去心)、香附半兩(童便浸)。
【制法】上為末,用豬牙皂角14梃敲碎,水1碗半,煮杏仁(去皮尖)1兩,煮水將干,去皂角,擂杏仁如泥,入前藥搜和,再入姜汁泡,蒸餅為丸,如綠豆大,青黛為衣。
【功能主治】豁痰疏郁,泄火散熱,降逆氣,潤肺止嗽。主一切痰涎壅塞,郁火熱于胸膈之間,痰喘不利。
【用法用量】方中南星、半夏、瓜蔞仁、貝母用量原缺。《杏苑》本方用:南星2兩、半夏1兩5錢、貝母2兩、哈粉1兩、瓜蔞仁(另研)、香附各2兩、牙皂、青黛各1兩、杏仁(另研泥)1兩5錢
【摘錄】《丹溪心法》卷二
年氏《集驗良方》卷四:利膈化痰丸
【處方】青黛4錢,制半夏2兩(姜炒),片苓1兩,川貝母2兩,黑丑2兩,杏仁(炒,去皮尖)2兩,枳殼2兩(炒),瓜蔞仁(去殼,微炒)2兩,黃連(炒)2兩,皂莢1兩(熬膏),香附子2兩(炒),陳皮2兩。
【制法】上藥皂膏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一切濕郁痰飲。
【用法用量】每服50丸,食遠服。
【摘錄】年氏《集驗良方》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