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匱要略》卷上:麻黃加術湯
【別名】麻黃白術湯(《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五)。
【處方】麻黃9克(去節)桂枝6克(去皮)甘草3克(炙)杏仁9克(去皮、尖)白術12克
【功能主治】發汗解表,散寒除濕。治外感寒濕,惡寒發熱,身體煩疼,無汗不渴,苔白膩,脈浮緊者。
【用法用量】上五味,用水900毫升,先煮麻黃,去上沫,納諸藥,煮取250毫升,去滓,溫服150毫升,覆被取微汗。
【摘錄】《金匱要略》卷上
《金匱》卷上:麻黃加術湯
【別名】麻黃白術湯、麻黃白術散
【處方】麻黃3兩(去節),桂枝2兩(去皮),甘草1兩(炙),杏仁70個(去皮尖),白術4兩。
【功能主治】發汗。主風寒夾濕,留著肌表,身體煩疼。
【用法用量】麻黃白術湯(《三因》卷五)、麻黃白術散(《袖珍》卷一)。
【各家論述】1.《張氏醫通》:用麻黃湯開發肌表,不得白術健運脾氣,則濕熱雖以汗泄,而水谷之氣依然復為痰濕,流薄中外矣。然術必生用,若經炒焙,但有健脾之能而無祛濕之力矣。
2.《成方便讀》:方中用麻黃湯祛風以發表,即以白術除濕而固里,且麻黃湯內有白術,則雖發汗而不至多汗,而術得麻黃并可以行表里之濕,即兩味足以治病。況又有桂枝和營達衛,助麻黃以發表;杏仁疏肺降氣,導白術以宣中;更加甘草協和表里,使行者行,守者守,并行不悖。
3.《古方新用》:方中以麻黃開汗孔以發汗,杏仁利氣,甘草和中,桂枝從肌以達表。又恐大汗傷陰,寒去而濕不去,故加白術健脾生液以助除濕氣,在發汗中又有緩汗之法。
【摘錄】《金匱》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