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名家網
中醫快速導航

地桃花功效

《全國中草藥匯編》:地桃花

別名

紅花桃花、肖梵天花、野棉花狗腳跡、大梅花樹、刺頭婆、癡頭婆

來源

錦葵科梵天花屬植物肖梵天花Urena lobata L.,以根和全草入藥。秋季采挖,洗凈切碎曬干。

性味

甘、淡,涼。

功能主治

祛風活血,清熱利濕,解毒消腫。根:用于風濕關節痛,感冒,瘧疾,腸炎,痢疾,小兒消化不良,白帶。全草:外用治跌打損傷,骨折,毒蛇咬傷,乳腺炎。

用法用量

根5~8錢;全草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患處。

摘錄

《全國中草藥匯編》

《中藥大辭典》:地桃花

別名

天下捶(《生草藥性備要》),八卦攔路虎(《福建民間草藥》),野茄子、小朝陽(《廣西中獸醫藥植》),假桃花、野花、粘油子(《南寧市藥物志》),羊帶歸、虱麻頭(《廣西中藥志》),八卦草(《閩南民間草藥》),紅孩兒、石松毛、毛桐子、牛毛七(《四川中藥志》),三角風桃子草(《湖南藥物志》),迷馬樁、野桃花(《貴州草藥》),紅花地桃花、土口芪(《云南中草藥》),刀傷藥(南川《常用中草藥手冊》),大迷馬樁棵、大梅花樹(《文山中草藥》),野棉花、油玲花、土杜仲、野桐喬、山棋菜(《福建中草藥》),千下捶(江

出處

《廣西藥植圖志》

來源

為錦葵科植物肖梵天花的根或全草。全年可采。

原形態

直立半灌木,有分枝,高達1米,全株被柔毛及星狀毛。葉互生,下部葉心臟形或近圓形,上部葉橢圓形或近披針形,長3~8厘米,寬1~6厘米,基部近圓形、心形或楔形,先端短尖,邊緣具細鋸齒,有時3~5淺裂或具角,上面綠色,下面淡綠色,掌狀網脈,中脈基部有一腺體;葉柄長2~6厘米;托葉2枚,線形,早落。花單生葉腋或稍叢生;副萼5裂,裂片三角形;花萼5裂,裂片較副萼小,二者表面均被星狀毛;花瓣5,粉紅色,呈橢圓形,基部與雄蕊管相連合;雄蕊合生,花絲連成管狀,管口具淺齒,花藥紫紅色;雌蕊1,花柱圓柱狀,先端10裂,柱頭頭狀,紅色,被短毛,子房5室,外被短毛,每室胚珠1粒。蒴果扁球形,縱向直徑約5毫米,橫向直徑約8毫米,自中軸分裂為5,每一分蒴呈球狀五等分楔形,具細毛和勾刺,鉤呈星狀,分蒴中各有種子1粒。花期5~12月。果期6月至次年1月。

生境分部

生長于山野、路邊、荒坡、干旱曠地。分布長江南部各地。產廣西、福建等地。

性狀

干燥的根呈圓柱形,略彎曲,支根少數,上生多數須根,表面淡黃色,具縱皺紋;質硬,斷面呈破裂狀。莖灰綠色至暗綠色,具粗淺的縱紋,密被星狀毛和柔毛,上部嫩枝具數條縱棱;頂硬,木部斷面不平,皮部富纖維,難以折斷。葉多卷曲,上面深綠色,下面粉綠色,密被短柔毛和星狀毛,掌狀網脈,下面突出,葉腋有宿存的副萼。

化學成分

全草含酚性成分、氨基酸、甾醇。莖皮含戊聚糖21.92%、木質素6.87%。種子含油13~14%。

性味

甘辛,平。

①《生草藥性備要》:"味淡,性平。"

②《福建民間草藥》:"甘辛,微溫。"

③《閩南民間草藥》:"苦辛,平。"

歸經

《閩東本草》:"入肺、脾二經。"

功能主治

祛風利濕,清熱解毒。治感冒發熱,風濕痹嘉,痢疾,水腫,淋病,白帶,吐血,癰腫,外傷出血。

①《生草藥性備要》:"治跌打,根煲飲。"

②《福建民間草藥》:"逐痹驅風,活血解熱。"

③《廣西藥植圖志》:"全草,治毒蛇傷,急驚風,破傷風,哮喘。根,治淋病,雙單喉蛾,外感熱,痢疾。"

④《陸川本草》:"破積,散毒。治跌打損傷,瘡癰。"

⑤《南寧市藥物志》:"有消炎解毒、止血止痛、排膿生肌之功。治紅白痢。"

⑥《四川中藥志》:"治肺癆吐血。"

⑦《閩東本草》:"治筋骨不利,風濕痹痛,陽虛自汗,水腫,泄瀉,產后風,帶下,胃痛。"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鮮者1~2兩;或搗汁。外用:搗敷。

禁忌

《廣西藥植圖志》:"虛寒者忌服。"

復方

①治感冒:野桃花根八錢。水煎服。(《云南中草藥》)

②治風濕性關節炎:肖梵天花鮮根一至二兩,豬腳一只。酒水各半,燉三小時服。(《福建民間草藥》)

③治風濕痹痛,腸炎痢疾:地桃花干根一至二兩。水煎服。(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④治雙單喉蛾、淋病、外感寒熱、痢疾:地桃花根二兩。煎湯含漱及內服。(《廣西藥植圖志》)

⑤治肺出血:八卦草鮮草頭一至二兩。洗凈切碎,豬赤肉(數量不拘)和水適量燉服,每日一次。(《閩南民間藥草》)

⑥治白濁、白帶:肖梵天花鮮根一至二兩。水煎服。(《福建中草藥》)

⑦治腎炎水腫:肖梵天花鮮根一至二兩。酌加水煎,日服二次。(《福建民間草藥》)

⑧治婦人乳癰:八卦草鮮葉,用冷開水洗凈,和酒糟搗爛敷患處,干即換。(《閩南民間草藥》)

⑨治癰瘡,拔膿:生地桃花根搗爛敷。(《廣西藥植圖志》)

⑩治毒蛇傷、急驚風、破傷風、哮喘:生地桃花二兩,搗爛,糯米泔水(如無糯米,普通米亦可)四兩,和勻,濾取汁,內服。蛇傷須用渣敷傷口周圍。(《廣西藥植圖志》)

⑾治刀佩瘡毒、蛇咬:刀傷藥鮮葉搗絨敷。(南川《常用中草藥手冊》)

臨床應用

治療急性痢疾:取鮮地桃花根1斤,洗凈切片,加水煎煮2次,過濾,藥液混合濃縮至500毫升,加安息香酸鈉1.5克,瓶裝備用。1~3歲每日80毫升,4~9歲120毫升,10~15歲200毫升,16歲以上250毫升,2次分服。亦可取地桃花根3~5兩(干品2~3兩)煎水3次分服。共治73例,臨床治愈(自覺癥狀消失,體力恢復,便次每日在2次以下,肉眼觀察無粘液膿血)69例,好轉10例,無效3例,不明1例。平均治愈時間(以59例計)為4.5天,最長為12天。5例發熱患者服藥后8小時內降至正常者1例,24小時內退熱者3例,48小時退熱者1例;腹痛者67例,于服藥后24小時消失者36例;膿血便及里急后重多數在3天內消失。

備注

肖梵天花的變種粗葉梵天花的根,在廣西民間亦同等入藥,當地稱地桃花 、烏云蓋雪。

摘錄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地桃花

英文名

Rose Mallow Root, Root or herb of Rose Mallow, Root or herb of Cadillo

別名

天下捶、八卦攔路虎、假桃花、粘油子、八卦草、迷馬樁、野挑花、梵尚花、羊帶歸、虱麻頭、奇馬樁、紅孩兒、石松毛、牛毛七、半邊月、拔膿膏、大梅花樹、野茄子、山茄簸、油玲花、土杜仲、野桐喬、山棋菜、刀傷藥、肖梵天花、三角風、桃子草、刺頭婆、千下錘、大迷馬樁棵、土黃芪、巴巴葉、窩吼、地馬格。

出處

出自《廣西藥植圖志》

來源

藥材基源:為錦葵科植物地桃花或粗葉地桃花的根或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Urena lobata L.

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洗凈,鮮用或曬干。

原形態

1.小枝被星狀絨毛。葉互生;葉柄長1-4cm,被灰白色星狀毛;托葉線形,長約2mm,早落;莖下部的葉近圓形,長4-5cm,寬5-6cm,先端淺3裂,基部圓形或近心形,邊緣具鋸齒;中部的葉卵形,長5-7cm,寬3-6.5cm;上部的葉長圓形至披針形,長4-7cm,寬1.5-3cm;葉上面被柔毛,下面被灰白色星狀絨毛。花腋生,單生或稍叢生,淡紅色,直徑約15mm;花梗長約3mm,被綿毛;小苞片5,長約6mm,基部合生;花萼杯狀,裂片5,較小苞片略短,兩者均被星狀柔毛;花瓣5,倒卵形,長約15mm,外面被星狀柔毛;雄蕊柱長約15mm,無毛;花柱枝10,微被長硬毛。果扁球形,直徑約1cm,分果爿被星狀短柔毛和錨狀刺。花期7-10月。

2.粗葉地桃花 本變種與上種極相似,主要區別是:葉密被粗短絨毛和綿毛,下部的葉較寬而很少分裂,先端通常3淺裂,基部近心形,上部的葉卵形或近圓形,具鋸齒;小苞片線形,密被綿毛,略長過于萼片;花瓣長10-13mm。

生境分部

生態環境:1.生于干熱的空曠地、草坡或疏林下。

2.生于海拔500-1500m的草坡、山邊灌叢和路旁。

資源分布:1.我國長江以南地區均有分布。

2.分布于西南及福建、廣東、廣西等地。

栽培

生物學特性 喜溫暖濕潤氣候,適應性強,較干旱貧瘠的土地也能生長。一般土壤均可種植,但以向陽、疏松肥沃的砂質壤土為好。

栽培技術 用種子繁殖。于3-4月播種,直播,按行株距33cm×33cm開穴點播,穴深約3cm,每穴播4-5粒種子,每1hm2用種量15-22.5kg。播后覆蓋薄細土2cm,澆水保濕。亦可播種育苗,撒播,當苗高15-20cm時移栽。

田間管理 直播苗高約7-10cm時,結合中耕除草進行間苗,每穴留苗2-3株。生長期間需追肥2-3次,以人畜糞水或堆肥為主。

性狀

性狀鑒別 干燥根呈圓柱形,略彎曲,支根少數,上生多數須根,表面淡黃色,具縱皺紋;質硬,斷面呈破裂狀。莖灰綠色至暗綠色,具粗淺的縱紋,密被星狀毛和柔毛,上部嫩枝具數條縱棱;質硬,木部斷面不平坦,皮部富纖維,難以折斷。葉多破碎,完整者多卷曲,上表面深綠色,下表面粉綠色,密被短柔毛和星狀毛,掌狀網脈,下面突出,葉腋有宿存的托葉。氣微,味淡。

化學成分

地上部分含杧果甙(mangiferin),槲皮素(quercetin)。

性味

甘;辛;涼

歸經

肺;脾經

功能主治

祛風利濕;活血消種;消熱解毒。主感冒;風濕痹痛;痢疾;泄瀉;淋證;帶下;月經不調;跌打腫痛;喉痹;乳癰;瘡癤;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0-60g;或搗汁。外用:適量,搗敷。

禁忌

《廣西藥植圖志》:虛寒者忌服。

各家論述

1.《生草藥性備要》:治跌打,根煲酒飲。

2.《福建民間草藥》:逐痹驅風,活血解熱。

3.《廣西藥植圖志》:全草,治毒蛇傷,急驚風,破傷風,哮喘。根,治淋病,雙單喉蛾,外感熱,痢疾。

4.《陸川本草》:破積,散毒。治跌打損傷,瘡癰。

5.《南寧市藥物志》:有消炎解毒、止血止痛、排膿生肌之功。治紅白痢。

6.《四川中藥志》:治肺癆吐血。

7.《閩東本草》:治筋骨不利,風濕痹痛,陽虛自汗,水腫,泄瀉,產后風,帶下,胃痛。

摘錄

《中華本草》

按首字母查詢中藥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