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名家網
中醫快速導航

拔毒散

《幼幼新書》卷三十五引張渙方:拔毒散

【處方】川樸消1兩,梔子仁半兩。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殃火丹,發于兩脅及腋下。

【用法用量】每用半錢,好調涂患處,次用山梔膏方。

【摘錄】《幼幼新書》卷三十五引張渙方

方出《千金》卷二十三,名見《普濟方》卷二八六:拔毒散

【處方】馬蹄灰、雞子白

【功能主治】腸癰。其狀兩耳輪紋理甲錯,初患腹中苦痛,或繞臍有瘡如粟,皮熱,便膿血出,似赤白下。

【用法用量】和涂。

【摘錄】方出《千金》卷二十三,名見《普濟方》卷二八六

《袖珍》卷三:拔毒散

【處方】蒲黃1兩,白芷1兩,半夏1兩,黃丹1兩,赤小豆半兩(為末)。

【功能主治】消腫定痛。主癰疽,疔癤。

【用法用量】上將白芷、半夏為末,入蒲黃、丹、豆末,和勻。金銀藤搗自然汁調敷四圍,頻頻水潤。

【摘錄】《袖珍》卷三

《活幼心法》卷五:拔毒散

【別名】拔疔散

【處方】明雄黃1錢,綿胭脂。

【功能主治】痘疔,紫黑脹硬,獨大而無暈者。

【用法用量】拔疔散(《種痘新書》卷三)。方中綿胭脂用量原缺。

【摘錄】《活幼心法》卷五

《外科百效》卷二:拔毒散

【處方】巴豆肉2錢3分,人言1錢3分,生白礬9分,綠礬9分,雄黃3分,蝸牛10個。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痰核。

【用法用量】將口涎調搽核上,以萬應膏貼之,2日1換;再將靈膏貼,1日1換。

【摘錄】《外科百效》卷二

《明醫指掌》卷八:拔毒散

【處方】陳皮1兩,甘遂1兩,當歸尾1兩5錢,川芎1兩,紅花洗)1兩,桃仁(去皮尖)100個。

【功能主治】癰疽。

【用法用量】水、酒煎服。

【摘錄】《明醫指掌》卷八

《外科全生集》卷四:拔毒散

【處方】巴霜1錢,雄黃1錢,麝香1錢,冰片5分。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拔一切毒。主

【用法用量】摻膏上貼之,則毒氣盡拔,便無后患。

【禁忌】胎前產后之婦忌用。

【摘錄】《外科全生集》卷四

《種福堂方》卷四:拔毒散

【處方】韶粉1兩,大黃5錢(炒),雄黃3錢(另研),五倍子1兩(炒),乳香5錢(另研),沒藥5錢(另研),黃丹5錢,白及1兩(炙),白蘞1兩(炙),黃柏7錢(炒),白芷1兩(焙)。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痘后手足肩背痘毒癰腫。

【用法用量】蜜水調搽。

【摘錄】《種福堂方》卷四

《仙拈集》卷四:拔毒散

【處方】生半夏1兩,文蛤2錢半,貝母2錢半,樸消1錢。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一切惡瘡,初起堅硬如石,焮熱如火。

【用法用量】醋調敷。

【摘錄】《仙拈集》卷四

《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拔毒散

【處方】芙蓉葉4兩,大黃9兩,黃柏9兩,五倍子9兩,赤芍9兩,甘草9兩,白芷9兩,土貝母9兩,赤小豆15兩。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去毒消腫,活血止痛。主諸毒瘡瘍,無名腫毒,堅硬無頭,焮熱疼痛。

【用法用量】用醋調敷患處。

【摘錄】《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古今名方》引《湖州潘氏外科臨證經驗》:拔毒散

【處方】斑蝥18g,巴豆炭6g,乳香6g,沒藥6g,瓜蔞15g,玄參15g,犀黃1.5g,麝香1.5g,片0.3g。

【制法】先將前6味炒制,各為細末,配時將麝香、冰片、犀黃混合,再入斑蝥、巴豆炭、前胡、玄參研勻,最后加入乳香、沒藥,研勻即得。

【功能主治】托里提膿,拔毒去腐,消腫止痛。主胞疽、發背、搭手疽等局部腫硬難潰者。

【用法用量】用時均勻地摻入瘡口上,每日2次,至膿水增多,新腐漸消時停用。

【摘錄】《古今名方》引《湖州潘氏外科臨證經驗》

《保命歌括》卷六:拔毒散

【處方】生綠豆不拘多少。

【制法】上為極細末。

【功能主治】耳前后紅腫。

【用法用量】醋調敷;干,以醋潤之。

【摘錄】《保命歌括》卷六

《瘡瘍經驗全書》卷三:拔毒散

【處方】乳香、黃柏、黃連、雄黃。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飛游毒,赤腫走注不定。

【用法用量】雞子清調敷;干,用水潤之。

【摘錄】《瘡瘍經驗全書》卷三

《圣惠》卷六十二:拔毒散

【處方】陽起石1兩,寒水石1兩,硯石1兩,白石脂1兩,石膏1兩,麥飯石1兩。

【制法】上為末,重研如面。

【功能主治】發背。

【用法用量】用新汲水調涂瘡上。

【摘錄】《圣惠》卷六十二

《癰疽神秘驗方》卷一:拔毒散

【別名】秘方拔毒散

【處方】乳香1錢,沒藥1錢,川山甲(炮)1錢,當歸1錢,木鱉子1錢,瓜蔞仁8錢,甘草(炙)5分,忍冬藤2錢,牙皂角7分(炒),生大黃1錢半,熟大黃1錢半,連翹1錢,貝母10分。

【功能主治】攻毒止痛化膿。主一切癰疽腫毒。

【用法用量】秘方拔毒散(《準繩·瘍醫》卷一)。

若有膿,或已潰者,可不用大黃;如亦有膿雖潰,脈仍洪數,或沉實喜冷者,又所宜用。

【摘錄】《癰疽神秘驗方》卷一

《圣濟總錄》卷一三五:拔毒散

【處方】草烏頭(去皮臍,生搗為細末)1兩,粉半兩。

【制法】上拌勻。

【功能主治】一切熱腫,欲結瘡癤,焮赤疼痛。

【用法用量】每看多少,臨時用新汲水調攤紙上貼之。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三五

《普濟方》卷二九五:拔毒散

【處方】大黃5錢,黃柏5錢,白及5錢,石膏5錢,黃芩5錢,白蘞3錢,黃連3錢,梔子3錢,樸消5錢。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痔腫毒。

【用法用量】用井花水調,涂敷掃痔腫毒處。

【摘錄】《普濟方》卷二九五

《普濟方》卷二九○:拔毒散

【處方】大檳榔1個,紅娘子1個,黑狗脊1兩,硫黃1兩,赤石脂1兩,黃連1兩,輕粉1錢。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斂瘡。主癰疽。

【用法用量】每用藥少許,干摻患痛處。

【摘錄】《普濟方》卷二九○

《醫方類聚》卷一九四引《煙霞圣效》:拔毒散

【處方】新桑皮(燒作灰)。

【功能主治】大人、小兒火燒破皮肉。

【用法用量】小油調涂上,變色生肌即斂。

【摘錄】《醫方類聚》卷一九四引《煙霞圣效》

《活幼心書》卷下:拔毒散

【處方】斑蝥7枚(去翅足,用屋瓦盛,入糯米同一處勻炒,候米黃為度,以乳缽細杵羅過,不用米),黑牽牛末2錢半(先曬,研,取末)。

【制法】上和勻。

【功能主治】癲犬、惡犬所傷。

【用法用量】用無灰溫酒調作1服,空心投。其毒自小便中出,或從大府過,似葡萄肉,或如犬形。其毒出盡,尚覺腹中有痛,取用青黛入乳缽杵勻,仍羅為末,每服3錢,井花水調下2服,不拘時候。

【摘錄】《活幼心書》卷下

《直指》卷二十二:拔毒散

【處方】南星(上等大白者)1兩,草烏頭半兩,白芷半兩,木鱉子仁1個(研)。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癰疽腫結。

【用法用量】分2次泛醋、入蜜調,敷紗貼之。

【摘錄】《直指》卷二十二

《普濟方》卷二七八引《外科精要》:拔毒散

【處方】石膏(生用)4兩,寒水石(生用)4兩,黃柏1兩,甘草1兩。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熱毒丹腫,游走不定;亦治疔腫。

【用法用量】每用新水調掃之,油涂之,或紙花貼,干則以涼水潤之亦妙。治疔腫,水煎服。

【摘錄】《普濟方》卷二七八引《外科精要》

《儒門事親》卷十二:拔毒散

【處方】寒水石不拘多少(燒令赤)。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小兒丹瘤,浮赤走引或遍身。

【用法用量】以新水調,雞翎掃痛處。

【摘錄】《儒門事親》卷十二

《局方》卷八(吳直閣增諸家名方):拔毒散

【處方】石膏3兩,甘草1兩,黃柏1兩,寒水石7兩。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拔毒消腫,散熱定疼。主小兒丹毒,肉色變異,或著四肢,或在胸背,游走不定,焮熱疼痛。

【用法用量】每用水調,時復以雞翎刷掃;以芭蕉自然汁調妙。

【摘錄】《局方》卷八(吳直閣增諸家名方)

《普濟方》卷三○○引《衛生家寶方》:拔毒散

【處方】泥蜂窠(巖壁間采之)、乳香少許(研)。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發指,毒瘡生于手指,赤腫堅硬,疼痛不可忍者。癰疽發于陽,腫痛,發熱作渴。

【用法用量】用釅米醋調涂之,干即再上醋。痛立止。

【摘錄】《普濟方》卷三○○引《衛生家寶方》

《楊氏家藏方》卷十二:拔毒散

【處方】白霜1錢,膽礬1錢,粉霜1錢,硌砂1錢,朱砂(上藥別研)1錢,蜈蚣1條(炙)。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十種疔瘡,毒氣結硬如石,疼不可忍。

【用法用量】先用針挑令出血,入藥1字在內,用醋煮面糊貼之。1日其根潰出。

【摘錄】《楊氏家藏方》卷十二

《瑞竹堂方》卷五:拔毒散

【處方】大黃、東墻上土。

【制法】上為極細末。

【功能主治】諸惡瘡。

【用法用量】用無根井花水調搽,如干再搽。經宿即愈。

【摘錄】《瑞竹堂方》卷五

《保嬰撮要》卷十二:拔毒散

【處方】黃芩5錢,黃連5錢,白礬(俱生用)5錢,雄黃5錢,銅綠2錢(癢甚加之),松香

【制法】上藥各為末。

【功能主治】胎毒,頭面生癩,或延及遍身,癢痛不安,浸淫不愈;及眉煉瘡,疥癩,瘡癬。

【用法用量】方中松香用量原缺。

疥瘡,宜加枯礬3錢。

【摘錄】《保嬰撮要》卷十二

《普濟方》卷二七五:拔毒散

【處方】天花粉無名異、黃柏、黃芩、大黃、木鱉子(去殼)、牡蠣各等分。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消腫去毒。主諸惡瘡。

【用法用量】好醋調,敷貼。

【摘錄】《普濟方》卷二七五

按首字母查詢中藥方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