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調經丸
【處方】香附(炙)200兩,阿膠(炒)100兩,熟地100兩,川芎50兩,白術(炒)75兩,橘皮50兩,茯苓50兩,當歸75兩,白芍75兩,麥冬50兩,法半夏50兩,川斷50兩,丹皮50兩,玄胡索(醋炙)25兩,沒藥(炙)26兩,益母草100兩,吳茱萸(炙)25兩,小茴香(炒)25兩,甘草15兩,黃芩50兩,艾葉(炒炭)50兩。
【制法】上為細末,煉蜜為丸,重3錢。
【功能主治】理氣調經,止痛散瘀。主經血不調,行經腹痛,氣滯血凝。
【用法用量】每服1丸,溫開水送下,日2次。
【摘錄】《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女科秘要》卷三:調經丸
【處方】三棱1兩,蓬術1兩,川歸1兩,白芍1兩,生地1兩,熟地1兩,玄胡1兩,白茯苓1兩,川芎8錢,砂仁8錢,烏藥8錢,香附1兩2錢,大茴香2兩,小茴香2兩。
【制法】共為末,米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婦人血氣皆虛,月經前期,色如豬肝水,五心作熱,腰痛,小腹痛,面色痿黃,不思飲食。
【用法用量】先服黃芩散退其煩熱,后服此方。
【摘錄】《女科秘要》卷三
《嵩崖尊生》卷十四:調經丸
【處方】當歸2兩,白芍2兩,山萸2兩,山藥2兩,生地2兩,香附2兩,茯苓1兩5錢,丹皮1兩5錢,澤瀉1兩5錢,炒梔1兩5錢,陳皮1兩5錢,益母1兩,川芎1兩,白術1兩。
【功能主治】經水或前或后,時多時少,時數時斷。
【用法用量】蜜丸服。
【摘錄】《嵩崖尊生》卷十四
《鄭氏家傳女科萬金方》卷二:調經丸
【處方】當歸1兩,陳皮1兩,白芷1兩,牛膝1兩,三棱1兩,蓬術(醋制)1兩,玄胡索1兩,白術1兩5錢,川芎1兩5錢,枳殼1兩5錢,小茴香1兩5錢,熟地1兩5錢,香附2兩,粉草5錢。
【功能主治】補氣血,扶脾胃,調經水。主室女17-18歲,脾胃虛弱,誤食生冷,經脈不通,或阻百日,或半年,顏色青黃,飲食少進,寒熱往來,四肢困倦,頭痛目弦,肚腹疼痛,五心煩熱,嘔吐膨脹。
【用法用量】每服90丸,空心米飲或酒送下。先服逍遙散,次取加味八珍湯,再服此方。
【摘錄】《鄭氏家傳女科萬金方》卷二
《準繩·女科》卷四:調經丸
【處方】香附半斤(童便、酒、醋各浸1分,生1分,俱酒炒),川杜仲(姜汁炒)半斤,大川芎4兩,白芍藥4兩,當歸(去尾)4兩,懷生地4兩,廣陳皮4兩,小茴香(酒炒)4兩,玄胡索(略炒)4兩,肉蓯蓉(酒浸)4兩,舊青皮(麩炒)4兩,臺烏藥(炒)4兩,枯黃芩(酒炒)4兩,烏賊魚骨(酥炙)4兩。
【制法】上為末,醋和面打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調經種子。主
【用法用量】每服100丸,空心好酒送下。
【摘錄】《準繩·女科》卷四
《回春》卷六:調經丸
【處方】當歸(酒洗)2兩,川芎1兩,熟地黃(姜汁炒)1兩,青皮(麩炒)1兩,陳皮1兩,枳殼(去瓤,炒)1兩,白術(去蘆)1兩,青皮 (姜汁炒)1兩,小茴香(炒)1兩,艾葉(去筋)1兩,三棱(煨醋炒)1兩,莪術(煨醋炒)1兩,砂仁1兩,白芷1兩,牛膝(去蘆,酒洗)1兩,玄胡1兩,香附(醋炒)5兩,粉草5錢,琥珀5錢(另研入)。
【制法】上為末,醋打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經閉。
【用法用量】《壽世保元》有赤芍,無琥珀。
肚痛,加蒼術,去白術。
【摘錄】《回春》卷六
《便覽》卷四:調經丸
【處方】熟地3兩,當歸2兩,芍藥1兩半,香附4兩,莪術1兩,陳皮1兩,白術2兩,枳實1兩,烏藥1兩,砂仁5錢,阿膠5錢,艾葉7錢。
【制法】將艾葉、香附、芍藥一處醋煮透焙干為末,醋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經水或前或后,或多或少,或有積塊,或赤白帶下,或經水2-3月不行。
【用法用量】每服60丸,空心米湯送下。
腹痛,加玄胡。
【摘錄】《便覽》卷四
《集驗良方》卷二:調經丸
【處方】紫丹參1斤(切薄片)。
【制法】于烈日中曬脆,為細末,用好酒泛為丸。
【功能主治】經水不調。
【用法用量】每服3錢,清晨開水送下。
【摘錄】《集驗良方》卷二
《謝利恒家用良方》:調經丸
【處方】熟地6兩,砂仁(打細,和黃酒炒,九蒸九曬)3錢,當歸(酒蒸)4兩,白芍(酒炒)3兩,川芎(酒蒸)1兩半,丹參(酒蒸)3兩,茺蔚子(酒蒸)4兩,香附(醋酒制)4兩,姜汁(鹽水制)1兩,白術(陳土炒)4兩。
【制法】以益母草8兩,酒、水各半,熬膏和煉蜜為丸。
【功能主治】月經不調。
【用法用量】每服4錢,空腹時淡鹽湯送下。
血熱者,加丹皮,生地各2兩;血寒者,加肉桂5錢。
【摘錄】《謝利恒家用良方》
《慈禧光緒醫方選議》:調經丸
【處方】香附1兩(童便炙),蒼術1兩,赤苓1兩,川芎3錢,烏藥1兩,黃柏3錢(酒炒),澤蘭1兩,丹皮8錢,當歸8錢。
【制法】上為細末,水疊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調經養血,止痛散瘀。主
【用法用量】每服2錢,白開水空心送服。
【摘錄】《慈禧光緒醫方選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