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名家網
中醫快速導航

浮石功效

別名

水花、白浮石海浮石、海石、水泡石、浮水石、大海浮石

出處

1.浮石始載于《日華子》。

2.《嘉佑本草》附于“石蟹”下。

3.《綱目》曰:“浮石乃江海間細沙水沫凝聚,日久結成者。狀如水沫及鐘乳石,有細孔如蛀窠,白色,體虛而輕。今皮作家用磨皮垢甚妙。海中者味咸,入藥更良。”4.《綱目》又引《交州記》云:“海中有浮石,輕虛可以磨腳,煮水飲之止渴,即此也。”按浮石為火山噴出的巖漿,當其凝固時散發出多量氣體而成的多氣孔石塊,以上文獻所述與此相符。

來源

藥材基源:為火山噴出的巖漿凝固形成的多孔狀石塊—浮石。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umice Stone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浮石多附著在海岸邊,用鎬刨下,清水泡去鹽質及泥沙,曬干。

原形態

為多礦物集合體。礦物組分90%以上為非晶質火山玻璃;或含少量晶質礦物,晶質主要是長石,其次有石英、輝石及其變化產物角閃石;另外填充在礦物顆粒間或孔隙中的,尚有沸石等次生礦物。

非晶質玻璃構成多孔骨架。晶質礦物長石呈條柱狀、板柱狀的白至灰白色小晶體或碎粒嵌生在玻璃質中,有石英共生的酸性火山巖浮石中主要是鉀-鈉長石,無石英共生的中基性火山巖浮石中主要是鈉-鈣長石。石英則呈白至灰白色粒狀嵌生在玻璃質中。輝石,多數已變化成角閃石,未脫時為黑褐色,已脫鐵時為灰白色或綠白色。浮石中的沸石都是長石沸石化的產物,為白色粉末狀、纖維狀微粒,或為填充在孔洞(氣孔)中的白色纖維狀集合體。

生境分部

分布遼寧、山東、浙江、廣東、廣西、海南等地。

性狀

性狀鑒別:呈稀松似海綿狀的卵形不規則塊體。大小不等。表面灰白色或灰黃色,偶而呈淺紅色。具多數細孔,形似蛀窠,有時呈管狀。體輕,質硬而脆,易碎,斷面疏松,具小孔,常有玻璃或絹絲樣光澤。放大鏡下可見玻璃質構成多孔骨架,晶質礦物呈斑晶或隱晶質微晶分布在骨架中。投入水中浮而不沉。氣微弱,味微咸。以體輕、色灰白者為佳。

化學成分

主要為二氧化硅(SiO2),并含有鈣、鈉、鐵、鋁、鎂、鋅、鈦、磷等多種元素。

炮制

1.浮石《壽世保元》:“研,水飛。”《成方切用》:“去砂。”現行,取原藥材,除去雜質,洗凈,曬干,搗碎。生用以清肺化痰為主。

2.煅浮石《藥品辨義》:“火煅為粉。”《得配本草》:“煅研,水飛過用。”3.《增廣驗方新編》:“煅存性。”現行,取凈浮石,置適宜的容器中,用無煙武火加熱,煅至紅透,取出,放涼,搗碎。煅后質脆,易于粉碎和煎出,以軟堅散結為主。

飲片性狀:浮石參見“藥材鑒別”項。煅浮石形如浮石,多粉狀,暗灰色,質脆而易碎。氣微,味淡。 貯干燥容器內,置干燥處,防塵。

性味

咸;寒;無毒

歸經

肺;腎;肝;大腸經

功效主治

清肺火;化老痰;利水通淋;軟堅散結。主痰熱壅肺;咳喘痰稠難咯;小便淋瀝澀痛;癭瘤瘰疬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 10-15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水飛后吹耳或點眼。

禁忌

虛寒咳嗽患者禁服。

各家論述

1.《本草拾遺》:“水花……江海中間,久沫成乳石,故如石水沫,猶軟者是也。”2.《本草衍義》:“今皮作家用之磨皮上垢,無出此石。玲球,肺之象也。氣味咸寒,潤下之用也。故入肺除上焦痰熱,止咳嗽而軟堅。清其上源,故又治諸淋。”(《綱目》)3.賈所學:“海石,味咸能降火,又能軟堅,故力降熱痰、軟結痰、消頑痰;因其體浮,專主上焦心肺之分。咽喉之間消化凝結,化痰丸中必用之藥也。”(《藥品化義》)

臨床應用

1.海蛤散:海浮石100g,蛤殼200g。以上二味,共研細粉,過60目篩,混勻,即得。本品為灰白色的粉末;味淡。功能順氣化痰,清肺平肝。用于肺虛咳嗽,氣急痰粒。口服,每次9g,每日1-2次,布袋包煎。(《上海市藥品標準》1980年)2.消癭順氣散:海浮石(煅)45g,海藻45g,海帶45g,昆布45g,蛤粉45g,浙貝母60g,地黃60g。以上七味,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每袋裝12g,即得。本品為黃褐色的粉末;氣微腥,味微咸。功能消癭散結。用于肝郁結引起的項部癭瘤,瘰疬結核,腫硬不散,年久不消。口服,每次6g,每日2次。(《北京市藥品標準》1983年)

摘錄

《中華本草》

按首字母查詢中藥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