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大辭典》:楓香樹葉
出處
《綱目》
來源
為金縷梅科植物楓香的葉片。
化學成分
含揮發油0.05%,其中萜占88%,倍半萜占2%,倍半萜烯醇占0.6%,還含一種萜烯稱做蘇合樹烯。
藥理作用
醇提物制成的止血粉,對犬股動脈出血,肝與脾創面出血,斷肢傷面出血等,皆有一定止血之效,但吸收不夠理想,且藥物受潮后止血效果顯著降低。
性味
辛苦,平。
①《閩南民間草藥》:"辛,平,有小毒。"
②《泉州本草》:"辛苦,性平,無毒。"
歸經
《泉州本草》:"入脾、腎、肝三經。"
功效主治
治急性胃腸炎,痢疾,產后風,小兒臍風,癰腫發背。
①《綱目》:"治癰疽巳成,擂酒飲,以滓貼之。"
②《嶺南采藥錄》:"取葉,連細枝煎水洗浴,治產后風、風癱、風腫等癥。"
③《廣西中藥志》:"幼葉治痢疾。"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鮮者0.5~1兩;搗汁或燒存性研末。外用:搗敷或煎水洗。
復方
①治癰腫發背:楓香樹幼葉和老米飯共搗爛,敷患處。(《閩南民間草藥》)
②治痢疾:幼楓樹的枝頭嫩葉一兩。水煎,去渣,白糖調服。(《江西民間草藥驗方》)
③治泄瀉:幼楓樹枝頭嫩葉二兩。搗爛,加冷開水擂汁服。(《江西民間草藥驗方》)
④治中暑:楓香樹嫩葉三錢。洗凈,杵爛,開水送下。(《閩東本草》)
⑤治口鼻大小便同時出血:楓香樹脂、葉(燒存性)各一錢。開水沖服。(《閩東本草》)
⑥治小兒臍風:楓樹嫩尖,搗爛取汁內服。(《湖南藥物志》)
臨床應用
治療急性胃腸炎:將楓香制成100%煎劑,每次50~100毫升,日服2~3次;小兒每次10~20毫升,日服3~4次。嘔吐嚴重者,先用氯丙嗪或針刺內關(雙)止吐;腹痛較劇者,加用阿托品;脫水者補液。治療87例,1天治愈者80例,2天治愈者5例,3天治愈者2例。服藥后除小部分病例(多為小兒)可誘發嘔吐、惡心外,未見其它副作用。
摘錄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楓香樹葉
英文名
Leaf of Beautiful Sweetgum
出處
出自《本草綱目》。
來源
藥材基源:為金縷梅科植物楓香樹Liquidambar formosana Hance的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Liquidambar formosana Hance
采收和儲藏:春、夏季采摘,洗凈,鮮用或曬干。
原形態
楓香樹 落葉喬木,高20-40m。樹皮灰褐色,方塊狀剝落。葉互生;葉柄長3-7cm;托葉線形,早落;葉片心形,常3裂,幼時及萌發枝上的葉多為掌狀5裂,長6-12cm,寬8-15cm,裂片卵狀三角形或卵形,先端尾狀漸尖,基部心形,邊緣有細鋸齒,齒尖有腺狀突。花單性,雌雄同株,無花被;雄花淡黃綠色,成葇荑花序再排成總狀,生于枝頂;雄蕊多數,花絲不等長;雌花排成圓球形的頭狀花序;萼齒5,鉆形;子房半下位,2室,花柱2,柱頭彎曲。頭狀果序圓球形,直徑2.5-4.5cm,表面有刺,蒴果有宿存花萼和花柱,兩瓣裂開,每瓣2淺裂。種子多數,細小,扁平。花期3-4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
生態環境:生于山地常綠闊葉林中。
資源分布:分布于秦嶺及淮河以南各地。
性狀
性狀鑒別 葉多破碎,完整葉片闊卵形,常狀3裂,長5-12cm,寬7-17cm;中央裂片較長且先端尾狀漸尖,基部心形,邊緣有細鋸齒;上面灰綠色,正同淺棕色,常狀脈3-5條,在葉下面明顯突起;葉柄長7-11cm,基部鞘狀。質脆,易破碎,揉之有清香氣,味辛、微苦澀。
化學成分
楓香樹葉含楊梅樹皮素-3-O-(6〃-O-沒食子酰)葡萄糖甙[myricetin-3-O-(6〃-O-galloyl)-glucoside],槲皮素-3-O-(6〃-O-沒食子酰)葡萄糖甙[quercetin-3-O-(6〃-O-galloyl)-glucoside],紫去英甙(astragalin),三葉豆甙(trifolin),異槲皮甙(isoquercitrin),金絲桃甙(hyperin),楊梅樹皮素-3-葡萄糖甙(myricetin-3-O-glucoside),蕓香甙(rutin),水晶蘭甙(monotropein),并沒食子酸(ellagic acid),左旋莽草酸(shikimic)。葉中所含鞣的主要成分為:新嗩吶草素(tellimagrandin)Ⅰ及Ⅱ,長梗馬兜鈴素(pedunculagin),木麻黃鞣寧(casuarinin),木麻黃鞣質(casuariin),木麻黃鞣亭(casuarictin),1,2,6-三沒食子酰葡萄糖(1,2,6-tri-O-galloyl-β-D-glucose),(1,2,4,6-tetra-O-galloyl-β-D-glucose),五沒食子酰葡萄糖(penta-O-galloylglucose),楓香鞣質(liquidambin),異皺褶菌素(isorugosin)A、B、D。
藥理作用
醇提物制成的止血粉,對犬股動脈出血,肝與脾創面出血,斷肢傷面出血等,皆有一定止血之效,但吸收不夠理想,且藥物受潮后止血效果顯著降低。
性味
辛;苦;平
歸經
脾;腎;肝經
功效主治
行氣止痛;解毒;止血。主胃脘疼痛;傷署腹痛;痢疾;泄瀉;癰腫瘡瘍;濕疹;葉血;咳血;創傷出血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或鮮品搗汁。外用:適量,搗爛敷。
各家論述
1.《本草綱目》:治癰疽已成,擂酒飲,以滓貼之。
2.《嶺南采藥錄》:取葉,連細枝煎水洗浴,治產后風、風癱、風腫等癥。
3.《廣西中藥志》:幼葉治痢疾。
摘錄
《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