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大辭典》:楓香寄生
別名
蝦蚶草(《本草求原》),百子痰梗(《嶺南采藥錄》),螃蟹夾、栗寄生、寄生包(《四川中藥志》),路路通寄生、風飯寄生(《常用中草藥彩色圖譜》),柿寄生(《云南中草藥》),扁枝寄生(《西藏常用中草藥》)。
出處
《生草藥性備要》
來源
原形態
常綠寄生小灌木,高20~40厘米。莖基部圓柱形,具二棱;小枝扁平,綠色,每一節間呈矩圓狀倒披針形或近條形,上寬下狹,脈兩面具多條。葉退化成鱗片狀。花單性,雌雄同株,生于關節上端凹陷處,每簇3朵,中央的為雌花,側生的為雄花,花基部有2片合生成盤狀的小苞片;雄花小,花被4裂;雄蕊4,無花絲,花藥多室,貼生于花被上;雌花長約1.5毫米;花被4裂,裂片三角形;子房下位,花柱短,圓錐形。漿果近卵形,徑約4毫米,熟時黃色,基部具宿存小苞片。花期初夏。
生境分部
寄生于果樹、楓香和櫟樹上。分布于云南、四川、貴州、廣東、湖南、湖北、福建、臺灣等地。
化學成分
性味
辛苦,溫。
①《生草藥性備要》:"味辛,性平。"
②《四川中藥志》:"性溫,味苦澀,無毒。"
功效主治
祛風,活血,除濕,止咳,祛痰。治腰肢酸痛,風濕骨痛,勞傷咳嗽,赤白痢疾,崩漏帶下,產后血氣痛,瘡疥。
①《生草藥性備要》:"祛風去濕,洗瘡疥、癩風毒爛,酒風。"
②《本草求原》:"祛風散濕。治腫痛,洗爛腳疥癩。浸酒良。"
③《嶺南采藥錄》:"腳弱,以之浸酒服;紅白痢疾,水煎服。"
④《陸川本草》:"鎮咳,祛風濕。治咳嗽多痰,風濕骨痛。"
⑤《四川中藥志》:"治虛損勞傷咳嗽,紅崩白帶,產后血氣痛及小兒驚風。"
⑥《廣西藥植名錄》:"止咳化痰,催乳,散血。治關節痛,腹痛,風濕,跌打。"
⑦《常用中草藥彩色圖譜》:"治腰肌勞損,癱瘓,衄血,小兒驚風。"
⑧《西藏常用中草藥》:"治腰腿酸痛,高血壓,胎動,乳少。"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5錢;燉肉服,1~2兩;或浸酒服。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調涂。
復方
①治產后血氣痛:螃蟹夾,醪糟燉服。(《四川中藥志》)
②治婦人白帶:螃蟹夾、百節藕、天冬、蘭草根、白芨煎水,燉豬心肺服。(《四川中藥志》)
③治小兒牙疳:扁枝槲寄生全株研末吹入患處。(《云南中草藥》)
④治牛皮癬:扁枝槲寄生研末,用雞蛋油調勻搽患處。(《云南中草藥》)
摘錄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楓香寄生
別名
吊殺猢猻、上樹猢猻、鐵角猻兒、楓上寄生、蝦蚶草、百子痰梗、路路通寄生、風飯寄生、大葉楓寄生、楓香懈寄生
出處
出自《生草藥性備要》。
來源
藥材基源:為桑寄生科植物楓香槲寄生或扁枝槲寄生的帶葉莖枝。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 Visum liquidambaricolum Ha-yata[V.Articulatum Burm.f.var.liquidambaricolum(Hayata)Sesh.Rao;V.articulatum auct.non Burm.f.]。
2.Viscum articulatum Burm.F.Herba Visci Liquidambari-coliHerba Visci Articulati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間采,扎成束,晾干。
原形態
1.灌木,高0.5-0.7m。莖基部近圓柱狀,枝和小枝均扁平;枝交叉對生或二歧分枝,節間長2-4cm,寬4-8mm,干后邊緣肥厚,縱肋5-7條,明顯。葉退化呈鱗片狀。聚傘花序,1-3個腋生,總花梗幾無;總苞舟形,長1.5-2mm,具花l-3朵,通常僅具制具1朵雌花或雄花,或中央1朵為雌花,側生的為雄花;雄花花蕾時近球形,長約1mm,萼片4枚,花藥圓形,貼生于萼片下半部;雌花花蕾時橢圓形,長2-2.5mm;花托長卵球形,長1.5-2mm,基部具杯狀苞片或無,萼片4枚,三角形,長0.5mm,柱頭乳頭狀。漿果橢圓形,長5-7mm,直徑約4mm,有時卵球形,長6mm,直徑約5mm,成熟時橙紅色或黃色,果皮平滑。花期4-12月。
2.本種與楓香槲寄生的區別為:莖枝扁平,枝的節間寬2-3.5mm,干后邊緣薄,縱肋3條。漿果球形,直徑3-4mm,白色或青白色。
生境分部
生態環境:1.生于海拔200-2500m的山地闊葉林中或常綠闊葉林中,寄生于楓香、油桐、柿樹或殼斗科等多種植物上。
2.生于海拔50-1700m的沿海平原或山地南亞熱帶生雨林中。
資源分布:1.分布于西南及陜西、甘肅、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湖北、湖南、廣東、廣西、西藏等地。
2.分布于華南及云南等地。
化學成分
性狀鑒別 (1)楓香槲寄生 本品嫩枝交叉對生或二歧狀分枝,扁平,呈長節片狀,較肥厚,節部明顯,節間長2-4cm,寬4~6mm,表面黃綠色或黃褐色,光滑無毛,具光澤,有明顯的縱肋5~7條和不規則的縱皺紋,邊緣較厚,節部可見鱗片狀葉芽和花芽。質較脆,易折斷,斷面不平坦,纖維性,黃綠色,髓部不明顯。有時可見果實,果實長圓形,長5-7mm,直徑約4mm,黃棕色或黑色,表面平滑。氣微,味淡。此外,尚有部分老枝入藥,枝圓柱形,直徑0.5~1.5in,表面黃褐色或黃棕色。
( 2)扁枝槲寄生 莖圓柱形,直徑約1cm;小枝扁平,長節片狀,節間長1.5-3cm,寬2~3mm,縱肋3~5條,邊緣薄。果實圓球形,直徑2-3mm,黃棕色或暗棕色。
鑒別
扁枝槲寄生全株含齊墩果酸(oleanolic acid),古柯二醇(erythrodiol),肌醇(inositol)[1],α-香樹脂醇(α-amyrin),羽扇豆醇(lupeol),白樺脂醇(betulin)和白樺脂酸(betulinic acid)[2]。又從中分離得到黃酮甙成分:高圣草素-7-O-β-D-葡萄糖甙-4′-o-β-D-(5″-桂皮酰基)-芹菜糖甙[homoeridictyol-7-O-β-D-glucoside-4′-O-β-D-(5′″-cinnamoyl)-apioside],高圣草素-7-O-β-D-葡萄糖甙(homoeriodictyl-7-O-β-D-glucoside),圣草酚-7-O-β-D-葡萄糖甙(eriodictyol-7-O-β-D-glucoside),生松黃烷酮-7-O-β-D-芹菜糖(l→2)-β-D-葡萄糖甙〔Pinocembrin-7-O-β-D-apiosyl(1→2)-β-D-glucoside〕,高圣草素-7-O-D-葡萄糖甙-4’-O-β-D-芹菜甙(homoeriodictyol-7-O-β-D-glucoside-4′-O-β-D-apioside)即槲寄生新甙Ⅰ,生松黃烷酮-7-O-β-D-芹菜糖(1→5)-β-D-芹菜糖(1→5)-β-D-芹菜糖(1→2)-β-D-葡萄糖甙[pinocembrin-7-O-β-D-apiosyl(1→5)-β-D-apiosyl(1→2)-β-D-glucoside],高圣草素-7-O-β-D-芹菜糖(1→5)-β-D-芹菜糖(1→2)-β-D-葡萄糖甙[homoeriodictyol-7-O-β-D-apiosyl(1→5)-β-D-apiosyl(1→2)-β-D-glucoside][3,4].
性味
辛;苦;性平
歸經
肺;脾;腎經
功效主治
法風除濕;舒筋活血;止咳化痰;止血。主風濕痹痛;腰膝酸軟;跌打疼痛;勞傷咳嗽;崩漏帶下;產后血氣虛
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煎水洗或研未調敷。
各家論述
1.《生草藥性備要》:祛風去濕,洗瘡疥、癩風毒爛,酒風。
2.《本草求原》:祛風散濕。治腫痛,洗爛腳疥癩。浸酒良。
3.《嶺南采藥錄》:腳弱,以之浸酒服;紅白痢疾,水煎服。
4.《陸川本草》:鎮咳,祛風濕。治咳嗽多痰,風濕骨痛。
5.《四川中藥志》:治虛損勞傷咳嗽,紅崩白帶,產后血氣痛及小兒驚風。
6.《廣西藥植名錄》:止咳化痰,催乳,散血。治關節痛,腹痛,風濕,跌打。
7.《常用中草藥彩色圖譜》:治腰肌勞損,癱瘓,衄血,小兒驚風。
8.《西藏常用中草藥》:治腰腿酸痛,高血壓,胎動,乳少。
摘錄
《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