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細生地15克 生甘草6克 人參4.5克(另煎汁90毫升)生大黃9克 芒消3克 元參15克 麥冬(連心)15克 當歸4.5克 T(洗)2條 姜汁30毫升
【功能主治】益氣養陰,瀉熱通便。治陽明溫病,應下失下,氣液兩虧,大便秘結,腹中脹滿而硬,神疲少氣,口干咽燥,唇裂舌焦,苔焦黃或焦黑燥裂。
【用法用量】水1.6升,煮取600毫升。先用200毫升,沖參汁30毫升,姜汁10毫升,頓服之。如腹中有響聲,或轉矢氣者,為欲便也;候三至四小時不便,再如前法服200毫升;候六小時不便,再服200毫升。如服200毫升,即得便,止后服,酌服益胃湯一劑,余參或可加入。
【備注】方中大黃、芒消急下燥熱以存陰氣;人參、當歸補益氣血;麥冬、生地、玄參、海參激陰養液;姜汁、大棗、甘草固護胃氣,調和諸藥;桔梗開宣肺氣,通調胃腸。全方瀉熱通便與滋陰益氣并行為治,使正氣得運,陰血得復,則藥力得行,大便可通,邪熱自平。
【摘錄】《溫病條辨》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