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名家網
中醫快速導航

銀翹散

【處方】連翹30克 銀花30克 苦桔梗18克 薄荷18克 竹葉12克 生甘草15克 芥穗12克 淡豆豉15克 牛蒡子18克

【制法】上杵為散。

【藥理作用】銀翹散的藥理作用 《中醫雜志》1986(3):59,1.解熱:在大實驗性體溫增高時,分別給予銀翹散袋泡劑和片劑,動物體溫得以下降,尤其以袋泡劑作用明顯。2.抗炎:銀翹散袋泡劑對不同原因所致之炎癥均有顯著性的抗炎作用,而片劑與煎劑對某些炎癥作用甚弱或無作用。3.抗過敏:對天花粉所致大、小鼠被動皮膚過敏反應、速發型超敏反應均有明顯抑制作用,降低過敏性休克死亡率。4.促進免疫功能:在不增加免疫器官重量的情況下,袋泡劑能明顯促進小鼠腹腔巨噬細胞吞噬能力。上述作用,無疑是臨床應用銀翹散治療外感熱病的重要藥理學基礎。

【功能主治】辛涼透表,清熱解毒。治溫病初起,發熱無汗,或有汗不暢,微惡寒,頭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紅,苔薄白或薄黃,脈浮數者。現用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用法用量】每服18克,鮮葦根湯煎,香氣大出,即取服,勿過煮。肺藥取輕清,過煮則味厚而入中焦矣。病重者約二時一服,日三服,夜一服;輕者三時一服,日二服,夜一服,病不解者作再服。

【備注】方中金銀花、連翹辛涼輕宣,透泄散邪,清熱解毒為君;薄荷、牛蒡子辛涼散風清熱,荊芥穗、淡豆豉辛散透表,解肌散風為臣;桔梗、甘草以清熱解毒而利咽喉為佐;竹葉、蘆根清熱除煩,生津止渴為使。諸藥相合,共成辛涼解肌,宣散風熱,除煩利咽之功。

按:本方制成丸劑,名“銀翹解毒丸”。

【摘錄】《溫病條辨》卷一

按首字母查詢中藥方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