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大辭典》:鬼箭羽
別名
衛矛、鬼箭(《本經》),神箭(《廣雅》),六月凌(《植物名實圖考》),八樹、四棱鋒、蕓楊,鬼見愁(《中國樹木分類學》),四面鋒、篦箕柴(《浙江中藥手冊》),風槍林(《中國藥植志》),山雞條子(《東北藥植志》),四面戟(《藥材學》),千層皮、刀尖茶,雁翎茶、四棱茶(《遼寧經濟植物志》)。
出處
《日華子本草》
來源
為衛矛科植物衛矛的具翅狀物的枝條或翅狀附屬物。全年可采,割取枝條后,除去嫩枝及葉,曬干。或收集其翅狀物,曬干。
原形態
落葉灌木,高可達3米,全體光滑無毛,多分枝。小枝常呈四棱形,帶綠色,健壯的枝上常生有扁條狀木栓翅,翅寬達1匣米,棕褐色。單葉對生,倒卵形至橢圓形或廣披針形,稍膜質,長2~6厘米,寬1.5~3.5厘米,先端短尖或漸尖,邊緣鋸齒細銳而密,基部銳形或楔形;上面光澤,深綠色,下面淡綠色,秋時呈紅色,主脈在葉的兩面均稍隆起;葉柄長約2毫米。花小,兩性,淡黃綠色,通常3朵著生成聚傘花序;萼4淺裂;花瓣4,近圓狀,邊緣有時呈微波狀;雄蕊4,花絲短,著生在花盤上;子房與花盤合生。蒴果,1~3室,分離,橢圓形,表面光滑,綠色或紫綠色。種子淡褐色,橢圓形或卵形,外被橘紅色假種皮。花期5~6月。果熱期9~10月。
生境分部
生于山野,或栽植于庭園。分布我國北部,中部、華東以及西南各地。全國大部分地區多有生產。
性狀
干燥枝條呈細長圓柱形,多分枝,長40~50厘米左右,直徑0.4~1厘米。表面灰綠色,有縱皺紋,四面生有灰褐色片狀翅,形似箭羽。枝堅硬而韌,難折斷,斷面淡黃白色,粗纖維性.翅質輕而脆,易折斷,斷面較平坦,暗紅棕色,細顆粒性。氣微,味微苦澀。以枝條均勻、翅狀物齊全者為佳。
化學成分
葉含表無羈萜醇、無羈萜、槲皮素、衛矛醇。種子油中含飽和脂肪酸(20%)、油酸、亞油酸、亞麻酸、已酸、乙酸和苯甲酸等。尚含草乙酸。
藥理作用
降血糖作用。衛矛煎劑中提得的草酰乙酸鈉對正常或四氧嘧啶性糖尿病的家兔有降低血糖、尿糖及增加體重之作用。對正常麻醉犬,靜脈滴入能引起顯著的血糖下降。大鼠口服5~10毫克/天,共40天可引起低血糖及胰島細胞之增殖,胰β-細胞增生,同時有胰α-細胞之萎縮,說明草酰乙酸鈉能刺激β-細胞,調整不正常的代謝過程,加強胰島素的分泌,給糖尿病人口服,100~1000毫克/天,可有一定效果。
同屬植物歐衛矛種子中含強心甙,作用類似毒毛旋花素,但還有中度的降低血壓的作用,此外能增加冠狀動脈流量;并能收縮豚鼠腸管。
炮制
揀去雜質,用水浸透,撈出,切段,曬干。
《雷公炮炙論》:"采得(鬼箭)后,只使箭頭用。拭上赤毛,用酥緩炒過用之。每修事一兩,用酥一分炒,酥盡力度。"
性味
苦,寒。
①《本經》:"味苦,寒。"
②《吳普本草》:"苦,無毒。"
③《藥性論》:"有小毒。"
④《日華子本草》:"味甘澀。"
⑤《綱目》:"味酸澀。"
歸經
《本草撮要》:"入足厥陰經。"
功能主治
破血,通經,殺蟲。治經閉,癥瘕,產后瘀滯腹痛,蟲積腹痛。
①《本經》:"主女子崩中下血,腹滿汗出。"
②《別錄》:"主中惡腹痛,去白蟲,消皮膚風毒腫,令陰中解。"
③《藥性論》:"破陳血,落胎。主中惡腰腹痛。"
④《唐本草》:"療婦人血氣。"
⑤《日華子本草》:"通月經,破癥結,止血崩、帶下,殺腹臟蟲,及產后血絞肚痛。"
⑥《概物名實圖考》:"治腫毒。"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錢;或入丸、散。
禁忌
《品匯精要》:"妊娠不可服。"
復方
①治產后敗血不散,兒枕塊硬,疼痛發歇,及新產乘虛,風寒內搏,惡露不快,臍腹堅脹(痛):紅藍花、鬼箭(去中心木)、當歸(去苗,炒)各一兩。上為粗散。每服三錢,酒一大盞,煎至七分,去滓,粥食前溫服。(《局方》當歸散)
②治產后血運欲絕:當歸一兩,鬼箭羽二兩。上二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酒一盞,煎至六分,去滓溫服,相次再服。(《圣濟總錄》當歸飲)
③治惡疰心痛,或疞刺腹脅,或肩背痛無常處:鬼箭羽、桃仁(湯浸,去皮、尖,麩炒微黃)、赤芍藥、鬼臼(去須)、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當歸(銼,微妙)、桂心、柴胡(去苗)、朱砂(細研)各一兩,川大黃二兩(銼,研,微炒)。上藥,搗細羅為散,入朱砂,研令勻。每服,不計時侯,以溫酒調下一錢。(《圣惠方》鬼箭羽散)
④療乳無汁:鬼箭五兩。水六升,煮取四升,去滓。服八合,日三服。亦可燒灰作末,水服方寸匕,日三。(《廣濟方》單行鬼箭湯)
⑤治瘧疾:鬼箭羽、鯪鯉甲(燒存性)各一分。上二味,搗羅為細散。每服一字,搐在鼻中,臨發時用。(《圣濟總錄》一字散)
各家論述
①《本草述》:"鬼箭羽,如《本經》所治,似專功于女子之血分矣。又如蘇頌所述古方,更似專功于惡疰及中惡氣之毒以病于血者也。第方書治女子經閉有牡丹皮散中入此味,而治男子脹滿有見晛丸,亦用此味,即蘇頌所述古方之治,猶未言專治女子也。大抵其功精專于血分。如女子固以血為主,較取效于男子者更為切中耳。蘇恭謂療婦人血氣大效,非無據也。"
②《本經逢原》:"鬼箭,專散惡血,故《本經》有崩中下血之治。《別錄》治中惡腹痛,去白蟲,消皮膚風毒腫,即腹滿汗出之治。今人治賊風歷節諸痹,婦人產后血暈,血結聚于胸中,或偏于脅肋少腹者,四物倍歸,加鬼箭羽、紅花、玄胡索煎服。以其性專破血,力能墮胎。"
摘錄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鬼箭羽
英文名
twig of Winged Euonymus
別名
衛矛、鬼箭、六月凌、四面鋒、蓖箕柴、四棱樹、山雞條子、四面戟、見腫消、麻藥。
出處
出自《日華子本草》。
1.《本草圖經》:衛矛,鬼箭也。其木亦名枸骨。《崔氏方》療惡疰在心,痛不可忍,有鬼箭羽湯。《集驗方》療卒暴心痛或中惡氣毒痛,大黃湯亦用鬼箭,皆大方也。
2.《綱目》:劉熙《釋名》言齊人謂箭羽為衛。此物干有直羽,如箭羽矛刃自衛之狀,故名。鬼箭,生山石間。小株成叢,春長嫩條,條上四面有羽如箭羽,視之若三羽爾。青葉狀如野茶,對生,味酸澀。三、四月開碎花,黃綠色。結實大如
來源
藥材基源:為衛矛科植物衛矛的具翅狀物的枝條或翅狀附屬物。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Euonymus alatus (Thunb.) Sieb.
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割取枝條后,取其嫩枝,曬干。或收集其翅狀物,曬干。
原形態
衛矛 落葉灌木,植株光滑無毛,高2-3m。多分枝。小枝通常四棱形,棱上常具木栓質扁條狀翅,翅寬約1cm或更寬。單葉對生;葉柄極短;葉片薄,稍膜質,倒卵形、橢圓形至寬披針形,長2-6cm,寬1.5-3.5cm,先端短漸尖或漸尖,邊緣有細鋸齒,基部楔形或寬楔形,表面深綠色,背面淡綠色。聚傘花序腋生,有花3-9朵,花小,兩性,淡黃綠色,徑約3mm;萼4淺裂,裂片半圓形,邊緣有不整齊的毛狀齒;花瓣4,近圓形,邊緣有時呈微波狀;雄蕊4,花絲短,著生于肥厚方形的花盤上,花盤與子房合生。蒴果橢圓形,綠色或紫色,1-3室,分離。種子橢圓形或卵形,淡褐色,外被橘紅色假種皮。花期5-6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
生態環境:生于山野。
資源分布:分布于東北及河北、陜西、甘肅、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湖北、湖南、四川、貴州、云南等地。
性狀
性狀鑒別 為具翅狀物的圓柱形枝條,頂端多分枝,長約40-60cm,枝條直徑2-6mm,表面較粗糙,暗灰綠色至灰黃綠色,有縱紋及皮孔,皮孔縱生,灰白色,略突起而微向外反卷。翅狀物扁平狀,靠近基部處稍厚,向外漸薄,寬4-10mm,厚約2mm,表面深灰棕色至暗棕紅色,具細長的縱直紋理或微波狀彎曲,翅極易剝落,枝條上常見斷痕。枝堅硬而韌,難折斷,斷面淡黃白色,粗纖維性。氣微,味微苦。另,市售也有用木翅的,木翅為破碎扁平的薄片,長短大小不一,寬約4-10mm,兩邊不等厚,靠枝條生長的一邊厚可至2mm,向外漸薄,表面土棕黃色,微有光澤,兩面均有微細密致的縱條紋或微呈波狀彎曲,有時可見橫向凹陷槽紋,質輕而脆,易折斷,斷面平整,暗紅色,氣微,味微澀。用枝者以枝梗嫩、條均勻、翅狀物突出而齊全者為佳。用翅狀物者,以純凈、色紅褐、無枝條、無雜質、干燥者為佳。
顯微鑒別 枝條橫切面:表皮細胞1列,外壁顯著突起,被厚角質層。皮層為10余列細胞組成,外側為2-3列,形較小。壁微增厚的厚角細胞,其下方數列不規則形薄壁細胞,內含葉綠體;內側的薄壁細胞較大,壁有時微木化,部分細胞具壁孔,薄壁細胞中含較多的草酸鈣簇晶,直徑約17-34μm。韌皮部較薄,細胞大多皺縮,形成層不明顯。木質部較寬,由導管、管胞、木纖維等組成,胞壁厚,木化。射線細胞單列,木化,具壁孔。木質部常有年輪。髓部由薄壁細胞組成,常呈斜“十”字形,有少數草酸鈣簇晶。枝翅由下皮部位的表皮破裂后,變為數列扁平薄壁性的分生細胞,并不斷向外分裂和栓化而成。
粉末特征:枝翅全為木栓化細胞的碎片,淡黃棕色,細胞長方形或方形,一般長約58μm,寬約49μm,壁微增厚。枝條中常見有方形的木栓細胞,片狀增厚的厚角細胞碎片、纖維及網狀。螺紋增厚的導管和散在的簇晶。纖維直徑17-20μm,導管直徑13-17μm,簇晶大小為17-34μm。
化學成分
帶翅枝條中含4-豆甾烯-3-酮(stigmast-4-en-3-one),4-豆甾烯-3,6-二酮(stigmast-4-en-3,6-dione),β-谷甾醇(β-sitosterol),6-β-羥基-4-豆甾烯-3-酮(6-β-hydroxystigmast-4-en-3-one),去氫雙兒茶精(dehydrodicatechin)A,香橙素(aro-madendrin),d-兒茶精(d-catechin),△4β-谷甾烯酮(△4β-sitos-terone),鬼箭羽堿(alatamine),R 堿(wilfordine),衛矛羰堿(evonine),新衛矛羰堿(neoevonine),衛矛堿(euonymine)。此外,還含有草酸乙酸鈉(sodium oxalacetate)。
藥理作用
降血糖作用:衛矛煎劑中提得的草酰乙酸鈉對正常或四氧嘧啶性糖尿病的家兔有降低血糖、尿糖及增加體重之作用。對正常麻醉犬,靜脈滴入能引起顯著的血糖下降。大鼠口服5-10mg/天,共40天可引起低血糖及胰島細胞之增殖,胰β-細胞增生,同時有胰α-細胞之萎縮,說明草酰乙酸鈉能刺激β-細胞,調整不正常的代謝過程,加強胰島素的分泌。給糖尿病人口服,100-1000mg/天,可有一定效果。同屬植物歐衛矛 Euonymus europaeus種子中含強心甙,作用類似毒毛旋花素,但還有中度的降低血壓的作用,此外能增加冠狀動脈流量;并能收縮豚鼠腸管。
鑒別
理化鑒別 (1)取本品粉末10g,加乙醇50ml,熱提1小時,濾過,濾液蒸干,殘渣用氯仿溶解,取氯仿溶液作如下試驗:①取溶液1ml,蒸去氯仿,殘渣加1ml醋研溶解,加入1滴濃硫酸,醋酐層成綠色。(檢查甾醇類化合物)②取溶液1ml,加入濃硫酸1ml,氯仿溶液自黃色轉變成深紅色。(檢查植物甾醇、三萜)(2)薄層色譜 取上述氯仿溶液,以6β-羥基豆甾-4-烯-3-酮、β-谷甾醇、豆甾-4-烯-3,6-二酮及豆甾-4-烯-3-酮作對照,同點于硅膠G板上,以苯-乙醚(3:2)為展開劑,展距:17.5cm。用1%香草醛硫酸顯色,供試品與對照品在相對應位置上顯黃棕色或紫色斑點。
炮制
揀去雜質,用水浸透,撈出,切段,曬干。《雷公炮炙論》:采得(鬼箭)后,只使箭頭用。拭上赤毛,用酥緩炒過用之。每修事一兩,用酥一分炒,酥盡為度。
性味
苦;辛;寒
歸經
肝經
功能主治
破血通經;解毒消腫;殺蟲。主癥瘕結塊;心腹疼痛;閉經;痛經;崩中漏下;產后瘀滯腹痛;惡露不下;疝氣;歷節痹痛;瘡腫;跌打傷痛;蟲積腹痛;燙火傷;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4-9g;或浸酒或入丸、散。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湯洗;或研末調敷。
禁忌
《品匯精要》:妊娠不可服。
復方
①治產后敗血不散,兒枕塊硬,疼痛發歇,及新產乘虛,風寒內搏,惡露不快,臍腹堅脹(痛):紅藍花、鬼箭(去中心木)、當歸(去苗,炒)各一兩。上為粗散。每服三錢,酒一大盞,煎至七分,去滓,粥食前溫服。(《局方》當歸散)②治產后血運欲絕:當歸一兩,鬼箭羽二兩。上二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酒一盞,煎至六分,去滓溫服,相次再服。(《圣濟總錄》當歸飲)③治惡疰心痛,或XIU刺腹脅,或肩背痛無常處:鬼箭羽、桃仁(湯浸,去皮、尖,麩炒微黃)、赤芍藥、鬼臼(去須)、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當歸(銼,微炒)、桂心、柴胡(去苗)、朱砂(細研)各一兩,川大黃二兩(銼,研,微炒)。上藥,搗細羅為散,入朱砂,研令勻。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一錢。(《圣惠方》鬼箭羽散)④療乳無汁:鬼箭五兩。水六升,煮取四升,去滓。服八合,日三服。亦可燒灰作末,水服方寸匕,日三。(《廣濟方》單行鬼箭湯)⑤治瘧疾:鬼箭羽、鯪鯉甲(燒存性)各一分。上二味,搗羅為細散。每服一字,嚊在鼻中,臨發時用。(《圣濟總錄》一字散)
各家論述
1.《本草述》:鬼箭羽,如《本經》所治,似專功于女子之血分矣。又如蘇頌所述古方,更似專功于惡疰及中惡氣之毒以病于血者也。第方書治女子經閉有牡丹皮散中入此味,而治男子脹滿有見晛丸,亦用此味,即蘇頌所述古方之治,猶未言專治女子也。大抵其功精專于血分,如女子固以血為主,較取效于男子者更為切中耳。蘇恭謂療婦人血氣大效,非無據也。
2.《本經逢原》:鬼箭,專散惡血,故《本經》有崩中下血之治。《別錄》治中惡腹痛,去白蟲,消皮膚風毒腫,即腹滿汗出之治。今人治賊風歷節諸痹,婦人產后血暈,血結聚于胸中,或偏于脅肋少腹者,四物倍歸,加鬼箭羽、紅花、玄胡索煎服。以其性專破血,力能墮胎。
3.《本經》:主女子崩中下血,腹滿汗出。
4.《別錄》:主中惡腹痛,去白蟲,消皮膚風毒腫,令陰中解。
5.《藥性論》:破陳血,落胎。主中惡腰腹痛。
6.《唐本草》:療婦人血氣。
7.《日華子本草》:通月經,破癥結,止血崩、帶下,殺腹臟蟲,及產后血絞肚痛。
8.《植物名實圖考》:治腫毒。
摘錄
《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