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草藥匯編》:葛花
來源
豆科植物野葛Pueraria lobata (Willd.)Ohwi或甘葛藤Pueraria thomsonii Benth.的花。秋季采集,曬干,生用。
性味
甘,平。
功能主治
解酒止渴。用于酒醉煩渴。
用法用量
1~3錢。
摘錄
《全國中草藥匯編》
《中藥大辭典》:葛花
別名
葛條花(《中藥志》)。
出處
《別錄》
來源
為豆科植物葛的花。立秋后當花未全放時采收,去掉梗葉,曬干。
原形態
形態詳"葛根"條。
生境分部
主產湖南、河南、廣東、廣西、浙江、四川、安徽等地。
性狀
干燥花蕾呈不規則的扁長圓形或略成扁腎形,長5~15毫米,寬2~6毫米,厚2~3毫米。萼片灰綠色,基部連合,先端5齒裂,裂片披針形,其中2齒合生,表面密被黃白色毛茸。基部有兩片披針鉆形的小苞片。花瓣5片等長,突出于萼外或被花萼包被,藍紫色,外部顏色較淺,呈淡藍紫色或淡棕色。雄蕊10枚,其中9枚連合,雌蕊細長,微彎曲,外面被毛。氣微弱,味淡。以朵大、淡紫色、未開放者為佳。
炮制
揀去柄及雜質,篩去土。
性味
甘,涼。
①《滇南本草》:"性微寒,味甘平微苦。"
②《綱目》:"甘,平,無毒。"
③《醫林纂要》:"甘,寒。"
歸經
《得配本草》:"入足陽明經。"
功能主治
解酒醒脾。治傷酒發熱煩渴,不思飲食,嘔逆吐酸,吐血,腸風下血。
①《別錄》:"消酒。"
②《滇南本草》:"治頭暈,憎寒,壯熱,解酒醒脾,酒痢,飲食不思,胸膈飽脹,發呃,嘔吐酸痰,酒毒傷胃,吐血,嘔血,消熱。"
③《綱目》:"治腸風下血。"
④《醫林纂要》:"清肺。"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錢;或入丸、散。
復方
①治飲酒太過,嘔吐痰逆,心神煩亂,胸膈痞塞,手足戰搖,飲食減少,小便不利:蓮花青皮(去穰)三分,木香五分,橘皮(去白)、人參(去蘆)、豬苓(去黑皮)、白茯苓各一錢五分,神曲(炒黃)、橘 、干生姜、白術各二錢,白豆蔻仁、葛花、砂仁各五錢。為極細末,秤和勻,每服三錢匕,白湯調下,但得微汗,酒病去矣。(《脾胃論》葛花解酲湯)
②治飲酒積熱,毒傷脾胃,嘔血吐血,發熱煩渴,小便赤少:葛花一兩,黃連一錢,滑石一兩(水飛),粉草五錢。為細末,水合為丸,每服一錢,滾水下。(《滇南本草》葛花清熱丸)
各家論述
《本經逢原》:"葛花,能解酒毒,葛花解酲湯用之,必兼人參。但無酒毒者不可服,服之損人天元,以大開肌肉,而發泄傷津也。"
摘錄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葛花
英文名
Flower of Lobed Kudzuvine
別名
葛條花。
出處
出自《名醫別錄》
來源
藥材基源:為豆科植物野葛Pueraria lobata (Willd.)Ohwi、苦葛藤Pueraria thomsonii Benth.的花。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Pueraria lobata (Willd.)Ohwi [P.thunbergiana(Sieb.et Zucc.)Benth.;P.hirsuta(Thunb.)Scheneid.;P.pseudohirsuta Tang et Wang]2.Pueraria thomsonii Benth.
采收和儲藏:立秋后當花未全放時采收,去枝葉,曬干。
原形態
1.野葛 多年生落葉藤本,長達10m。全株被黃褐色粗毛。塊根圓柱狀,肥厚,外皮灰黃色,內部粉質,纖維性很強。莖基部粗壯,上部多分枝。三出復葉;頂生小葉柄較長;葉片菱狀圓形,長5.5-19cm,寬4.5-18cm,先端漸尖,基部圓形,有時淺裂,側生小葉較小,斜卵形,兩邊不等,背面蒼白色,有粉霜,兩面均被白色伏生短柔毛;托葉盾狀著生,卵狀長橢圓形,小托葉針狀。總狀花序腋生或頂生,花冠藍紫色或紫色;苞片狹線形,早落,小苞片卵形或披針形;萼鐘狀,長0.8-1cm,萼齒5,披針形,上面2齒合生,下面1齒較長;旗瓣近圓形或卵圓形,先端微凹,基部有兩短耳,翼辯狹橢圓形,較旗瓣短,常一邊的基部有耳,龍骨瓣較翼瓣稍長;雄蕊10,二體;子房線形,花柱彎曲。莢果線形,長6-9cm,寬7-10mm,密被黃褐色長硬毛。種子卵圓形,赤褐色,有光澤。花期4-8月,果期8-10月。
2.甘葛藤 藤本。根肥大。莖枝被黃褐色短毛或雜有長硬毛。三出復葉,具長柄;托葉披針狀長橢圓形,有毛;小葉片菱狀卵形至寬卵形,有時3裂,長9-21cm,寬8-18cm,先端短漸尖,基部圖形。總狀花序腋生;小苞片卵形;花萼鐘狀,長1.2-1.5cm,萼齒5,披針形,較萼筒長,被黃色長硬毛;花冠紫色,長1.3-1.8cm。莢果長橢圓形,扁平;長10-12cm,寬1-1。2cm,密被黃褐色長硬毛。種子腎形或圓形。花期6-9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部
生態環境:1.生于山坡、路邊草叢中及較陰濕的地方。
2.栽培或野生于山野灌叢和疏林中。
資源分布:1.除新疆、西藏外,全國各地均有分布。
2.分布于廣東、廣西、四川、云南等地。
性狀
性狀鑒別 (l)野葛花花蕾呈扁長圓形。開放的花皺縮,花萼灰綠色至灰黃色,萼齒5,披針形,約與萼筒等長或稍長,上面2齒合生,長8-11 mm,下面裂片最長1片可長達15mm,其他2片長5-7mm,內外均有灰白色毛。花冠藍色至藍紫色,久置則呈灰黃色;旗瓣近圓形或長圓形,高6-15mm,寬6-12mm,先端中央缺刻,深0.5-1.0mm;翼瓣窄三角形,長6-12mm,寬2-5mm,基部附屬體一例甚小或缺,弦側附屬體明顯長大于寬,龍骨瓣長5-13mm,寬3-5mm,弦側基部有三角形附屬體。花藥長0.6-0.9mm,寬0.3-0.5mm。無臭,味淡。
(2)粉葛花花蕾呈不規則的扁長圓形或三角形,花萼黃綠色至灰綠色,萼齒顯著長于萼筒,內外均有灰白色毛,上面裂片先端2分裂(2齒合生),長12-16mm,下方3裂片最長的可達20mm。花冠紫色或灰紫色,久置后呈黃白色至深黃色,5片,旗瓣近圓形或長圓形,高6-20mm,寬6-16mm,先端楔形切入,深1.0-1.9mm,基部有2短圓耳狀突起;翼瓣長橢圓狀,長5-20mm,寬3-5mm,基部兩側附屬體呈不對稱的耳狀突起;龍骨瓣長6-20mm,寬3-8mm,弦側基部附屬體不明顯,稍呈突起。花藥長l-1.5mm,寬0.2-1mm。雌蕊具毛。體輕,無臭,味淡。
顯微鑒別 粉末特征:(1)野葛花粉末灰棕藍色。①萼片上下表皮都著生非腺毛及腺毛,非腺毛單列,基部2個細胞小型,先端細胞細長,末端銳尖;腺毛多細胞頭,內含淺黃色內含物;上表皮細胞內側有含1個單棱晶的厚壁細胞。②旗瓣上表皮細胞壁方形,呈乳突狀,外覆有厚(19-23μm)瘤狀角質層;中央部的上表皮細胞高19-26μm,下表皮細胞高18-24μm,寬8-14μm,表面有厚9-11μm的角質層。③花粉粒,顯微鏡下P×E=(20.4-23.8)×(22.1-23.8)μm,掃描電鏡下長球形,P×E=(20-23)×(23-25)μm,表面網眼較小,點狀,孔狀,網眼內顆粒狀紋飾少。
(2)粉葛花粉末發棕藍色。①旗瓣上面表皮細胞長方形,高34-49μm,寬10-18μm,細胞呈扁平突起,覆有4-6μm厚的角質層;中央部的下表皮細胞類方形,高19-26μm,寬9-14μm,表面有厚7-9μm的角質層,呈乳頭狀突起。②花粉粒淡黃色,單粒,3孔溝,顯微鏡下,P×E=(20.4-23.8)×(20.4-27.2)μm,掃描電鏡下長球形,P×E=(21-23)×(13-25)μm,表面具網紋紋飾,網眼較大,多邊形,網眼內具多數明顯的顆粒狀紋飾。
化學成分
從野葛新鮮花中提得揮發油,其中性油中含1-辛烯-3-醉(1-octen-3-ol),丁香油酚(eugenol),芳樟醇(linalool),酸性油中得苯甲酸甲酯(methyl benzoate),丙酸甲酯(methylpropionate),異戊酸甲酯(methyl isovalerate),正己酸甲酯(methyl caproate)。另外得尼泊爾鳶尾黃酮(irisolidonce),染料木素(genistein),大豆素(daidzein),槲皮素(quercetin),葛花甙(kakkalide),鷹嘴豆芽素(biochanin)A,刺芒柄花素(formononetin),芒柄花甙(ononin),降紫香甙(sissotrin),又從中提得三萜皂甙:槐花二醇(sophoradiol),槐花皂甙(kaikasaponin)Ⅲ。此外,還分得β-谷甾醇(β-sitosterol),β-谷甾醇-3-O-β-D-葡萄糖(β-sitosterol-3-O-β-D-glucose)。從中國購買葛花中分離得葛花異黃酮,即6,4'-二羥基-7-甲氧基異黃酮(kakkatin)。
炮制
揀去柄及雜質,篩去土。
性味
味甘;性涼
歸經
胃經
功能主治
解酒醒脾;止血。主傷酒煩熱口渴;頭痛頭暈;脘腹脹滿;嘔逆吐酸;不思飲食;吐血;腸風下血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9g;或入丸、散。
復方
①治飲酒太過,嘔吐痰逆,心神煩亂,胸膈痞塞,手足戰搖,飲食減少,小便不利: 蓮花青皮(去穰)三分,木香五分,橘皮(去白)、人參(去蘆)、豬苓(去黑皮)、白茯苓各一錢五分,神曲(炒黃)、澤瀉、干生姜、白術各二錢,白豆蔻仁、葛花、砂仁各五錢。為極細末,秤和勻,每服三錢匕,白湯調下,但得微汗,酒病去矣。(《脾胃論》葛花解酲湯)②治飲酒積熱,毒傷脾胃,嘔血吐血,發熱煩渴,小便赤少: 葛花一兩,黃連一錢,滑石一兩(水飛),粉草五錢。為細末,水合為丸,每服一錢,滾水下。(《滇南本草》葛花清熱丸)
各家論述
1.《本經逢原》:葛花,能解酒毒,葛花解酲湯用之,必兼人參。但無酒毒者不可服,服之損人天元,以大開肌肉,而發泄傷津也。
2.《別錄》:消酒。
3.《滇南本草》:治頭暈,憎寒,壯熱,解酒醒脾,酒痢,飲食不思,胸膈飽脹,發呃,嘔吐酸痰,酒毒傷胃,吐血,嘔血,消熱。
4.《綱目》:治腸風下血。
5.《醫林纂要》:清肺。
摘錄
《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