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大辭典》:皋蘆
別名
過羅、拘羅、物羅(《南越志》),瓜蘆(陶弘景),苦艼(《南越筆記》)。
出處
《本草拾遺》
來源
為山茶科植物皋蘆的葉。
原形態
常綠灌木,全體與茶相似,惟枝干較粗大。葉長橢圓形,長10~15厘米,寬5~7厘米,鋸齒緣。花腋生,白色,比茶花略大;萼片5;花瓣5;雄蕊多數;子房上位;花梗長。蒴果扁圓形。花期秋季。
生境分部
分布云南、四川等地。
性味
①陶弘景:"苦澀。"
②《綱目》:"苦,平,無毒。"
功效主治
治頭痛煩熱,喉痛,淋病,
①《本草拾遺》:"煮為飲,止渴明目,除煩,不睡,消痰。"
②《海藥本草》:"通小腸,治淋,止頭痛煩熱。"
③《綱目》:"噙咽清上膈,利咽喉。"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2~3錢。
禁忌
《綱目》:"胃冷者不可用。"
摘錄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皋蘆
英文名
Largeleaf Tea
別名
過羅、拘羅、物羅、瓜蘆、苦簦、苦艼。
出處
出自《本草綱目拾遺》。陶弘景:瓜蘆,木亦似茗,苦澀,取其葉作屑煮飲,即通夜不睡。
來源
藥材基源:為山茶科植物皋蘆的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amellia sinensis (L.)O.kuntze.f.macrophyll (Sieb.)Kitamura
采收和儲藏:春、夏季采集,鮮用或曬干。
原形態
大葉茶 常綠灌木,全體與茶相似,惟枝干較粗大。葉長橢圓形,長10-15cm,寬5-7cm,邊緣有鋸齒。花腋生,白色,較茶藥略大;花梗長;萼片5;花瓣5;雄蕊多數;子房上位。蒴果扁圓形。花期9-10月。
生境分部
生態環境:生于山地林中。
資源分布:分布云南、四川等地。
性狀
性狀鑒別 幼嫩葉多干縮成條形,長1-4cm;老葉長橢圓形,長可達15cm。葉片先端漸尖,基部楔形,邊緣有鋸齒;表面綠褐色或棕綠色;葉柄短;嫩葉紙質,老葉微革質,易碎。氣微清香,味苦、微澀。
性味
苦;寒
歸經
心;肝;肺;膀胱經
功效主治
清熱除煩;止渴;明目。主煩熱頭痛;口渴;目昏;咽喉腫痛;淋痛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5-10g。
禁忌
胃冷者不可用。
各家論述
1.《本草拾遺》:煮為飲,止渴明目,除煩,不睡,消痰。
2.《海藥本草》:通小腸,治淋,止頭痛煩熱。
3.《綱目》:噙咽清上膈,利咽喉。
摘錄
《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