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大辭典》:黃花堇菜
別名
出處
《云南中草藥》
來源
為堇菜科植物灰葉堇菜的根。秋、冬采挖,洗凈曬干。
原形態
宿根蔓生草本,稍有白霜。地下莖短,具多數黑褐色側根;地上莖細弱,下部無葉,通常不分枝。基生葉1片或缺,卵狀心形;莖生葉具柄,厚紙質,寬卵形或三角狀卵形,基部淺心形或截形,邊緣具波狀鋸齒,長1.5~4厘米,上部葉卵狀披針形;托葉草質,卵形或矩圓形,長6毫米或較短,有疏粗齒或全緣。花兩側對稱;萼片5,條形,頂端尖,有柔毛,基部附器不顯著;花瓣5,黃色,距很短,長約1毫米。果小,近矩圓形,直徑約5毫米。
生境分部
生于林下溪邊、陰濕草地。分布云南、四川等地。
性味
酸甘,溫。
功效主治
溫經通絡,除濕止痛。
復方
①治慢性風濕關節炎:土細辛一錢。研末,每日二至三次,酒送服。
②治小兒麻痹:土細辛一錢。水煎服。
摘錄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黃花堇菜
英文名
Root of delavay violet
別名
出處
出自《云南中草藥》
來源
藥材基源:為堇萊科植物灰葉堇萊的根或帶根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Viola delavayi Franch.
采收和儲藏:秋、冬季采收,洗凈,曬干。
原形態
多年生草本,高15-25cm。細弱,無毛,通常不分枝,下部無葉;根莖短粗,具多數暗褐色纖維狀根。基生葉通常1枚或缺,卵形,長3-4cm,寬約3cm,先端漸尖,基部心形,具波狀齒緣,齒端具腺點,具長達7cm的葉柄;莖生葉寬卵形或三角截形;葉柄長0.5-1cm;托葉草質,披針形、長圓形或卵形,全緣或具鋸齒。花黃色,由上部葉腑抽出,具長梗;花梗近頂部有2枚線形小苞片;萼片線形,先端尖,基部附屬物很短,呈截形;花瓣5,黃色,基部有紫色條紋;距極短,末端鈍圓;子房無毛;花柱下部細,上部增粗,柱頭2裂,先端圓。蒴果小,卵形或近長圓形,與宿存萼片近等長或稍短。花期6-8月,果期7-8月。
生境分部
生態環境:生于海拔1800-2800m的山地林緣、草坡、溪谷潮濕處。
資源分布:分布于四川、貴州、云南等地。
性味
味辛;甘;性溫
歸經
歸肝;脾經
功效主治
溫經通絡;除濕止痛;消疳健脾。主風濕痹痛;小兒麻痹后遺癥;小兒疳積;氣虛頭暈
用法用量
水服:煎湯,3-6g;或研末,1.5-3g。
復方
①治慢性風濕關節炎: 土細辛一錢。研末,每日二至三次,酒送服。②治小兒麻痹: 土細辛一錢。水煎服。
摘錄
《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