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大辭典》:黃瓜藤
出處
《滇南本草》
來源
性味
①《四川中藥志》:"性平,味淡,無毒。"
②《上海常用中草藥》:"苦,平,有小毒。"
功效主治
利水,解毒。治痢疾,淋病,黃水瘡。
①《陸川本草》:"治瘡癰,流注。"
②《四川中藥志》:"利水、通淋、消脹。"
③《中國藥植圖鑒》:"治痢疾。"
④《上海常用中草藥》:"祛痰鎮痙。"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2兩。外用:煎水洗或研末撒。
復方
①治黃水瘡:黃瓜藤(陰干,火焰存性)、枯礬。為細末,搽瘡上。(《滇南本草》)
②治癲癇:黃瓜藤一兩。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藥》)
臨床應用
治療高血壓病
以黃瓜藤制劑觀察64例(Ⅰ期17例,Ⅱ期46例,Ⅲ期2例),結果顯效34例,有效19例,無效11例,總有效率82.8%(按1972年全國心血管會議制定的療效標準)。制劑及用法:㈠流浸膏:每毫升含干燥黃瓜藤與豬毛菜各5分,每次5毫升,日服3次。㈡片劑:每片含干燥黃瓜藤1錢,每次4片,日服3次。療程30~60天。初步觀察,片劑較流浸膏降壓作用強。一般無副作用,僅5例服后上腹部有燒灼感,改為食后服癥狀即減輕或消失;另1例有頭暈感覺。
另有用去根、葉的鮮瓜秧半斤,加水500毫升煎取200毫升,每日2次分服(亦可當茶飲);或制成浸膏丸(每丸3克,日服3次,每次1丸)、片劑(每片0.3克,日服3次,每次5~10片)應用。共觀察62例,顯效(血壓降至130/90毫米汞柱,或單用其他降壓藥無效,并用黃瓜秧制劑后,收縮壓與舒張壓均降20毫米汞柱)28例,有效(收縮壓、舒張壓持續降10毫米汞柱以上)26例,無效8例。
摘錄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黃瓜藤
英文名
Cucumber stem
出處
出自《滇南本草》
來源
藥材基源:為葫蘆科植物黃瓜的藤莖。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ucumis sativus L.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收,曬干鮮用。
原形態
一年生蔓生草本。莖枝伸長,有縱溝及棱,被白以硬糙毛。卷須細,不分枝,具白色柔毛。單葉互生;葉柄稍粗糙;葉片三角狀寬卵形,膜質,長、寬均12-18cm,兩面甚粗糙,掌狀3-5裂,裂片三角形并具鋸齒,有時邊緣具緣毛。花萼簡狹鐘狀圓筒形,密被白色長柔毛,花萼裂征鉆形,開展與花萼近等長;花垸共同白色,長約2cm,花冠裂片長圓狀披針形,急尖;雄蕊3,花絲近無;雌花單生,或稀簇生,花梗粗壯,被柔毛。子房紡錘形,柱頭3。果實長圓形或圓柱形,長10-30(-50)cm,熟時黃綠以,表面粗糙,具有刺尖的瘤狀凸起,極稀近于平滑。種子小,狹卵形,白色,無邊緣。花、果期為夏、秋季。
性味
味苦;性涼
歸經
歸心;肺以
功效主治
清熱;化痰;利濕;解毒。主痰熱咳嗽;癲癇;濕熱瀉痢;濕痰流注;瘡癰腫毒;高血壓病。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鮮品加倍。外用:適量,煎子洗或研末撒。
復方
①治黃水瘡: 黃瓜藤(陰干,火焙存性)、枯礬。為細末,搽瘡上。(《滇南本草》)②治癲癇: 黃瓜藤一兩。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藥》)
各家論述
1.《陸川本草》:治瘡癰,流注。
2.《四川中藥志》:利水、通淋、消脹。
3.《中國藥植圖鑒》:治痢疾。
4.《上海常用中草藥》:祛痰鎮痙。
臨床應用
治療高血壓病。以黃瓜藤制劑觀察64例(Ⅰ期17例,Ⅱ期45例,Ⅲ期2例),結果顯效34例,有效19例,無效 11例,總有效率82.8%(按1972年全國心血管會議制定的療效標準)。
制劑及用法:1.流浸膏:每毫升含干燥黃瓜藤與豬毛菜各5分,每次5ml,日服3次。
2.片劑:每片含干燥黃瓜藤 1錢,每次4片,日服3歐。療程30-60天。初步觀察,片劑較流浸膏降壓作用強。一般無副作用,僅5例服后上腹部有燒灼感,改為食后服癥狀即減輕或消失;另1例有頭暈感覺。另有用去根、葉的鮮瓜秧半斤,加水500ml煎取200ml,每日2次分服(亦可當茶飲);或制成侵膏丸(每丸3g,日服3次,每次 1丸)、片劑(每片0.3g,日服3次,每次5-10片)應用。共觀察62例,顯效(血壓降至130/90mm汞柱,或單用其他降壓藥無效,并用黃瓜秧制劑后,收縮壓與舒張壓均降20mm汞柱)28例,有效(收縮壓、舒張壓持續降10mm汞柱以上)26例,無效8例。
摘錄
《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