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名家網
中醫快速導航

黃楊木功效

《中藥大辭典》:黃楊木

出處

《綱目》

來源

黃楊科植物黃楊的莖枝。全年可采,曬干。

原形態

黃楊(《酉陽雜俎》),又名:山黃楊(《履巉巖本草,),千年矮、小黃插(《分類草藥性》),百日紅、萬年青、豆板黃楊、瓜子黃楊。

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1~3米。樹皮灰色,栓皮成有規則的剝裂,莖枝均呈四棱,小枝和冬芽的外鱗有短毛。葉對生,革質,圓形或倒卵形至橢圓狀披針形,通常中部以上較寬,先端稍凹,基部狹楔形,長1~3厘米,寬7~15毫米,下面中脈的基部和葉柄微有細毛。花單性,雌雄同株,穗狀花序腋生;雌花多存于花序上部,萼片6,排成2列;雄花的萼片4,有退化子房與萼片等長。蒴果圓球形,由3心皮組成,沿室背三瓣裂,成熟時黑色,徑約1厘米。花期4月。果熟期7月。

生境分部

生長于山地和多石的地方。分布山東、陜西、甘肅、江蘇、江西、湖北、云南、四川等地,現各省均有栽培作觀賞用。

性味

《四川中藥志》:"性平,味苦,無毒。"

功效主治

祛風濕,理氣,止痛。治風濕疼痛,胸腹氣脹,牙痛,疝痛,跌打損傷。

①《分類草藥性》:"治一切風濕,頭痛,九種氣痛,紅白痢。"

②《四川中藥志》:"治風濕,牙痛,氣痛,廟痛,胸腹氣脹,跌打損傷,婦人難產,及暑月癤瘡。"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0.5~1兩;或浸。外用:搗敷。

復方

治跌打損傷:㈠黃楊木泡酒服。(《四川中藥志》)㈡黃楊木干枝葉一兩,青石蠶(水龍骨)四至五錢,嫩竹葉厚樸各三至四錢。水煎,早、晚空腹各服一次。(《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備注

同屬植物細葉黃楊,又名蟾蜍 舌黃楊,分布山東、江蘇、福建、湖北、四川、云南、貴州。亦同等使用。

摘錄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黃楊木

英文名

Chinese Box Twig, Twig of Harland Box

別名

山黃楊、千年矮、小黃楊、細葉黃楊、瓜子黃楊、烏龍木。

出處

出自《本草綱目》

來源

藥材基源:為黃楊科植物黃楊的莖枝及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Buxus sinica (Rehd.et Wils.)M.Cheng [B.microphylla Sied.et Zucc.var.sinica Rehd.et wils.]

采收和儲藏:莖枝全年均可采,鮮用或曬干。

原形態

黃楊 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1-6m。樹皮灰色,栓皮成有規則的剝裂;枝圓柱形,有縱棱,灰白色,小枝四棱形,被短柔毛或外方相對兩側面無毛,節間長0.5-2cm。葉對生;葉柄長1-2mm,上面被毛;葉片革質,闊橢圓形、闊倒卵形、卵狀橢圓形或長圓形,通常中部以上較寬,先端圓或鈍,常有小凹口,基部圓或楔形,長1-3cm,寬0.8-2cm,葉面光滑,中脈凸出,下半段常有微細毛,側脈明顯,中脈上常密被白色短線狀鐘乳體。穗狀花序腋生,單性,雌雄同株,花密集,花序軸被毛;苞片闊卵形,長2-2.5mm,背部多少有毛;雄花約10朵,無花梗,外萼片卵狀橢圓形,內萼片近圓形,長2.5-3mm,無毛,雄蕊連花藥長達4mm,不育雌蕊有棒狀柄,末端膨大,高2mm左右;雌花多存于花序上部,萼片6,排成2列,長達3mm,花柱3,子房3室,子房較花柱稍長,無毛,柱頭粗厚,倒心形,下延達花柱中部。蒴果近球形,長6-10mm,宿存花柱長2-3mm,由3心皮組成,沿室背3瓣裂,成熟時黑色,徑約1cm。花期3-4月,果期5-7月。

生境分部

生態環境:生于海拔1200-2600m的山谷、溪邊、林下,現可栽培作觀賞用。

資源分布:分布于華東、中南及陜西、甘肅、四川、貴州等地。

栽培

生物學特性 喜溫暖濕潤的氣候,生長適溫26-30℃。可在空曠地或蔭蔽的環境生長。在土質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上栽培為宜。

栽培技術 用打插繁殖。春、夏季扦插,以春季較好。選擇二年生枝條,長 12-15cm,剪去葉片,按行珠距6cm×6cm斜插于苗床中,入土深度為描條的1/2,稍壓后澆水,保持濕潤。插后40-50d可以定植,按行株距60cm×60cm開穴,選陰雨天種植。

田間管理 定植成活后,每年中耕除草3-4次,春、夏季各施1次人糞尿或復合肥,秋后冬初追施1次廄肥或草木灰。追肥后進行培土。冬季適當修剪過密枝或弱枝。

性狀

性狀鑒別 莖圓柱形,有縱棱,小棱四棱形,全面被短柔毛或外方相對兩側面無毛,葉片長1-3cm,寬0.8-2cm。闊橢圓形、闊倒卵形、卵狀橢圓形或長圓形。先端圓或鈍,常有小凹口,基部圓或急尖或楔形,葉面光亮,中脈凸出,側脈明顯,葉背中脈平坦或稍凸出,中脈上常密被短線狀鐘乳體。革質。葉柄長1-2mm,上面被毛。氣微,味苦,無毒。

化學成分

木質部主要含環常綠黃楊堿 (cycloviro-buxine) D、C,環原黃楊堿(cycloprotobuxamine)A、C。葉含黃楊胺醇堿(buxaminol)E,環朝鮮黃楊堿(cycokorea-nine)B,黃楊酮堿(buxtauine),環常綠黃楊堿D,黃楊胺堿(buxamine)E,環小葉黃楊堿(buxpiine)。莖葉含壞原黃楊酰胺(cycloprotobuxinamine),小葉黃楊堿(buxmicrophylline)A,黃楊酮堿(buxtauine)M,異東在菪素(isoscopoletin),表羽扇豆醇(ePi-lupeol)。

藥理作用

1.抗心律失常:黃楊堿1號1.0、2.0mg/kg靜脈注射,能防止垂體后葉素誘發的兔心電圖T波變化及S-T段變化,對垂體后葉素誘發的R-R間期延長無影響。環常綠黃楊堿D 4.7mg/kg可抑制哇巴因引起的豚心律失常,也抑制烏頭堿引起的大鼠心律失常,1-2mg/kg抑制氯仿-腎上腺素及氯化鋇引起的兔心律失常,22、25mg/kg抑制氯仿引起的小鼠室顫。環常綠黃楊堿D 1.2×10(-5)-3.6×10(-5)mol/L顯著延長動作電位持續期與有效不應期,抑制心肌自發活動,并能改善缺氧心肌的動作電位;濃度高于3.6×10(-5)mol/L,會使動作電位變為帶舒張期去極化的慢反應電位,并使細胞興奮性明顯下降。

2.正性肌力作用:環常綠黃楊堿D 0.1-0.2mg/L和0.2g/L對離體兔和蟾蜍心臟均有正性肌力作用和負性頻率作用,與強心甙無協同作用或相加作用,麻醉犬靜脈注射環常綠黃楊堿 D 1mg/kg,可增加冠脈流量與加強心臟收縮、減慢心率效應相一致。環常綠黃楊堿D 10-7-10-5mol/L能增加豚鼠左心室乳頭肌的收縮力,這種正性肌力作用不為心得安所阻斷,也無增強異丙腎上腺正性肌力的作用;對兔心肌細胞膜Na+,K+-ATP酶活力有抑制作用,表明其強心作用是通過對心肌細胞膜Na+,K+-ATP酶活力的抑制作用。環常綠黃楊堿D在0.3-100μmol/L范圍內,對豚鼠左右心房肌均呈劑量依賴性正性變力作用,30μmol/L增強左心房有肌靜息后正性階梯和成對刺激效應;30μmol/L 時加強心肌(乳頭狀肌)收縮力,延長動作電位時程APD50和APD90,對動作電位最大上升速率(Vmax)、動作電位幅度(APA)和靜息電位(RP)影響不大,因此環常綠黃楊堿D的正性變力作用可能是由于促進心肌細胞外Ca+跨膜內流和增加細胞內Ca+ 釋放所致。環常綠黃楊堿D對心臟電生理學分析,它使心房-His束電位間隔(AH)、His束-心室電位間隔(HV)、心肌細胞的動作電位時程(APD)、有效不應期(ERP)均延長。APD的延長尤其是2相斜率增大,2相顯著延長,提示可能改變Ca+內流的失活過程,電生理學分析結果,認為環常綠黃楊堿D可能擬似第三類抗心律失常藥(延長動作電位類抗心律失常藥)。

毒性

毒性:黃楊堿1號腹腔注射對小鼠的半數致死量為91.56mg/kg。環常綠黃楊堿D靜脈注射、腹腔注射和灌胃對小鼠的半數致死量分別為8.9mg/kg、92mg/kg、293mg/kg;靜脈注射6-8mg/kg可使犬出現心律不齊及房室傳導阻滯,兔亞急性毒性試驗,發現24只兔中有3只兔肝臟有點狀壞死灶,提示臨床用藥應注意肝功能的變化。

性味

苦;平

歸經

心;肝;腎經

功效主治

祛風除濕;理氣;止痛。主風濕痹痛;胸腹氣脹;疝氣疼痛;牙痛;跌打傷痛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或浸酒。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

復方

治跌打損傷: 一、黃楊木泡酒服。 (《四川中藥志》)二、黃楊木干枝葉一兩,青石蠶(水龍骨)四至五錢,嫩竹葉、厚樸各三至四錢。水煎,早、晚空腹各服一次。(《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各家論述

1.《分類草藥性》:治一切風濕,頭痛,九種氣痛,紅白痢。

2.《四川中藥志》:治風濕,牙痛,氣痛,疝痛,胸腹氣脹,跌打損傷,婦人難產,及暑月癤瘡。

摘錄

《中華本草》

按首字母查詢中藥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