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大辭典》:黃堇
別名
斷腸草(《四川中藥志》),黃花魚燈草、糞桶草(《浙江天目山藥植志》),石蓮(《河南中草藥手冊》)。
出處
《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來源
原形態
一年生草本,具惡臭,高10~60厘米。根細長。莖多分枝。葉片輪廓三角形,長3~12厘米,2~3回羽狀全裂,1回裂片3~4對,2回或3回裂片輪廓卵形或寬卵形,淺裂或深裂,末回裂片狹卵形至寬卵形,先端鈍或圓。總狀花序長3~10厘米;苞片狹披針形或鉆形,長1.5~5毫米;萼片2,卵形;花冠4瓣,黃色,上瓣長6~9毫米,前部唇狀,后部有距,囊狀,長1~2毫米,下瓣背前部微成龍骨突起,二側片先端愈合;雄蕊6,2體,花絲基部具蜜腺,伸入距內;雌蕊1。蒴果條形,長2~3厘米,寬1.5毫米。種子黑色,扁球形,直徑約1毫米,密生小凹點。花期3~5月。果期6月。
生境分部
生于墻腳邊、石縫或山溝邊隰草地。分布珠江流域和長江流域中、下游各省,北達陜西南部和河南西南部。
化學成分
全草含原阿片堿和消旋-四氫掌葉防己堿。
性味
苦澀,寒,有毒。
①《浙江天目山藥植志》:"性寒,味苦澀,有毒。"
②《浙江民間常用草藥》:"味微苦,性涼。"
功效主治
殺蟲,解毒,清熱,利尿。治疥癬,瘡毒腫痛,目赤,流火,暑熱瀉痢,肺病咳血,小兒驚風。
①《浙江天目山藥植志》:儒毒殺蟲。治毒蛇咬傷。"
②《浙江民間常用草藥》:"清熱解暑,利尿止痢。"
⑧江西《草藥手冊》:"治瘡毒疥癬。"
用法用量
外用:搗敷或用根以酒、醋磨汁搽。內服:煎湯,1~2錢(鮮者0.5~1兩):或搗汁。
禁忌
江西《草藥手冊》:"一般不作內服。"
復方
①治牛皮癬、頑癬:黃堇根磨酒、醋外搽。(江西《草藥手冊》)
②治瘡毒腫痛:鮮黃堇全草五錢,煎服;并用鮮葉搗汁涂患處。(《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③治毒蛇咬傷:鮮黃堇草,搗汁涂敷。(《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④治目赤腫痛:黃堇鮮全草加食鹽少許搗爛,閉上患眼后。外敷包好,臥床二小時。
⑤治流火:黃堇全草一兩。加黃酒、紅糖煎服。連服三天。
⑥治暑熱腹瀉、痢疾:黃堇鮮全草一兩。水煎服,連服數日。
⑦治肺病咳血:黃堇鮮全草一至二兩。搗爛取汁服(用水煎則無效)。(④方以下出《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⑧治小兒驚風抽搐,人事不省:鮮黃堇一兩。水煎服。(《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摘錄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黃堇
英文名
Herb of Racemose Corydalis
別名
黃花魚燈草、糞桶草、石蓮、水黃連、蝦子草、野牛皮 、魚子草、斷腸草。
出處
出自《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來源
藥材基源:為罌粟科植物小花黃堇的全草或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orydalis racemosa (Tjimb.) pers.
采收和儲藏:夏季采收,洗凈,曬干。
原形態
小花黃堇 一年生草本,高10-55cm,無毛,具惡臭。直根細長。莖直立,多分枝。葉互生;葉柄長1-4cm,2-3回羽狀全裂,一回裂片7-9枚,末回裂片卵形,先端鈍圓,邊緣羽狀深裂,近無柄。總狀花序頂生或腋生,長3-10cm;苞片狹披針形至鉆形,長1.5-5mm;萼片小;花冠黃色,長6-9mm,外輪上花瓣不具雞冠狀突起,距長只及花瓣全長的1/5,末端略下彎。蒴果條形,長2-4cm,寬1-2cm,微具腫節。種子扁球形,直徑約1mm,黑色,表面密生小凹點。花期3-4月,果期4-5月。
生境分部
生態環境:生于曠野山坡、墻根溝畔。
資源分布:廣泛分布于長江流域中、下游和珠江流域等地,北達湖南西南部、陜西南部、甘肅東南部,南抵海南,東達臺灣,西抵四川、云南。
性狀
性狀鑒別 莖光滑無毛。葉2-3回羽狀全理解,末回裂片近卵形,淺裂至深裂。總裂至深裂。總狀花序;花黃棕色,上花瓣延伸成距,末端圓形。蒴果條形。種子黑色,扁球形。味苦。
化學成分
小花黃堇全草含原阿片堿(protopine)和消旋一四氫掌葉防已堿(tetrahydropalmatine)。
性味
苦澀;寒;有毒
歸經
肺;肝;膀胱經
功效主治
清熱利濕;解毒殺蟲。主濕熱泄瀉;痢疾;黃疸;目赤腫痛;聤耳流膿;瘡毒;疥癬;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6g,鮮者15-30g;或搗汁。外用:適量,搗敷;或用根以酒、醋磨汁搽。
禁忌
江西《草藥手冊》:一般不作內服。
復方
①治牛皮癬、頑癬: 黃堇根磨酒、醋外搽。(江西《草藥手冊》)②治瘡毒腫痛:鮮黃堇全草五錢,煎服;并用鮮葉搗汁涂患處。(《浙江天目山藥植志》)③治毒蛇咳傷:鮮黃堇草,搗汁涂敷。(《浙江天目山藥植志》)④治目赤腫痛:黃堇鮮全草加食鹽少許搗爛,閉上患眼后,外敷包好,臥床二小時。⑤治流火: 黃堇全草一兩。加黃酒、紅糖煎服。連服三⑥治暑熱腹瀉、痢疾: 黃堇鮮全草一兩。水煎服,連服數日。⑦治肺病咳血:黃堇鮮全草一至二兩。搗爛取汁服(用水煎則無效)。(④方以下出《浙江民間常用草藥》)⑧治小兒驚風抽搐,人事不省: 鮮黃堇一兩。水煎服。(《浙江天目山藥檀志》)
摘錄
《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