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藥典》:訶子
英文名
FRUCTUS CHEBULAE
別名
訶黎勒
來源
本品為使君子科植物訶子 Terminalia chebula Retz. 或絨毛訶子 Terminalia chebula Retz. var. tomentella Kurt. 的干燥成熟果實。秋、冬二季果實成熟時采收,除去雜質,曬干。
性狀
本品為長圓形或卵圓形,長2~4cm,直徑2~2.5cm。表面黃棕色或暗棕色,略具光澤,有5~6條縱棱線及不規則的皺紋,基部有圓形果梗痕。質堅實。果肉厚0.2~0.4cm,黃棕色或黃褐色。果核長1.5~2.5cm,直徑1~1.5cm,淺黃色,粗糙,堅硬。種子狹長紡錘形,長約1cm,直徑0.2~0.4cm;種皮黃棕色,子葉2,白色,相互重疊卷旋。無臭,味酸澀后甜。
鑒別
取本品去核粉末3g,加乙醇10ml,超聲處理20分鐘,上清液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沒食子酸對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3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氯仿-醋酸乙酯-甲酸(6:4: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2%三氯化鐵乙醇溶液。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炮制
訶子:除去雜質,洗凈,干燥。用時打碎。
訶子肉:取凈訶子,稍浸,悶潤,去核,干燥。
性味
苦、酸、澀,平。
歸經
歸肺、大腸經。
功能主治
澀腸斂肺,降火利咽。用于久瀉久痢,便血脫肛,肺虛喘咳,久嗽不止,咽痛音啞。
用法用量
3~9g。
貯藏
置干燥處。
摘錄
《中國藥典》
《中藥大辭典》:訶子
別名
訶黎勒(《金匱要略》),訶黎(《千金方》),隨風子(劉禹錫《傳信方》)。
出處
《本草圖經》
來源
為使君子科植物訶子的果實。秋末冬初果實成熟時采摘,曬干。
原形態
大喬木,高達20~30米。葉互生或近對生,卵形或橢圓形,長7~25厘米,寬3~15厘米,先端短尖,基部鈍或圓,全緣,兩面均禿凈,幼時葉背薄被微毛;葉柄粗壯,長1.5~2厘米,有時于頂端有2個腺體。穗狀花序生于枝頂或葉腋,花兩性,黃色;萼杯狀,長約3毫米,先端5裂,裂片三角形,先端尖銳,內面被毛;花瓣缺;雄蕊10,著生于萼管上,花藥黃色,心臟形;子房下位,1室,胚珠2枚,花柱長突出。核果倒卵形或橢圓形,長2.5~4.5厘米,幼時綠色,熱時黃褐色,表面光滑,干時有5棱。種子1顆。花期6~8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部
多栽于路旁或村落附近。原產印度、緬甸等處。我國西藏、云南、廣東、廣西等地均有分布。主產云南,廣東、廣西等地亦產。
性狀
干燥果實呈卵形或近圓球形,長3.5厘米,徑1.5~2厘米。表面黃綠色或灰棕色,微帶光澤,有5條縱棱及多數縱皺紋,并有細密的橫向紋理,基部有一圓形的果柄殘痕。質堅實,斷面灰黃色,顯沙性,陳久則呈灰棕色。內有黃白色堅硬的核,鈍圓形。核殼厚,砸碎后,里有白色細小的種仁。氣微,味酸澀。以黃棕色、有光澤,堅實者為佳。
化學成分
果實含鞣質23.60~37.36%,其成分為訶子酸、訶黎勒酸、1,3,6-三沒食子酰葡萄糖及1,2,3,4,6-五沒食子酰葡萄糖、鞣云實精、原訶子酸、葡萄糖沒食子鞣甙、并沒食子酸及沒食子酸等。又含莽草酸、去氫莽草酸、奎寧酸、阿拉伯糖、果糖、葡萄糖、蔗糖、鼠李糖和氨基酸。還含番瀉甙A、訶子素、鞣酸酶、多酚氧化酶、過氧化物酶、抗壞血酸氧化酶等。
樹皮含β-谷甾醇、鞣質、并沒食子酸、沒食子酸和焦性兒茶酚。
藥理作用
①一般藥理作用
果實含鞣質較多,有鞣質的一般作用(見"五倍子"條),如收斂、止瀉等。
②抗菌作用
體外試驗證明,對4~5種痢疾桿菌都有效,尤以訶子殼為佳。訶子水煎劑(100%)除對各種痢疾桿菌有效外,且對綠膿桿菌、白喉桿菌作用較強,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肺炎球菌、溶血性鏈球菌、變形桿菌、鼠傷寒桿菌亦有作用(紙片法);對痢疾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的有效濃度分別為1:32,1:128,1:64(試管法)。訶子在體外有良好的抗傷寒桿菌的作用,用鹽酸、乙醚提取的乙醇提取物具有更高的抗菌及抗真菌作用。
③其他作用
從干果中用80%乙醇提得的訶子素,對平滑肌有罌粟堿樣的解痙作用;除鞣質外還含有致瀉成分,故與大黃相似,先致瀉而后收斂。含訶子的中藥復方曾報告有某些抗癌效果。
同屬植物Terminalia belenica的果實的醇提取物有促進膽汁分泌、降壓、抑制平滑肌的作用。其種子仁中所含之油與蓖麻油相似,對小鼠有瀉下作用,水解產物(與蓖麻油相似)也有刺激作用,毒性不大。
炮制
訶子肉:用錘打開訶子果皮,除去果核即得。炒訶子:清水洗凈,曬干,入鍋內用武火炒至表面深黃色為度,取出放涼。
①《雷公炮炙論》:"凡修事訶黎勒,先于酒內浸,然后蒸一伏時,其訶黎勒以刀削路,細銼,焙干用之。"
②《本草述鉤元》:"訶黎勒,水泡,面包煨熱去核,或酒浸蒸,去核,焙干。"
性味
苦酸澀,溫。
①《藥性論》:"味苦甘。"
②《唐本草》:"味苦,溫,無毒。"
③《海藥本草》:"味酸澀,溫,無毒。"
歸經
入肺、胃、大腸經。
①《雷公炮制藥性解》:"入肺、肝、脾、腎、大腸五經。"
②《本草求真》:"入大腸、胃經。"
功能主治
斂肺,澀腸,下氣。治久咳失音,久瀉,久痢,脫肛,便血,崩漏,帶下,遺精,尿頻。
①《南方草木狀》:"可作飲,變白髭發令黑。"
②《藥性論》:"通利津液,主破胸脯結氣,止水道,黑髭發。’
③《唐本草》:"主冷氣心腹脹滿,下宿物。"
④《海藥本草》:"主五膈氣結,心腹虛痛,赤白諸痢及嘔吐咳嗽,并宜使皮,其主嗽。肉炙治眼澀痛。"
⑤《日華子本草》:"消痰,下氣,除煩,治水,調中,止瀉痢,霍亂,奔豚腎氣,肺氣喘急,消食開胃,腸風瀉血,崩中帶下,五膈氣,懷孕未足月漏胎及胎動欲生,脹悶氣喘。并患痢人后分急痛產后陰痛,和蠟燒熏及熱煎湯熏洗。"
⑥《本草圖經》:"治痰嗽咽喉不利,含三數枚。"
⑦《本草通玄》:"生用則能清金行氣,煨用則能暖胃固腸。"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3錢;或入丸、散。外用:煎水熏洗。
禁忌
凡外邪未解,內有濕熱火邪者忌服。
①《品匯精要》:"氣虛人忌多服。"
②《醫學入門》:"氣虛及暴嗽、初瀉,不可輕用。"
③《本草經疏》:"咳嗽因于肺有實熱,泄瀉因于濕熱所致,氣喘因于火熱沖上,帶下因于虛熱而不因于虛寒,及腸辯初發,濕熱正盛,小便不禁因于腎家虛火,法并忌之。"
④《本草求真》:"虛大不宜獨用。"
復方
①治久咳語聲不出:訶子(去核)一兩,杏仁(泡,去皮、尖)一兩,通草二錢五分。上細切,每服四錢,水一盞,煨生姜切五片,煎至八分,去滓,食后溫服。(《濟生方》訶子飲)
②治嗽,氣嗽久者亦主之:生訶黎一枚,含之咽汁。瘥后口爽不知食味,卻煎檳榔湯一碗服之。(《經驗方》)
③治失音,不能言語者:訶子四個(半炮半生),桔梗一兩(半炙半生),甘草二兩(半炙半生)。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用童子小便一盞,同水一盞,煎至五七沸,溫服。(《宣明論方》訶子湯)
④治結膜炎:訶子、梔子、楝子各等量。共研細末,每次二錢,水煎服,每日服三次。(內蒙古《中草藥新醫療法資料選編》)
⑤治老人久瀉不止:訶黎勒三分(煨,用皮),白礬一兩(燒灰)。上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調下二錢。(《圣惠方》訶黎勒散)
⑥治氣利:訶黎勒十枚(煨),為散,粥飲和,頓服。(《金匱要略》訶黎勒散)
⑦治脫肛日久,服藥未驗,復下赤白膿痢,作里急后重,白多赤少,不任其苦:御米殼(去蒂萼,蜜炒)、橘皮各五分,干姜(炮)六分,訶子(煨,去核)七分。上為細末,都作一服,水二盞,煎至一盞,和渣空心熱服。(《蘭室秘藏》訶子皮散)
⑧治腸風瀉血:訶黎勒十個(酒潤,草紙裹,煨熟,肉與核共搗細),白芷、防風、秦艽各-兩。俱微炒,研為末,米糊丸,梧桐子大.每早晚各服三錢,白湯下。(《本草匯言》)
⑨治白帶白淫,因虛寒者:訶黎勒十個(酒潤,草紙裹,煨熟,內與核共搗細),五味子 、黃芪、當歸、杜仲、蛇床子、北五味子、山茱萸肉各二兩。俱炒研為末,煉蜜丸,梧桐子大。每早服三錢,白湯下。(《醫林集要》)
⑩治老人氣虛不能收攝,小水頻行,緩放即自遺下,或涕淚頻來,或口涎不收:訶黎勒,不用煨制,取肉,時時干嚼化,徐徐含咽。(《本草匯言》)
⑾治口瘡經久不愈:訶黎勒五個(酒潤,草紙裹煨熟,肉與核共搗細),好冰片一分。共研勻細,不時摻入少許,口含徐徐咽下。(《本草匯言》)
各家論述
①《綱目》:"訶子,同烏梅、五倍子用,則收斂;同橘皮、厚樸用,則下氣;同人參用,則能補肺治咳嗽。東垣云,嗽藥不用者,非矣,但咳嗽未久者不可驟用爾。嵇含《草木狀》言作飲久服,令髭發白者變黑,亦取其澀也。"
②《本草經疏》:"訶黎勒其味苦澀,其氣溫而無毒。苦所以泄,澀所以收,溫所以通,惟斂故能主冷氣,心腹脹滿;惟溫故下食。甄權用以止水道,蕭炳用以止腸澼久泄,蘇頌用以療腸風瀉血、帶下,朱震亨用以實大腸,無非苦澀收斂,治標之功也。"
③《藥品化義》:"訶子能降能收,兼得其善,蓋金空則鳴,肺氣為火邪郁遏,以致吼喘咳嗽,或至聲啞,用此烽火斂肺,則肺竅無壅塞,聲音清亮矣。取其澀可去脫,若久瀉久痢,則實邪去而元氣脫,用此同健脾之藥,固澀大腸,瀉痢自止。但苦能泄氣,真氣太虛者,宜少用之。"
臨床應用
①治療大葉性肺炎
取訶子肉5錢,瓜蔞5錢,百部3錢,為1日量,水煎分兩次服。臨床觀察20例,多數均能在1~3天內退熱,3~6天內白細胞下降至正常,6~11天內炎癥吸收,未發現不良副作用。
②治療細菌性痢疼
用20%訶子液作保留灌腸,每日2次,每次10~40毫升;同時口服訶子腸溶膠囊,每日3~4次,每次1粒,飯前兩小時服,癥狀好轉后劑量減半,再服3~4次。臨床治療25例,23例痊愈,其中體溫恢復正常平均為2.4天,腹瀉及糞便性狀明顯好轉平均為2.8天,大便恢復正常、腹痛及里急后重消失平均為2.9天。除個別服藥有惡心外,其他無不良反應。
③治療白喉帶菌者
內服10%訶子煎液,每天3~4次,每次約100~150毫升。局部可用煎液含漱,每天4~5次;或用蒸過的訶子含咽,每天4~5次,每次1~2粒;亦可用50%煎液噴射鼻腔及咽喉部,每天1次。臨床觀察20例(其中1例中途加用他藥治療),服藥后經連續3次以上喉拭培養均為陰性。用藥時間最短4天,最長17天,平均為6.9天。
備注
其變種植物恒河訶子亦同供藥用。與上種的主要區別點為:植物的枝、葉、花序及子房均密被白色柔毛;花序及花較密集;果實較小,被毛。廣西有栽培。
以上植物的葉(訶子葉)、幼果(藏青果)、果核(訶子核)亦供藥用,各詳專條。
摘錄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訶子
英文名
Medicine Terminalia Fruit, Fruit of medicine Terminalia
別名
訶黎勒、訶黎、訶梨、隨風子
出處
出自《本草圖經》。
1.《雷公炮炙論》:凡使勿用毗梨勒、罨梨勒、榔精勒、雜路勒。若訶黎,文只有六路,或多或少,并是雜路勒。毗梨勒,個個毗;雜路勒皆圓露文;或八路至十三路,號日榔精勒,多澀不入用。
2.《本草圖經》:訶黎勒,今嶺南皆有,而廣州最盛。七、八月實熟時采,六路者佳。
來源
藥材基源:為使君子科植物訶子微毛訶子的果實。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Terminalia chebula Retz.2.Terminalia chebula Retz. Var. tomentella (Kurz.)C. B. Clarke
采收和儲藏:秋末冬初果實成熟時,選晴天采摘。采收的成熟果實,曬干或烘干即市轄區化材訶子。采收未木質化的幼果,放入水中燙2-3min后,取出曬干即為藏青果。
原形態
喬木,高達30m。枝近無毛,皮孔細長,白色或淡黃色,幼枝黃褐色,被絨毛。葉互生或近對生;葉柄粗壯,長1.8-2.3cm,距頂端1-5mm處有2(-4)腺體;葉往卵形或橢圓形,長7-14cm,寬4.5-8.5cm,先端短尖,基部鈍圓或楔形,偏斜,全緣或微波狀,兩面無毛,密被細瘤點;穗狀花序腋生或頂生,有時又組成圓錐花序;花兩性;花萼管杯狀,淡綠帶黃色,長約3.5mm,5齒裂,長約1mm,三角形,外面無毛,內面被黃棕色的柔毛;花瓣缺;雄蕊10,高出花萼之上,花藥小,橢圓形;子房下位,1室,圓柱形,長約1mm,被毛,干時變黑褐色,花柱長而粗,錐尖。核果,卵形或橢圓形,長2.4-4.5cm,徑1.9-2.3cm,青色,粗糙,無毛,成熟時變黑褐色,通常有5條鈍棱。花期5月,果期7-9月。
本變種與訶子的區別在于:幼枝、幼葉全被銅色平伏長柔毛;苞片長過于花;花萼外無毛;果卵形,長不足2.5cm。花期6-8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部
生態環境:生于海拔800-1800,的疏林中。
生于海拔800-1100m的陽坡、林緣。
資源分布:分布于云南西部和西南部,廣東,廣西有栽培。
分布于云南。
栽培
生物學特性 喜高溫潤氣候。耐旱、耐霜。喜陽光充足。多生于海拔950-1850m之間,云南滇西北緯24左右地帶,為訶子的主產區。年雨量在1000-1500mm左右。對土壤要求不甚嚴格,但宜選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栽培。
栽培技術 用種子和嫁接繁殖。種子育苗移栽:4-10月播種。播種前用錘子等器具打破內果皮,取出種仁,用清水浸泡48h,在苗床上按行株距30m×15m開溝點播,覆土3cm。育苗1年,按行株距6m×3m開穴定植。嫁接繁殖:用芽接法,選株高1m左右的實生苗作砧木,用優良母樹的枝條作接穗,在雨季樹皮易剝離時進行芽接。育成的苗在秋季落葉后或早春未發芽前移栽。
田間管理 定植后頭3年,結合中耕除劃,分別于春季或秋季追肥各1次。進行摘頂、整枝、整形,使樹冠均勻生長。結果樹在采果的及時追肥1次,以促進開花及恢復樹勢。
病蟲害防治 病害有立枯病,在苗期易發生。播種前苗床用70%五氯硝基苯粉劑消毒土壤;發病初期用1:1:140的波爾多液噴霧防治。蟲害有褐天牛,培訓班食樹干造成枯枝或全株死亡。發生期可用棉花蘸浸敵敵畏200倍液塞蟲孔毒殺幼蟲。訶子瘤蚜,用90%敵百蟲800倍液噴殺。
性狀
性狀鑒別 果產呈長圓形或卵圓形,長2-4cm,直徑2-2.5cm。表面黃棕色或暗棕色,略具光澤,有5-6條縱棱線及不規則的皺紋,基部有圓形果梗痕。質堅實。果肉厚0.2-0.4cm,黃棕以或黃褐色。果核長1.5-2.5cm,直徑1-1.5cm,淺黃色,粗糙,堅硬。種子狹長紡錘形,長約1cm,直徑0.2-0.4cm;種皮黃棕色,子葉2。折色,相互重疊卷旋。氣微,味酸澀后甜。
以肉厚、技堅,、表面黃棕色者為佳。
顯微鑒別 果皮橫切面;外果皮為5-8列厚壁細胞,細胞內含棕色物。中果皮由薄壁組織、厚壁細胞環及維管束等組成。薄壁細胞圓形,在外果皮內側與索狀組織之間有2-5層薄壁細胞,細胞直徑30-50(-110)μm,色淺黃,壁較厚,細胞內有棕色樹脂團塊(遇氯化高鞏試液呈黑色(及較大油滴。厚壁細胞環由多數纖維狀厚壁細胞縱橫交錯構成,多切向延長,細胞長70-130(-365)μm,直徑5-20μm。維管束多為不規則走向,有時分枝,近外果皮的導管直徑7-20μm,以孔紋較常見;近果核的導管直徑可達60μm。散布于近導管的薄壁細胞含草酸鈣簇晶,直徑30-80μm。
化學成分
訶子的果實含鞣質23.60%-37.36%[1],內含:訶子酸(chebulinic acid),訶黎勒酸(chebulgaic acid),鞣料云實精(corilagin),訶子鞣質(terchebulin),2,3-O-連二沒食子酰石榴皮鞣質(punicalagin),欖仁黃素(terflavin)A,原訶子酸(terchebin),葡萄糖沒食子鞣甙(glucogallin),1,3,6-三沒食子酰葡萄糖(1,2,3,4,6-pentagalloyl-β-glucose),沒食子酸(gallic acid),并沒食子酸(ellagic acid)[2,3]等。又含三萜類成分:欖仁萜酸(ter-minoic acid),訶王醇(chebupentol)[4]。還含莽草酸(shikimic acid),去氫莽草酸(dehydroshikimic acid),奎寧酸(quinic acid)[5],三十碳酸(triacontanoic acid),棕櫚酸(palmitic acid),沒食子酸已酯(ethylgallate),訶子次酸三已酯(triethyl chebulate),胡蘿卜甙(darcos-ter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6],阿拉伯糖(arabinose),果糖(fruc-tose)葡萄糖(dextrose),蔗糖(sucrose),鼠李糖(rhamnose(和氨基酸(aminoacids)[5]等。另含番瀉甙(sennoside)A[7],訶子素(chebulin)[8]以及鞣酸酶(tannase),多酚氧化酶(polyhenolox-idase),過氧化物酶(peroxydase),抗壞血酸氧化酶(ascorbic acid oxidase)[9]等。
藥理作用
1.抗菌作用:體外試驗證明,對4-5種痢疾桿菌都有效,尤以訶子殼為佳。訶子水煎劑(100%)除對各種痢疾桿菌有效外,且對綠膿桿菌、白喉桿菌作用較強,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肺炎球菌、溶血性鏈球菌、變形桿菌、鼠傷寒桿菌亦有作用(紙片法);對痢疾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的有效濃度分別為1:32,1:128,1:64(試管法)。訶子在體外有良好的抗傷寒桿菌的作用。用鹽酸、乙醚提取的乙醇提取物具有更高的抗菌及抗真菌作用。
2.抗腫瘤實驗:。
2.1.經訶子水煎液處理之小鼠惡性腫瘤(腹水癌、梭形細胞肉瘤)細胞、接種于小鼠體內,將失其生活能力。
2.2.分別接種于艾氏腹水癌。中國小鼠腹水肉瘤、梭形細胞肉瘤之小鼠,經口服訶子煎液后,其所產之腹水或腫瘤之重量,均較對照組為少。訶子對小鼠艾氏腹水癌,中國小鼠腹水肉瘤,梭形細胞肉瘤的生長,具有抑制作用。
3.對活性氧的清除和對抗十四酰基佛手醇乙酯(TPA)對人白細胞DNA的損傷的影響:訶子醇提物10-20μg/ml顯著抑制(P<0.01)Fe2+/維生素C誘發的小鼠肝、肺勻漿和線粒體的脂質過氧化,訶子水提物200-400μg/ml才有抑制作用。訶子醇提物25μg/ml明顯清除核黃素(VB2)+光產生的O2-和對抗H2O2引起的溶血,訶子水提物100μg/ml才有一定對抗作用。訶子醇提物20μg/ml顯著抑制TPA20μg/ml誘發的人白細胞化學發光,50μg/ml明顯對抗TPA100ng/ml和香煙煙霧凝集物(CSC)400μg/ml引起的人白細胞DNA斷鏈。訶子水提物用至400μg/ml不能對抗同劑量TPA引起的人白細胞DNA斷鏈。
4.其他作用:從干果中用80%乙醇提得的訶子素,對平滑肌有罌粟堿樣的解痙作用;除鞣質外還含有致瀉成分,故與大黃相似,先致瀉而后收斂。含訶子的中藥復方曾報告有某些抗癌效果。同屬植物Terminalia belenica的果實的醇提取物有促進膽汁分泌、降壓、抑制平滑肌的作用。其種子仁中所含之油與蓖麻油相似,對小鼠有瀉下作用,水解產物(與蓖麻油相似)也有刺激作用,毒性不大。訶子不同炮制品對離體兔腸自發性活動和乙酰膽堿及氯化鋇引起的腸肌收縮無有明顯的抑制和拮抗作用,各炮制品之間未見明顯差異;訶子核加大劑量可與帶核訶子得到同樣結果。訶子各炮制對蓖麻油所致小鼠腹瀉皆有較好的止瀉作用,各炮制品間無明顯差異,但對小鼠小腸輸送機能的抑制作用,麩煨訶子略強。總之,訶子炮制后,鞣質含量增高,對離體兔腸收縮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對小鼠腹瀉有較好的止瀉作用。但純鞣酸質不能使兔離體腸管松弛,而是腸管收縮。用訶子水煎劑(100%)除對痢疾桿菌有效外,對綠膿桿菌、白喉桿菌作用較強,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肺炎球菌、溶血性鏈球菌、變形桿菌,鼠傷寒桿菌亦有作用;對痢疾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的有效濃度分別為1:32,1:128,1:64。訶子提取物對流感有滅活作用。
毒性
柯子素對小鼠LD50為500mg/kg。
鑒別
理化鑒別 取本品粉末3g,加水30ml,浸泡3h,濾過。取濾液2ml,加三氯化鐵試液1滴,發生深藍色沉淀;另取濾液2ml,加明膠試液1滴,發生白色沉淀。(示鞣質反應)。
炮制
1.訶子肉:用錘打開訶子果皮,除去果核即得。
2.炒訶子:清水洗凈,曬干,入鍋內用武火炒至表面深黃色為度,取出放涼。
性味
味苦;酸;澀;性平
歸經
歸肺;大腸;胃經
功能主治
斂肺;澀腸;下氣;利咽。主久瀉;久痢;脫肛;喘咳痰嗽;久咳失音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6g;或入丸、散。斂肺清火宜生用,澀腸止瀉宜煨用。
禁忌
1.凡外邪未解,內有濕熱火邪者忌服。
2.《品匯精要》:氣虛人忌多服。
3.《醫學入門》:氣虛及暴嗽、初瀉,不可輕用。
4.《本草經疏》:咳嗽因于肺有實熱,泄瀉因于濕熱所致,氣喘因于火熱沖上,帶下因于虛熱而不因于虛寒,及腸僻初發,濕熱正盛,小便不禁因于腎家虛火,法并忌之。
5.本草求真》:虛人不宜獨用。
各家論述
1.《本草經疏》:訶黎勒其味苦澀,其氣溫而無毒。苦所以泄,澀所以收,溫所以通,惟斂故能主冷氣,心腹脹滿;惟溫故下食。甄權用以止水道,蕭炳用以止腸僻久泄,蘇頌用以療腸風瀉血、帶下,朱震亨用以實大腸,無非苦澀收斂,治標之功也。
2.《藥品化義》:訶子能降能收,兼得其善,蓋金空則鳴,肺氣為火邪郁遏,以致吼喘咳嗽,或至聲啞,用此降火斂肺,則肺竅無壅塞,聲音清亮矣。取其澀可去脫,若久瀉久痢,則實邪去而元氣脫,用此同健脾之藥,固澀大腸,瀉痢自止。但苦能泄氣,真氣太虛者,宜少用之。
3.《本經逢原》:訶子,苦澀降斂,生用清金止嗽,煨熟固脾止瀉,古方取苦以化痰涎,澀以固滑泄也。殊不知降斂之性,雖云澀能固脫,終非甘溫益脾之比。然此僅可施之于久嗽喘乏,真氣未艾者,庶有劫截之能。又久嗽陰火上炎,久痢虛熱下迫,愈劫愈滯,豈特風寒暴嗽、濕熱下痢為禁劑乎?。
4.《長沙藥解》:《金匱》訶黎勒散治氣利,以肝脾郁陷,二氣凝塞,木郁風動,疏泄失藏而為下利,利則氣阻而痛澀,是為氣利;訶黎勒行結滯而收滑脫也。腸滑而為利者,清氣滯塞而不收也;肺逆而為咳者,濁氣壅塞而不斂也;訶黎勒苦善泄而酸善納,苦以破其壅滯,使上無所格而下無所礙,酸以益其收斂,使逆者自降而陷者自升,是以咳利俱止也。其治胸滿心痛、氣喘痰阻者,皆破奎降逆之力;其治崩中、帶下、便血、墮胎者,皆疏郁升陷之功也。5.《南方草木狀》:可作飲,變白髭發令黑。
6.《藥性論》:通利津液,主破胸膈結氣,止水道,黑髭發。
7.《唐本草》:主冷氣心腹脹滿,下宿物。
8.《海藥本草》:主五膈氣結,心腹虛痛,赤白諸痢及嘔吐咳嗽,并宜使皮,其主嗽。肉炙治眼澀痛。
9.《日華子本草》:消痰,下氣,除煩,治水,調中,止瀉痢,霍亂,奔豚腎氣,肺氣喘急,消食開胃,腸風瀉血,崩中帶下,五膈氣。懷孕未足月漏胎及胎動欲生,脹悶氣喘。并患痢人后分急痛,產后陰痛,和蠟燒熏及熱煎湯熏洗。
10.《本草圖經》:治痰嗽咽喉不利,含三數枚。
11.《本草通玄》:生用則能清金行氣,煨用則能暖胃固腸。
臨床應用
斂肺利咽者生用;澀腸止瀉者煨之。
摘錄
《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