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藥典》:蛤殼
英文名
CONCHA MERETRICIS SEU CYCLINAE
別名
來源
本品為簾蛤科動物文蛤Meretrix meretrix Linnaeus或青蛤Cyclina sinensis Gmelin的貝殼。夏、秋二季捕撈,去肉,洗凈,曬干。
性狀
文蛤:扇形或類圓形,背緣略呈三角形,腹緣呈圓弧形,長3~10cm,高2~8cm。殼頂突出,位于背面,稍靠前方。殼外面光滑,黃褐色,同心生長紋清晰,通常在背部有鋸齒狀或波紋狀褐色花紋。殼內面白色,邊緣無齒紋,前后殼緣有時略帶紫色,鉸合部較寬,右殼有主齒3個及前側齒2個;左殼有主齒3個及前側齒1個。質堅硬,斷面有層紋。無臭,味淡。
青蛤:類圓形,殼頂突出,位于背側近中部。殼外面淡黃色或棕紅色,同心生長紋凸出殼面略呈環肋狀。殼內面白色或淡紅色,邊緣常帶紫色并有整齊的小齒紋,鉸合部左右兩殼均具主齒3個,無側齒。
炮制
蛤殼:洗凈,碾碎,干燥。
煅蛤殼:取凈蛤殼,照明煅法(附錄Ⅱ B)煅至酥脆。
性味
苦、咸,寒。
歸經
歸肺、腎、胃經。
功效主治
清熱化痰,軟堅散結,制酸止痛。用于痰火咳嗽,胸脅疼痛,痰中帶血,瘰癘癭瘤,胃痛吞酸;外治濕疹,燙傷。
用法用量
6~15g,宜先煎,蛤粉包煎。外用適量,研極細粉撒布或油調后敷患處。
貯藏
置干燥處。
摘錄
《中國藥典》
《中華本草》:蛤殼
別名
海蛤殼
來源
藥材基源:為簾蛤科動物文蛤或青蛤等的貝殼。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Meretrix meretrix Linnaeus2.Cyclina sinensis(Gmelin)
采收和儲藏:春、秋季捕撈,去肉,洗凈,曬干。
原形態
1.文蛤,貝殼呈三角卵圓形,質堅硬,殼長60-122mm,高約為長的4/5,寬約為長的1/2。兩殼頂緊靠,殼頂突出,位于背面稍靠前方,略呈三角形。小月面矛頭狀,狹長,楯面卵圓形,寬大。韌帶黑褐色,粗短突出表面,殼表膨脹,光滑,殼皮黃褐色或紅褐色,光亮如漆。自殼頂始,常有許多環形,的褐色帶及呈放射狀“W”或“V”字樣的齒狀花紋。生長線明顯,細致無放射肋,腹緣圓。殼皮有時磨損脫落,顯出白色。殼內面白色,前后緣略帶紫色,無珍珠光澤。鉸合部寬,左殼主齒3枚,前2枚短;后1枚長而寬,齒面具縱溝;前側齒1枚,短突。右右殼主齒3枚前2枚短,呈人字排列;后1枚斜長而大;前側齒2枚,1枚稍向腹面彎曲。外套痕明顯,外套竇短而寬,頂央圓形。前閉殼肌痕小,略呈半圓形;后閉殼肌痕大,呈卵圓形。足扁平,舌狀。
2.青蛤,貝殼2片,近圓形。殼長36.5-56mm,高幾與長相等,寬度約為長度的2/3。殼頂突出,位于背側中央,尖端向前方彎曲。無小月面,楯面狹長,全部為韌帶所占據,韌帶黃褐色,不突出殼面。貝殼表面極突出,生長線在頂部者細密,不甚顯著,至腹面漸粗大,突出殼面。表面淡黃色或棕紅色,殼內面為白色或淡肉色,邊緣具有整齊的小齒。小齒愈近貝緣愈大。鉸合部狹長而平。左、右殼各具3個主齒。外套痕顯明,外套竇深,白腹緣向上方斜伸至貝殼的中心部,后端寬,至前端漸狹,呈楔形。前閉殼骨痕細長,呈半朋狀,后閉殼肌痕大,橢圓形。足扁平。舌狀。
生境分部
生態環境:1.生活于淺海泥沙中,能分泌膠質帶或囊狀物,使身體懸浮,借潮流而遷移。雌雄異體,生殖腺雄性乳白色;雌性米黃色。
2.生活于近海的泥沙質海底。
資源分布:1.我國沿海均有分布。
2.我國沿海均有分布。
性狀
性狀鑒別1.文蛤:扇形或類圓形,背緣略呈三角形,腹緣呈圓弧形,長3-10cm,高2-8cm。殼頂突出,位于背面,稍靠前方。殼外面光滑,黃褐色,同心生長紋清晰,通常在背部有鋸齒狀或波紋狀褐色花紋。殼內面白色,邊緣無齒紋,前后殼緣有時略帶紫色,鉸合部較寬,右殼有主齒3個及前側齒2個;左殼有主齒3個及前側齒1個。質堅硬,斷面有層紋。無臭,味淡。
2.青蛤:類圓形,長3.6-5.6cm,高與長幾相等,寬 2.5-3.5cm。殼頂突出,位于背側近中部,歪向一方。殼外面淡黃色或棕紅色,同心生長紋突出殼面略呈環肋狀,沿此紋或有數條灰藍色輪紋,腹緣細齒狀。殼內面乳白色或青白色,光滑無紋,邊緣常帶紫色并有整齊的小齒紋,鉸合部左右兩側均具齒3枚,無側齒。質地細膩,薄而脆,鋸時鐵從縱斜紋處及生長紋處斷裂,斷面厚0.5-1.5mm。層紋不明顯。無臭,味淡。
顯微鑒別(1)文蛤,顯微鏡下可見層紋微彎,紋寬5-10μm,兩紋相隔20-90μm;交錯紋細小。粉末瓷白色,細小微粒夾極少棕黃、紫黑色微粒。
(2)青蛤,顯微鏡下可見層紋微彎,紋寬15-30μm,兩紋相隔15-100μm,高倍鏡下可見層紋邊緣由兩條層紋緊密排列組成。交錯紋細小。粉末為白色微粒,透明,夾棕黃紫黑色微粒。
化學成分
含碳酸鈣、甲殼質(chitin)等。青蛤生品含碳酸鈣96.01%,煅品含99.94%;文蛤生品含96.53%,煅品含98.99%。文蛤含鈣38.22%,鈉0.3%,侶1179×10-6鐵2416×10-6,鍶9151.7×10-6 ,鎂396×10-6,還含鋇、鈷、鉻、銅、鋅、磷。用X線熒光光譜儀對文蛤與青蛤殼的珍珠層進行多種元素的極測,在所測的17種元素中,含量高的為鈣,而碘與鎂未能極出。
炮制
1.蛤殼《圣惠方》:“細研。”《普濟方》:“研如面。”“水飛”。《本草害利》:“宜生搗碎用。”現行,取原藥材,洗凈干燥,碾碎或碾粉。
2.煅蛤殼《圣濟總錄》:“燒通赤研細。”《直指方》:“燒灰存性,為末。”《本草蒙筌》“宜火煅作(爆),勿和劑煎湯。”現行,取凈蛤殼,置無煙的爐上或置適宜的容器內,煅至酥脆,取出放涼,打碎。
性味
味咸;性微寒
歸經
歸肺、腎、胃經
功效主治
清肺化痰;軟堅散結;利水消腫;制酸止痛;斂瘡收濕。主痰熱咳嗽;癭瘤;痰核;脅痛;濕熱水腫;淋濁帶下;胃痛泛酸;臁瘡濕疹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15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撒或調敷。
禁忌
脾胃虛寒者慎服。
臨床應用
用于痰火咳嗽,胸脅疼痛,痰中帶血,瘰疬癭瘤,胃痛吞酸;外治濕疹,燙傷。
摘錄
《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