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草藥匯編》:紅線麻
別名
來源
蕁麻科紅線麻Laportea macrostachya (Maxim.) Ohwi,以根入藥。
生境分部
山西、河北、陜西、河南、湖南、湖北、四川、貴州、云南。
性味
辛、苦,寒。有小毒。
功效主治
祛風濕,通經絡,解毒消腫。主治腰腿疼痛,麻木不仁,風痹水腫,淋巴結結核,蛇咬傷。
用法用量
2~4錢。水煎或泡酒服。外用適量,煎水頻洗患處,或鮮品搗爛敷患處。
禁忌
忌生冷。
摘錄
《全國中草藥匯編》
《中藥大辭典》:紅線麻
別名
紅頭麻、蝎子草、苛麻(《陜西草藥》),山芋麻(《中國高等植物圖鑒》)。
出處
《陜西草藥》
來源
為蕁麻科植物艾麻的根。春末夏初采挖,洗凈,曬干。
原形態
艾麻,又名:大序艾麻。
多年生草本,高40~80厘米,全株密生白色蟹毛和反曲的微柔毛。根塊狀紡錘形或圓錐形,紅褐色,稍肉質。莖直立,圓柱形。單葉互生,廣卵形或近圓形,先端尾狀驟尖,基部圓形或淺心形,邊緣具粗齒,兩面疏生短毛或近無毛;有葉柄。雌雄同株;花黃綠色;雄花序生于雌花序之下,圓錐狀,長約10厘米,花被片5,雄蕊5;雌花序生于莖梢葉腋,細長,穗狀,花被片4,不等大,在果期增大,柱頭絲形。瘦果斜卵形,扁,長約2.2毫米。
生境分部
生于山地林下或溝邊陰濕地帶。分布云南、四川、貴州、湖南、湖北、陜西、河南、山西,河北等地。
性味
辛苦,寒,有小毒。
功效主治
祛風濕,通經絡,解毒,消腫。治腰腿疼痛,麻木不仁,風痹抽麻,水腫,老鼠瘡,蛇咬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2~4錢;或泡酒。外用:煎水洗或搗敷。
復方
②治筋骨麻木,風疼:紅線麻和豬肉共燉,吃肉并喝湯。
③治虛腫:紅線麻、黑豆各一斤,煎湯,每服兩茶杯。
④治水腫:鮮紅線麻葉(或根煎汁)二兩,黃豆半斤(水四斤,抱脹磨成渣)。將線麻葉用沸水燙過切碎,點入豆渣煮熟。上為一日量,二次吃完,忌鹽。
⑤治老鼠瘡:鮮紅線麻搗爛,加麝香少許,貼患處。(性味以下出《陜西草藥》)
摘錄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紅線麻
別名
紅頭麻、苛麻
出處
出自《陜西草藥》。
來源
藥材基源:為蕁麻科植物艾麻的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Laportea cuspidata(Wedd.)Friis[Sceptro-cnide macrostachya Maxim;Laportea macrostachya(Maxim.)Ohwi]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挖,除去莖葉及須根,洗凈,鮮用或曬干。
原形態
多年生草本,高達100cm。莖直立,有螫毛和反曲柔毛。單葉互生;葉柄長3-11 cm;葉片寬卵形或近圓形,長6.5-20cm,寬 4.5-18cm,先端常有淺裂,中央有尾狀尖,基部圓形或淺心形,葉緣有粗鋸齒。雌雄同株;雄花序生于雌花序之下,長達15cm,雄花被5裂;雄蕊與花被裂片同數而對生;雌花被4裂,不相等,內側2片,花后增大,歪卵形,外側2片較小,披外形;子房長圓形,柱頭細長,有毛。瘦果斜卵形,扁平,長1.8-2mm,宿存花柱由基部向下彎曲。花期6-8月,果期 8-10月。
生境分部
生態環境:生于山地林下或溝邊。
資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河北、山西、陜西、甘肅、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西藏等地。
性味
辛;苦;性寒;小毒
功效主治
祛風除濕;通經活絡;消腫;解毒。主風濕痹痛;肢體麻木;腰腿疼痛;虛腫水腫,淋巴結結核;蛇咬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 12g;或浸酒。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水洗.
摘錄
《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