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大辭典》:槲皮
別名
赤龍皮、槲木皮(《肘后方》),槲白皮(《崔氏纂要方》)。
出處
《唐本草》
來源
為殼斗科植物槲樹的樹皮。
原形態
槲樹(《綱目》),又名:樸樕(《詩經》),槲樕(《爾雅》郭璞注),金雞樹、大葉櫟(《綱目》),槲櫟、大葉柞、柞櫟。
落葉喬木,高可達25米,直徑達1米許。樹皮暗灰色,有深溝;小枝粗壯,淡黃色或灰黃色,被灰黃星狀柔毛。葉互生,革質或近革質,闊倒卵形至倒卵狀楔形,長10~20厘米,亦有達30厘米者,寬6~13厘米或較寬,邊緣具4~10對深波狀齒或深裂,基部耳形,有時楔形,先端鈍,上面深綠色,初有短柔毛,后無毛,下面有灰綿毛及星狀毛;側脈4~10對,直達齒端;葉柄長2~6毫米。花單性,雌雄同株;雄花為柔荑花序,生于新枝葉腋,花被具灰白色絨毛,雄蕊8~10;雌花數朵集生于幼枝上,子房3室,柱頭3。殼斗大,杯狀,包圍堅果1/2,鱗片披針形,呈覆瓦狀排列,棕紅色,薄,向外反卷。堅果卵形或橢圓形,長1.5~2.5厘米,無毛。花期5~6月。果期10月以后。
生境分部
生于山地陽坡成疏林。分布全國大部地區。
化學成分
樹皮含鞣質3.70~14.44%。殼斗含鞣質3.41~5.13%。
性味
《唐本草》:"味苦。"
功效主治
治惡瘡,瘰疬,痢疾,腸風下血。
①《藥性論》:"治惡瘡,煎湯洗。"
②《唐本草》:"水煎濃汁,除蠱及瘺。"
③《綱目》:"止赤白痢,腸風下血。"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熬膏或燒灰研末。外用:煎水洗或熬膏敷。
復方
①治附骨疽:槲皮燒末,飲服方寸匕。(《千金方》)
②治毒病下部生瘡者:櫸皮、槲皮合煮汁如粘糖以導之。(《補缺肘后方》)
③洗諸敗爛瘡:槲樹皮,切,三升,以水一斗,煮取五升,春、夏冷用,秋、冬溫用。洗乳瘡及諸敗瘡,洗了則敷膏。(《肘后方》赤龍皮湯)
④治一切瘺疾:槲白皮,切,五升,水八升,煮令泣盡,去滓,再煎成膏,日服棗許,并涂瘡上。宜食苜蓿鹽飯以助之,以瘥為度。(《崔氏纂要方》)
⑤治小兒瘰疬:槲皮,去粗皮,切,煎湯頻洗。(《圣惠方》)
⑥治一切赤白痢久不差:干姜、槲白皮(姜汁炙五度)一兩。上二味,搗羅為散,每服二錢匕,空心食前,溫米飲調下。(《圣濟總錄》干姜散)
⑦治赤白久痢:新槲皮一斤,去黑皮,切,以水一斗,煎取五升,去滓,煎膏和酒服。(《綱目》)
摘錄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槲皮
別名
赤龍皮、槲木皮、槲白皮
出處
出自《唐本草》;1.《本草圖經》:槲若,木高文余,若,即葉也。與棟相類,亦有斗,但小不中用耳。不拘時采其葉并皮用。
2.《綱目》:槲樕,猶觳觫也。栗子綻縣,有顫栗之象,故謂之栗;槲葉搖動,有觳觫之態,故曰槲撤也。樸樕者,婆婆蓬然之貌。其樹偃蹇,其葉翻芃芃故也,俗稱衣物不整者為樸樕,本此。其實木疆,故俗謂之櫟僵子。槲有二種,一種叢生小者名抱,見《爾雅》;一種高者名大葉櫟,樹葉俱似栗,長大粗厚,
來源
藥材基源:為殼斗科植物槲樹的樹皮。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Quercus dentata Thunb.
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剝取樹皮,洗凈,切片,曬干。
原形態
落葉喬木,高可達25m,樹皮暗灰色,有深溝;小枝粗壯,有槽,密被灰黃色星狀絨毛。葉互生;葉柄長2-5mm。密被棕色絨毛;托軒線狀披針形,長1.5cm;葉革質或近革質,倒卵形或長倒卵形,長10-30cm,寬6-20cm,先端漸鈍,基部耳形或窄楔形,邊緣有4-10對波狀裂片或粗齒,幼葉上面疏被柔毛,下面密被星狀絨毛,老葉下面絨毛,側脈4-10對。花單性,雌雄同株;雄花序長約4cm,軸密被淺黃色絨毛,生于新枝葉腋,花被具灰白色絨毛,雄蕊8-10;雌花序長1-3cm,雌花數朵集生于幼枝上,子房3室,柱頭3。殼斗杯形,包圍堅果1/2-2/3,連苞片徑達4.5cm,小苞片革質,窄披針形,長約1cm,張開或反卷,紅棕色,被褐色絲毛,內面無毛;堅果卵形或寬卵形,直徑1.2-1.5cm,高1.5-2.3cm,無毛,柱座高約3mm。花期4-5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
生態環境:生于海拔2700m以下的山地陽坡,或與其他櫟類、櫸樹、馬尾松等混生,有時成純林。
資源分布:分布全國大部分地區。
化學成分
槲皮含鞣質3.07%-14.44%,從中已分離得到沒食子酸(gallic acid),右旋兒茶清(catechin),右旋沒食子兒茶精(gallocatechin),兒茶精-(4α→8)-兒茶精[catechin-(4α→8)-catechin],沒食子兒茶精-(-4α→8)-沒食子兒茶精[gallocate-chin-(4α→8)-gallocatechin],沒食子兒精-(4α→8)-兒茶精[gal-locatechin-(4α→8)-catechin],沒食子兒茶精-(4α→6)-兒茶精[gallocatechin-(4α→6)-catechin],3-O-沒食子酰表沒食子兒茶精-(4α→8)-兒茶精[3-O-galloylepigallocatechin-(4β→8)-catehin]。
性味
苦;澀;性平
功效主治
解毒消腫;澀腸;止血。主瘡癰腫痛;潰破不斂;瘰疬;痔瘡;痢疾;腸風下血。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5-10g;熬膏或燒灰研末。外用:適量,煎水洗 或熬膏敷。
復方
①治附骨疽:槲皮燒末,飲服方寸匕。(《千金方萬》)②治毒病下部生瘡者:櫸皮、槲皮合煮計如粘糖以導之。(《補缺肘后方》)③洗諸敗爛瘡:槲樹皮,切,三升,以水一斗,煮取五升,春、夏冷用,秋、冬溫用。洗乳瘡及諸敗瘡,統了則敷膏。(《肘后方》赤龍皮湯)④治一切瘺疾:槲白皮,切,五升,水八升,煮令泣盡,去滓,再煎成膏,日服棗許,并涂瘡上。宜食苜蓿鹽飯以助之,以瘥為度。(《崔氏纂要方》)⑤治小兒瘰疬:槲皮,去粗皮,切,煎湯頻洗。(《圣惠方》)⑥治一切赤自痢久不差:干姜、槲白皮(姜汁炙五度)一兩。上二味,搗羅為散,每服二錢匕,空心食前,溫米飲調下。(《圣濟總錄》干姜散)⑦治赤白久痢、新槲皮一斤,去黑皮,切,以水一斗,煎取五升,去滓,煎膏和酒服。(《綱目》)
各家論述
1.《藥性論》:治惡瘡,煎湯洗。
2.《唐本草》:水煎濃汁,除蠱及瘺。
3.《綱目》:止赤白痢,腸風下血。
摘錄
《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