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大辭典》:含羞草根
出處
《云南中草藥》
來源
為豆科植物含羞草的根。夏、秋采集,洗凈,曬干。
化學成分
從干燥的根中可提得生物堿、內酯性物質和黃酮甙。
藥理作用
①止咳、祛痰作用
小鼠灌服根煎劑有明顯止咳作用(氨水噴霧法),但祛痰作用不顯著(酚紅法)。
②對平滑肌的作用
豚鼠離體支氣管肺灌流試驗證明根煎劑并無舒張作用,對離體兔回腸則有明顯的抗乙酰膽堿作用,抽提物1號(生物堿)作用也很顯著,抽提物3號(黃酮甙)及4號(內酯性物質)抗乙酰膽堿作用均較弱。
③抗菌作用
根在試管內對金黃色與白色G 球菌、卡他雙球菌有較強的抑菌作用,對大腸桿菌亦有作用,但對肺炎雙球菌、甲型和乙型鏈球菌及流感桿菌作用微弱。總生物堿和根煎劑對亞洲甲型流感病毒有明顯抑制作用,對鼻病毒17型有抑制,對腺病毒7型不敏感(人胚腎原代單層細胞培養法)。
性味
《云南中草藥》:"澀微苦,溫,有毒。"
功效主治
止咳化痰,利濕通絡,和胃,消積。治慢性支氣管炎,風濕疼痛,慢性胃炎,小兒消化不良。
《云南中草藥》:"利濕通絡,明目,鎮靜。"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5錢;或浸酒。
復方
①治風濕痛:含羞草根五錢,泡酒服。(《云南中草藥》)
②治經閉,慢性胃炎,小兒消化不良,頭痛失眠,眼花:含羞草根三至五錢。水煎服。(《云南中草藥》)
臨床應用
治療慢性氣管炎:每日用含羞草鮮根2兩(10兩制),加水600毫升,文火煎成100毫升,2次分服。10天為一療程。觀察30例,一療程近期控制11例,顯效11例,好轉4例,無效4例;--個療程近期控制18例,顯效10例,好轉1例,患感冒者1例;三個療程近期控制24例,顯效3例,患感冒者3例。
摘錄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含羞草根
英文名
Sensitiveplat Root, Root of Sensitiveplant
出處
出自《云南中草藥》。
來源
藥材基源:為豆科植物含羞草Mimosa pudica L.的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Mimosa pudica L.
采收和儲藏:夏、秋采收根,洗凈,鮮用或曬干。
原形態
含羞草 披散半灌木狀草本,高可達1m。有散生、下彎的鉤刺及倒生剛毛。葉對生,羽片通常4,指狀排列于總葉柄之頂端;葉柄長1.5-4cm;托葉披針形,長5-10mm,有剛毛。小葉10-20對,觸之即閉合而下垂;小葉片線狀長圓形,長8-13mm,先端急尖,基部近圓形,略偏斜,邊緣有疏生剛毛。頭狀花序具長梗,單生或2-3個生于葉腋,直徑約1cm;花小,淡紅色;苞片線形,邊緣有剛毛;萼漏斗狀,極小,短齒裂;花冠鐘形,上部4裂,裂片三角形,外面有短柔毛;雄蕊4,基部合生,伸出花瓣外;子房有短柄,無毛,花柱絲狀,柱頭小。莢果扁平彎曲,長約14mm,先端有喙,有3-4節,每節有1顆種子,莢緣波狀,具刺毛,成熟時莢節脫落。種子闊卵形。花期3-4月,果期5-11月。
生境分部
生態環境:生于曠野、山溪邊、草叢或灌木叢中。
資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福建、臺灣、廣東、海南、廣西等地。
化學成分
根含摁紅蛋白(hemoglobin)和數種硒化合物,其中一種國亞硒酸鹽(selenite)。
藥理作用
1.止咳、祛痰作用:小鼠灌服根煎劑有明顯止咳作用(氨水噴霧法),但祛痰作用不顯著(酚紅法)。
2.對平滑肌的作用:豚鼠離體支氣管肺灌流試驗證明根煎劑并無舒張作用,對離體兔回腸則有明顯的抗乙酰膽堿作用,抽提物1號(生物堿)作用也很顯著,抽提物3號(黃酮甙)及4號(內酯性物質)抗乙酰膽堿作用均較弱。
3.抗菌作用:根在試管內對金黃色與白色葡萄球菌、卡他雙球菌有較強的抑菌作用,對大腸桿菌亦有作用,但對肺炎雙球菌、甲型和乙型鏈球菌及流感桿菌作用微弱。總生物堿和根煎劑對亞洲甲型流感病毒有明顯抑制作用,對鼻病毒17型有抑制,對腺病毒7型不敏感(人胚腎原代單層細胞培養法)。
毒性
小鼠服根煎劑200g/kg,活動減少,5只中1只腹瀉,24小時內無死亡。服250g/kg,活動明顯減少,腹瀉,5只中2只死亡。麻醉貓靜脈注射復方含羞草(經酒精沉淀處理后,每100ml含有含羞草根、紅背葉根和茜草根分別為240、160和120g)8.3ml/kg,血壓迅速下降,心跳明顯減弱,5-10分鐘后心臟停跳而死亡。正常兔靜脈注射相同劑量,見活動輕度減低,血管擴張,未見其他異常。劑量增至11ml/kg,動物呈呼吸困難,心臟呈舒張期停止而死亡,死前輕度抽搐。正常狗每天灌服12ml/kg,共15天,則見活動減少,比較馴服,食欲下降,大便稀爛,個別狗嘔吐,心電圖及肝、腎功能未見異常。
性味
味澀;微苦;性溫;有毒
功效主治
止咳化痰;利濕通絡;和胃消積;明目鎮靜。主慢性支氣管炎;風濕疼痛;慢性胃炎;小兒消化不良;閉經;頭痛失眠;眼花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鮮品30-60g;或浸酒。外用:適量,搗敷。
各家論述
《云南中草藥》:利濕通絡,明目,鎮靜。
摘錄
《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