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名家網
中醫快速導航

雞肫草功效

《全國中草藥匯編》:雞肫草

別名

白側耳根、水側耳根、金錢七、銅錢草

來源

為虎耳科梅花草屬植物雞眼梅花草Parnassia wightiana Wall.以全草入藥。夏秋采集全草,洗凈曬干。

性味

淡、平。

功效主治

清肺止咳,利水祛濕。用于久咳咯血,瘧疾,腎結石,膽石癥,白帶,跌打損傷;外用治濕熱瘡毒。

用法用量

0.5~2兩;外用適量。

備注

(1)同屬植物尚有下列2種亦作雞肫藤入藥:白耳菜(蒼耳七、白須草、詩人草)Parnassia foliosa Hook. f. et Thoms.;突隔蒼耳 花草(白側耳、梅花草)Parnassia delavayi Franch.。

摘錄

《全國中草藥匯編》

《中藥大辭典》:雞肫草

別名

白側耳(《貴州民間藥草》),水側耳(《四川中藥志》)。

出處

《重慶草藥》

來源

為虎耳草科植物雞眼梅花草的帶根全草。9~10月采。

原形態

雞眼梅花草,又名:黃梅花草。

多年生藍本,高約20~50厘米。根莖短粗,須根眾多。基生葉叢生,腎臟形或圓卵形,肥厚,長3~5厘米,寬3.5~7厘米,先端圓形或微凸尖,基部心形,全緣;具長柄,長約20厘米。花莖中部以上具一無柄葉,抱莖,形與基生葉同。單花頂生,徑約1厘米;萼片5,基部多少聯合,廣矩圓形,長1厘米左右,宿存;花瓣5,淡黃色,紋明顯,呈倒卵狀長圓形,長8毫米,邊緣流蘇狀細裂;雄蕊5,背向,與花被互生,與退化雄蕊間生,退化雄蕊5,具3~5裂;子房卵狀橢圓形,3心皮合生,1室,花柱短,先端3裂,微鈍圓形。蒴果扁圓形;種子多數,橢圓形。花期7月。

生境分部

喜生于大山地帶土坎溝邊的陰濕處;在海拔1600~2600米的中山地帶均有生長。分布四川、貴州、廣西等地。

性味

甘,溫。

①《貴陽民間藥草》:"辛甘,溫,無毒。"

②《四川中藥志》:"性溫。味淡,無毒。"

功效主治

治咳嗽吐血,跌打損傷,白帶,濕瘡。

①《貴陽民間藥草》:"補肺止咳。治婦女白帶,跌打損傷。"

②《四川中藥志》:"補虛益氣,利水除濕。治婦女白帶。咳嗽吐血及濕熱瘡毒。"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0.5~1兩;或燉雞服。外用:搗敷。

復方

①治咳嗽吐血:雞肫草、鹿銜草。燉內服。(《四川中藥志》)

②治婦女白帶:白側耳二兩,白木槿花五錢。燉豬肉或煎水服。(《貴陽民間藥草》)

③治濕熱瘡:雞肫草,搗絨外用。(《四川中藥志》)

摘錄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雞肫草

英文名

Herb of Wight Parnassia

別名

白側耳、水側耳、雞眼草、黃梅花草、韋氏蒼耳七、肥豬草、銅錢草、白側耳草、蕎麥草、疔瘡草

出處

出自《重慶草藥》。

來源

藥材基源:為虎耳草科植物雞眼梅花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arnassia wightiana Wall.ex Wight et Arn.

采收和儲藏:8-9月采收全草。

原形態

雞眼梅花草 多年生草本,高約20-50cm。根莖短粗,須根眾多。莖具棱脊,無毛。基生葉叢生;葉柄長3-15cm;葉片腎臟形或圓卵形,肥厚,長3-5cm,寬4-7cm,先端圓形或稍凸尖,基部心形,全緣;花莖中部以上具一無柄葉片,抱莖,與基生葉同形。單花頂生,徑約1cm;萼片5,基部多少連合,倒卵形,長1cm左右,宿存;花瓣5,白色或淡黃色,脈紋明顯,呈倒卵狀匙形至葫蘆形,長約8mm,邊緣中部以下具流蘇狀細裂;雄蕊5,與退化雄蕊間生,退化雄蕊5,具3-5裂;先端頭狀;子房近上位,卵狀橢圓形,三心皮合生,1室,花柱短,先端鈍圓形。蒴果扁-圓形。種子多數,橢圓形。花期7-8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

生態環境:生于海拔1600-2600m的大山地土坎上和溝邊陰濕處。

資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陜西、甘肅、福建、湖北、廣東、廣西、西藏等地。

性狀

根莖圓柱形,粗短,直徑約6mm,表面灰褐色或棕褐色,有多數須根。莖長20-45cm,直徑2-3mm,表面棕黃色,有縱棱,質脆,易折斷。基生葉叢生,具長柄,葉片皺縮卷曲,完整者展平后呈腎形,長3-5cm,寬4-7cm,上面棕褐色或綠褐色,下面灰白色。莖生葉1枚,形同莖生葉,較小,無柄。花灰白色,生于莖端,有時可見扁卵形。氣微,味淡。

性味

味淡,性涼

歸經

肺;脾經

功效主治

補肺止咳;止血;利濕。主主治肺熱咳嗽,咯血,吐血,腎結石,膽結石,白帶,濕熱瘡毒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15g。外用:搗敷。

各家論述

1.《貴陽民間藥草》:補肺止咳。治婦女白帶,跌打損傷。

2.《四川中藥志》:補虛益氣,利水除濕。治婦女白帶,咳嗽吐血及濕熱瘡毒。

摘錄

《中華本草》

按首字母查詢中藥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