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
Common Conandron
別名
出處
始載于《中國高等植物圖鑒》。
來源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onandron ramondiolides Sieb. Et Zucc.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收,洗凈,鮮用。
原形態
苦苣苔 多年生草本。根狀莖短而臥,長1.4-3cm,芽密被黃褐色長柔毛。葉能常1-2,稀有3片;葉柄長4-19cm,有翅;葉片草質或薄紙質,橢圓形或橢圓狀卵表,長18-24cm,寬4.5-14.5cm,先端漸尖,基部寬楔形或近圓形,邊緣不整齊的牙齒,兩面毛,有時下面沿脈具疏毛。花葶1-2條,長達17cm,疏被白色短柔毛;聚傘花序傘房狀,有5-10花,花序梗長9-12cm,被疏行或近無毛;苞片小,張表,長4-8mm;花萼5深裂,裂片狹披針形或披針形狀線形,先端微鈍,外面被疏柔毛;花冠紫色,直徑1-1.8cm,筒長3.5mm,裂片5,三角狀狹卵形,先端鈍;雄蕊5,著生花冠基部,花絲極短,花藥圍繞花柱連著成筒,藥隔有長附屬物,長約2mm;雌蕊無毛,花長5-6.6mm,柱頭球形。蒴果狹球形或長圓狀卵形,長約8mm,具宿存花柱。種子淡褐色,紋錘形。花期6-7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
生態環境:生于海拔600-1000m的山谷溪邊石上,山坡林中石壁上陰濕處。
資源分布: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等地。
性狀
全草含苦苣苔甙(conandroside),洋丁香酚甙(acteoside)。[1]
藥理作用
苦苣苔全草提取物,在抗腫瘤篩選實驗中,用肉瘤S180腹水型總細胞容積法實驗表明本品無抗腫瘤作用。[1]
性味
味苦;性寒
歸經
心經
功效主治
解蛇毒。主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搗敷。
各家論述
《新華本草綱要》全草,味苦,性寒。有清熱解毒的功能。外用治毒蛇咬傷。
摘錄
《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