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人良方》卷八:豆蔻丸
【處方】肉豆蔻(面裹煨香)不以多少。
【制法】上為細末,入陳米白飲搗,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臟寒,泄瀉不止,服諸藥無效。
【用法用量】空心煮粟米飲吞下100丸。
【摘錄】《婦人良方》卷八
《楊氏家藏方》卷十八:豆蔻丸
【處方】肉豆蔻(面裹煨香)1兩,草豆蔻(去殼)1兩,草烏頭3枚(燒灰留性)。
【制法】上為細末,煮面糊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小兒風冷搏于腸胃,飧泄不止,不思乳食。
【用法用量】每服10丸,乳食前煎蘿卜湯送下。
【摘錄】《楊氏家藏方》卷十八
《圣濟總錄》卷五十一:豆蔻丸
【處方】肉豆蔻(去皮,炮)1兩,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蓬莪術(炮)1兩,天麻(酒浸,炙)1兩,木香半兩,檳榔(銼)半兩,干蝎(去土,炒)半兩,硵砂(別研)1分。
【制法】上為細末,入研了藥拌勻,酒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腎臟虛損,久積風冷,臍腹脹滿,疼痛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20丸,溫酒送下。
【摘錄】《圣濟總錄》卷五十一
《圣濟總錄》卷六十二:豆蔻丸
【處方】肉豆蔻仁1兩,京三棱(炮)1兩,蓬莪術(炮)1兩,青橘皮(湯浸,去白,焙)1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1兩,桂(去粗皮)1兩,檳榔(銼)半兩,木香半兩,牽牛子(4兩,半生半熟,取末)2兩。
【制法】上為末,以棗肉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五膈氣痞悶,腹脅脹滿。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后生姜湯送下。
【摘錄】《圣濟總錄》卷六十二
《普濟方》卷二○二引《仁存方》:豆蔻丸
【處方】肉豆蔻(炮)半兩,丁香半兩,陳皮半兩,良姜1兩,藿香1兩。
【制法】上為末,棗肉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吐痢不定,心煩燥渴。
【用法用量】每服20丸,加至30丸,姜汁、米飲送下。
【摘錄】《普濟方》卷二○二引《仁存方》
《活幼心書》卷下:豆蔻丸
【處方】肉豆蔻3錢,南木香3錢,縮砂仁3錢,白龍骨5錢,訶子肉5錢,赤石脂7錢半,枯白礬7錢半。
【制法】上除木香不過火,余六味銼、焙,仍同木香為末,稠煮面糊為丸,如麻仁大。
【功能主治】患痘瘡,脾虛作瀉。
【用法用量】本方改為餅劑,名“豆蔻餅”(見《醫統》)。
【摘錄】《活幼心書》卷下
《雞峰》卷十四:豆蔻丸
【處方】肉豆蔻半兩,丁香半兩,良姜1兩,藿香葉1分。
【制法】上為細末,用棗肉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霍亂吐瀉不定,煩渴躁熱。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溫生姜、米飲送下。
【摘錄】《雞峰》卷十四
《癥因脈治》卷一:豆蔻丸
【處方】草豆蔻、吳茱萸、益智仁、青皮、姜黃、麥芽、神曲、半夏、甘草。
【功能主治】內傷積冷,胃脘作痛。
【摘錄】《癥因脈治》卷一
《普濟方》卷二一一:豆蔻丸
【制法】上為末,醋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脾胃虛弱,臟腑頻滑,下痢赤白。
【用法用量】每服60丸。空心米湯送下。
【摘錄】《普濟方》卷二一一
《圣濟總錄》卷一七三:豆蔻丸
【處方】肉豆蔻(去殼)1枚,木香半兩,丹砂(研)1分,人參1分,訶黎勒(煨,去核)1分,橘(研)1分。
【制法】上為末,用飯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小兒疳痢及吐。不吃乳食,四肢瘦弱。
【用法用量】每服2丸,空心米飲送下,日2次。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七三
《圣濟總錄》卷一五六:豆蔻丸
【處方】草豆蔻(去皮)1兩,白術1兩,人參1兩半,陳橘皮(去白,焙)1兩,半夏半兩(入生姜半兩,搗爛,焙)。
【制法】上為末,用棗肉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和調胃氣。主妊娠嘔逆,不下食。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生姜湯送下,不拘時候。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五六
《圣濟總錄》卷一七九:豆蔻丸
【處方】草豆蔻3枚(去皮),烏頭3枚(銼,鹽水浸少時,炒),益智(去皮)1分,青橘皮(湯浸,去白,焙)1分。
【制法】上為末,生姜汁煮面糊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小兒洞泄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7丸,煎木瓜湯、或生姜湯送下,乳食前服。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七九
《圣濟總錄》卷四十五:豆蔻丸
【處方】白豆蔻(去皮)1兩半,枳殼(去瓤,麩炒)半斤,陳橘皮(湯浸,去白,切,炒)1兩,訶黎勒(煨,去核)1兩,桂(去粗皮)1兩,當歸(切,焙)1兩。
【制法】上為末,用漿水煮棗,去皮爛研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谷勞體重,食已好臥。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生姜湯送下,不拘時候。
【摘錄】《圣濟總錄》卷四十五
《圣濟總錄》卷十七:豆蔻丸
【別名】大豆蔻丸
【處方】肉豆蔻(去殼)半兩,羌活(去蘆頭)1分,防風(去叉)1分,桔梗(去蘆頭,炒)1分,陳橘皮(湯浸,去白,焙)半兩,獨活(去蘆頭)半兩,薏苡仁半兩,人參半兩,草豆蔻(去皮)半兩,芎?半兩,甘草(炙)1分,木香1分。
【制法】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胃風,頸項多汗惡風,飲食不下,隔壅不通,腹善滿,食寒則泄,形瘦而腹大。
【用法用量】大豆蔻丸(《宣明論》卷二)。
【摘錄】《圣濟總錄》卷十七
《圣濟總錄》卷一八七:豆蔻丸
【處方】肉豆蔻(去殼,炮)1兩,檳榔(銼)1兩,桂(去粗皮)1兩,青橘皮(去白,焙)1兩,半夏(姜汁制)1兩,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干姜(炮)1兩,白術2兩,京三棱(煨,銼)1兩半。
【制法】上為末,醋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補虛進食,正脾元。主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空心鹽湯或溫酒送下。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八七
《許氏幼科七種·痘訣余義》:豆蔻丸
【處方】木香(面裹煨)5錢,訶子(面裹煨)5錢,白豆蔻(面裹煨,壓去油)1錢5分,白術(土炒)3錢,赤石脂(火煅,醋淬)2錢5分,炙甘草2錢5分。
【制法】上為細末,粥湯杵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小兒痘疹,里虛泄瀉者。
【用法用量】用時米水浸軟與食,周歲兒10粒,2歲20粒;研碎沖服亦可。
【摘錄】《許氏幼科七種·痘訣余義》
《衛生總微》卷十:豆蔻丸
【處方】肉豆蔻(面裹煨)1兩,木香半兩,青皮(去瓤,炒黃)半兩,黑牽牛1分(微炒)。
【制法】上為細末,滴水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泄瀉,米谷不化。
【用法用量】方中木香用量原缺。
【摘錄】《衛生總微》卷十
《史載之方》卷下:豆蔻丸
【處方】草豆蔻1枚(剝開皮,入乳香1塊在內,復用和白面裹,慢火燒令熟,去面及豆蔻皮不用)。
【制法】上為細末,以粟米飲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小兒臟寒,泄瀉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5-7丸,米飲送下,不拘時候。
【摘錄】《史載之方》卷下
《治疹全書》卷下:豆蔻丸
【處方】木香6兩(不見火),枯礬1兩,黃連6兩(用茱萸制),豆蔻3兩(面裹煨熟)。
【制法】醋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疹后久瀉痢重者。
【用法用量】米湯送下,量人大小多寡。
【摘錄】《治疹全書》卷下
《醫方類聚》卷二四五引《施圓端效方》:豆蔻丸
【處方】肉豆蔻1錢,丁香1錢,木香1錢,胡粉1錢,川烏(炮,去皮)2錢半。
【制法】上為細末,水糊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小兒吐瀉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食前木瓜湯送下,日進2服,渴即冷下。
【摘錄】《醫方類聚》卷二四五引《施圓端效方》
《圣濟總錄》卷七十五:豆蔻丸
【處方】肉豆蔻(面裹煨熟,為末)1兩,草豆蔻(面裹煨熟,為末)1兩,縮砂仁1兩,母丁香1兩,木香半兩,沉香(銼)半兩,墨(燒紅為未)半兩,地榆2兩,枇杷葉(去毛,炙)1兩。
【制法】上為末,燒粟米飯為丸,如櫻桃大。
【功能主治】白滯痢,腹臟撮痛。
【用法用量】每服2丸,食前米飲化下。
【摘錄】《圣濟總錄》卷七十五
《普濟方》卷四○三:豆蔻丸
【處方】肉豆蔻5錢,木香3錢,縮砂3錢,白術1錢,訶子1錢。
【制法】上為末,米糊為丸。
【功能主治】小兒痘瘡。
【用法用量】湯飲送下,量與。
【摘錄】《普濟方》卷四○三
《圣濟總錄》卷六十七:豆蔻丸
【處方】肉豆蔻(大者,去殼)2枚,桂(去粗皮)半兩,青橘皮(湯浸,去白,焙)半兩,附子(炮裂,去皮臍)半兩,半夏(湯洗7遍,麩炒黃色)1兩,干姜(炮)1兩。
【制法】上為細末,生姜自然汁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開胃進食。主氣逆上沖,吐逆不止,冷痰壅滯。
【用法用量】每服10丸,空心、食前生姜湯送下。
【摘錄】《圣濟總錄》卷六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