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名家網
中醫快速導航

鼺鼠功效

《中藥大辭典》:鼺鼠

別名

(《山海經,),鼯鼠、夷由(《爾雅》),飛鸓(《廣雅》),飛鼠(《上林賦》張揖注),飛生(《爾雅》郭璞注),飛生蟲(《本草經集注》),飛生鳥(《本草圖經》),飛虎、松貓兒(《中國經濟動物志·獸類》)。

出處

《本經》

來源

為鼯鼠科動物棕鼯鼠的全體。

原形態

體長達40~50厘米。尾圓形,其長超過體長。吻圓而短。耳小,眼大。體背毛色黑蝸,腹面為淺橙紅色,頸下黑褐色,并有褐色縱紋向下延伸到胸部。鼠蹊部至尾基為灰褐色,尾除基部下面外皆黑褐色。飛膜背面色如體背,但略深,腹面色較紅,兩者分界線甚顯明。眼周具黑圈。耳殼背部具一黑斑。耳與眼之黑圈間為橙黃色。后足趾端黑色或灰白色。

多棲于山坡森林地帶,巢筑于樹洞或巖洞中。晨昏時活動較頻繁,活動以攀、爬、滑翔相交替。食物以麻樹葉、倪藤果、榕果、山姜子、山荔枝野芭蕉等果實為主;偶亦食昆蟲。2~4月換毛。

生境分部

分布福建、臺灣、廣東、廣西、四川、云南等地。

性味

①《本經》:"微溫。"

②《綱目》:"有毒。"

功效主治

《本經》:"主墮胎,令產易。"

摘錄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鼺鼠

英文名

Trogopterus

別名

耳鼠、鼯鼠、夷由、鸓、飛鸓、飛鼠、飛生、飛生蟲、飛生鳥、飛虎、松貓兒、大鼯鼠

出處

出自《神農本草經》1.《別錄》:鼺鼠,生山都平谷。

2. 陶弘景:鼺,狀如蝙蝠,大如鴟鳶,毛紫色,暗夜行。

3.《本草圖經》:鼺鼠,今湖、嶺間山中多有之。《小品方》乃入服藥,其方取飛生一枚,槐子、故弩箭羽各十四枚。合搗,丸桐子大,以服二丸,令易產也。

4.《綱目》:鼯鼠,翅聯四足及尾,與蝠同,故曰以尾飛。生嶺南者好食龍眼。《濟生方》治難產金液丸,用其腹下毛為丸服之。

來源

藥材基源:為鼯鼠科動物棕鼯鼠的全體。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etaurista petaurista(Pallas)

采收和儲藏:春、秋季捕捉,捕后殺死,剝去皮毛,除去內臟,取肉骨,鮮用。

原形態

棕鼯鼠,體長30-47cm,重400-1000g。耳基周圍無細長簇毛。吻圓而短。頭鈍圓。眼大,耳小。尾長35-48cm,明顯超過體長。體背色調一致,顯棕紅、栗褐、棕黃、褐、茶黃色,腹面為棕黃色或橙黃色,頸下部黑褐色,并有褐色縱紋向下延伸到胸部。飛膜背面色如體背,但略深,腹面色較紅,兩者分界線甚明顯。眼圈具黑圈。耳郭背部具1黑斑。尾色與背色相同,但四川、貴州標本常雜有黑色,尾末端全變成黑色。

生境分部

生態環境:棲息于南亞熱帶常綠闊呀林和熱帶雨林、季雨林中海拔一般不超過2500m。以巖洞、石 隙、樹叉上其他大型鳥類的棄巢為穴。夜間活動。以樹葉、嫩枝和果實為食。

資源分布:分布于福建、臺灣、廣東、海南、廣西、四川、貴州、云南等地。

性味

味甘;性溫

歸經

肝;腎經

功效主治

催產;止痛。主難產;產后腰痛;關節痛;頭風痛

用法用量

內服:泡酒服,15-30g。

禁忌

《廣西藥用動物》:“血虛無瘀滯的人忌用,孕婦慎用。”

各家論述

《本經》:主墮胎,令產易。

摘錄

《中華本草》

按首字母查詢中藥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