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名家網
中醫快速導航

補陰丸

《丹溪心法》卷三:補陰丸

【別名】虎潛丸(《景岳全書》卷五十七)、補陰種子丸(《醫學正印》卷上)。

【處方】黃柏250克(鹽、炒)知母(酒浸,炒)熟地黃各90克 龜版120克(酒浸,炙)白芍(炒)陳皮 牛膝各60克 鎖陽 當歸各45克 虎骨30克(酒浸,炙)

【制法】上藥為末,酒煮羊肉和丸。

【功能主治】滋陰降火,強壯筋骨。主精血不足,虛火亢盛,筋骨痿弱,腿足消瘦,步履乏力,精元不固,尺脈虛浮洪數,久不生育。

冬加干姜15克

【用法用量】每服50丸,鹽湯送下。。

【備注】方中黃柏、知母瀉火清熱,熟地、龜版、白芍補益肝腎,滋陰養血;虎骨強壯筋骨,鎖陽溫陽益精,干姜、陳皮溫中健脾,理氣和胃。諸藥合用,共奏滋陰降火,強壯筋骨之功。

【摘錄】《丹溪心法》卷三

《醫學心悟》卷三:補陰丸

【處方】熟地90克 丹皮 夭冬 當歸 枸杞子 牛膝 山藥 女貞子 茯苓 龜版 杜仲 續斷各36克 人參 黃柏各15克

【制法】用石斛120克熬膏,和煉蜜為丸。

【功能主治】滋腎補肝,強筋壯骨。主陰虛火爍,髓減骨枯,腰軟無力,便結溺赤,脈細數無力。

【用法用量】每早淡鹽水下9克。

【摘錄】《醫學心悟》卷三

《癥因脈治》卷三:補陰丸

【處方】黃柏、知母、熟地、敗龜版、白芍藥、陳皮、牛膝、虎骨、當歸。

【制法】上為末,羊肉為丸。

【功能主治】肝熱痿軟,筋膜干急。

【用法用量】口服。

【摘錄】《癥因脈治》卷三

《醫學綱目》卷二十八:補陰丸

【處方】龜版、黃柏、知母、側柏葉

【制法】上為末,地黃膏為丸。

【功能主治】陰虛性急腰痛。

【摘錄】《醫學綱目》卷二十八

《丹溪心法》卷三:補陰丸

【處方】龜版2兩,黃柏1兩。

【制法】上細切地黃,酒蒸熟,擂細為丸。

【功能主治】補陰。主

【用法用量】口服。

【摘錄】《丹溪心法》卷三

《丹溪心法》卷三:補陰丸

【處方】龜版2兩(酒炙),黃柏7錢半,知母半兩,人參3錢,牛膝1兩。

【制法】上為末,酒糊為丸。

【功能主治】補陰。主

【用法用量】口服。

【摘錄】《丹溪心法》卷三

《丹溪心法》卷三:補陰丸

【處方】龜版5兩,側柏1兩半,香附3兩。

【制法】上為末,姜汁浸地黃膏為丸。

【功能主治】補陰。主

【用法用量】空心服。

【摘錄】《丹溪心法》卷三

《濟陽鋼目》卷八十:補陰丸

【處方】龜版(酒炙)1兩,鎖陽(酒浸)1兩,歸身(酒浸)1兩,陳皮1兩,杜仲1兩,牛膝(酒浸)1兩,白芍藥(酒浸)1兩,白術2兩,生地黃(酒浸)1兩半,干姜7錢半,黃柏(炒)半兩,虎脛骨(酒炙)半兩,茯苓半兩,五味子2錢,甘草(炙)1錢,菟絲子(酒蒸,搗爛,曬干)。

【制法】上為末,用紫河車蒸爛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痿。

【用法用量】如無河車,用豬腦骨髓亦得。每服70-80丸,空心溫酒鹽湯送下。

【摘錄】《濟陽鋼目》卷八十

《丹溪心法》卷三:補陰丸

【處方】龜版2兩,黃柏(炒)半兩,牛膝半兩,人參半兩,香附1兩,白芍1兩,甘草2錢,砂仁3錢(春不用)。

【制法】上為末,酒糊為丸。

【功能主治】補陰。主

【用法用量】口服。

【摘錄】《丹溪心法》卷三

《明醫雜著》卷一:補陰丸

【別名】濟陰丸

【處方】黃柏(去皮,酒拌,炒褐色)3兩,知母(去皮毛,酒拌炒,忌)3兩,敗龜版(酥炙透)3兩,鎖陽(酥炙干)2兩,枸杞子2兩,熟地黃(酒拌蒸,忌鐵)、干姜(炒紫色)3錢(寒月加至5錢)。

【制法】上為末,加煉蜜及豬脊髓三條,和藥末杵勻為丸,如青皮子大。

【功能主治】瀉火補陰。主陰虛火旺,勞瘵咳嗽,咯血吐血。

【用法用量】濟陰丸(《醫級》卷九)。

夢遺精滑者,加牡蠣(童便煅)、白術各1兩,山茱萸肉、椿根白皮(炒)各7錢;若有赤白濁病者,加白術、白茯苓各1兩半,山梔仁、黃連(炒)各5錢;若腳軟弱無力者,加牛膝(酒洗)2兩,虎脛骨(酥炙透)1兩,防己(酒洗)、木瓜各5錢;若有疝氣病者,加蒼術(鹽水炒)1兩半,黃連(姜汁炒)、山梔(炒)各6錢,川芎1兩,吳茱(炒)、青皮(去瓤)各5錢;脾氣虛弱,畏寒易泄者,加白術3兩,陳皮1兩,干姜(炒)加至7錢;眼目昏暗者,加當歸(酒炒)、川芎、菊花各1兩,柴胡、黃連(酒炒)、烏犀角各5錢,蔓荊子防風各3錢;若兼氣虛之人,加人參、黃耆各2兩;若左尺既虛,有尺亦微,命門火衰,陽事不舉,加黑附子(小便浸泡去皮),肉桂(去皮)各7錢,沉香5錢。

【摘錄】《明醫雜著》卷一

《丹溪治法心要》卷四:補陰丸

【處方】熟地8兩(酒洗),黃柏4兩(酒洗),當歸(酒洗)3兩,菟絲子3兩,肉蓯蓉(酒洗)3兩,知母(酒洗)3兩,枸杞3兩,天門冬2兩,龜版(酥炙)2兩,山藥2兩,五味1兩半。

【制法】上為末,用參4兩,耆8兩熬膏,再用豬腎酒煮搗爛為丸。

【功能主治】陰虛。

【摘錄】《丹溪治法心要》卷四

《杏苑》卷七:補陰丸

【處方】黃柏(炒褐色)半斤,知母4兩,熟地黃4兩,龜版4兩,牛膝2兩,桂枝1兩,白術3兩。

【制法】上為末,用臘酒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補陰。主血氣俱虛兼痰之痛風。

【用法用量】每服70丸,空心溫酒送下。

【摘錄】《杏苑》卷七

《丹溪心法》卷三:補陰丸

【處方】龜版1兩(酒煮),黃柏半兩,知母3兩,五味3錢。

【制法】上為末,酒糊為丸。

【功能主治】補陰。主

【用法用量】口服。

【摘錄】《丹溪心法》卷三

《廣嗣紀要》卷四:補陰丸

【處方】黃柏(鹽水炒)4兩,知母(酒洗)4兩,熟地黃(酒蒸,焙)6兩,天門冬(焙)3兩(各勿犯鐵器)。

【制法】上為末和勻,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滋其真水之化源,以制其邪火之元甚。主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心、食前百沸湯送下。

【各家論述】腎苦燥,知母之辛寒以潤之;腎欲堅,黃柏之苦寒以堅之;熟地黃之苦甘寒,以補腎之虛;天門冬之甘寒,以補肺,滋腎水之化源。

【摘錄】《廣嗣紀要》卷四

《丹溪心法》卷三:補陰丸

【別名】大補陰丸

【處方】側柏2兩,黃柏2兩,烏藥葉2兩,龜版(酒炙)5兩,苦參3兩,黃連半兩。

【制法】上為末,地黃膏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補陰。主腎經陰虧。

【用法用量】大補陰丸(《醫方類聚》卷一五三引《新效方》)。

冬,加干姜;夏,加縮砂。

【摘錄】《丹溪心法》卷三

《萬氏女科》卷一:補陰丸

【處方】黃柏、知母(去皮毛,炒)各等分。

【制法】煉蜜為丸。

【功能主治】瀉沖任之火。主一月而經再行。

【用法用量】每服50丸。

【摘錄】《萬氏女科》卷一

《準繩·類方》卷四引丹溪方:補陰丸

【處方】敗龜版(酒炙)、黃柏(酒炒)、知母、側柏葉、枸杞子、五味子、杜仲(姜汁炒去絲)、砂仁各等分,甘草減半。

【制法】上為末,豬脊髓加地黃膏為丸。

【功能主治】滋陰降火。主腰痛;咳血。

【用法用量】口服。

【摘錄】《準繩·類方》卷四引丹溪方

《醫略六書》卷二十八:補陰丸

【處方】熟地8兩,阿膠8兩(蒲黃灰炒)。

【制法】上為散,煉蜜為丸。

【功能主治】孕婦溺血,脈虛數者。

【用法用量】每服5錢,米飲送下。

【各家論述】妊娠沖任兩虛,不能吸血歸經而偏滲膀胱,故溺血不止,胎因不安焉。熟地補陰資血,以滋沖任,阿膠補血益陰,以止尿血,蜜丸以潤其經氣,飲下以和其胃氣,使經血內充則經脈完固,而血不妄行。

【摘錄】《醫略六書》卷二十八

《癥因脈治》卷三:補陰丸

【處方】當歸、生地、白芍藥、丹皮、牛膝、木瓜、龜版、虎骨。

【制法】羊肉為丸。

【功能主治】肝經血枯筋攣。

【用法用量】口服。

【摘錄】《癥因脈治》卷三

按首字母查詢中藥方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