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大辭典》:蔞蒿
別名
蔞(《詩經》),購、蔏蔞(《爾雅》)。
出處
《食療本草》
來源
為菊科植物蔞蒿的全草。
原形態
多年生草本,高約2米。葉有柄,互生,羽狀深裂,裂片更分裂,末端尖,葉背密生灰白色細毛,莖上部葉有時全緣。花莖出于極端及葉腋,著生多數小頭狀花序,排列成穗狀花序;花冠筒狀,呈淡黃色。果實為瘦果。花期夏、秋間。
生境分部
分布東北及河北、山西等地。
功能主治
①《綱目》:"利膈開胃,殺河豚毒。"
②《醫林纂要》:"開胃,行水。"
摘錄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蔞蒿
英文名
all-grass of Montane Wormwood
別名
(艸閭)蒿、蘆蒿
出處
出自《食療本草》; 陸璣《詩疏》:蔞,蔞蒿也,其葉似艾,白色,長數寸,高丈余,好生水邊及澤中,正月根芽生,旁莖正白。生食之,香而脆美,其葉又可蒸為茹。
來源
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蔞蒿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rtemisia selengensis Turcz.ex Bess.[A.vulgaris L.var. selengensis(Turcz.ex Bess.)Maxim.;A.vulgaris L.var.integerrima Kom.;A.selengensis Turcz.ex Bess.var.integerrima(Kom)Nakai]
采收和儲藏:春季采收嫩根苗,鮮用。
原形態
蔞蒿,多年生草本,高60-150cm。根莖稍粗,直立或斜向上,有鋪匐地下莖。莖少數或單一,初時綠褐色,后為紫紅色,無毛,。有縱飄然。葉互生;下部葉在花期枯萎,中部葉密集,羽狀深裂,側裂片1-2對,線狀披針形或線形,邊緣有疏尖齒,先端漸尖,基部漸狹成材豐形短柄,無假托葉;上部葉3裂或線形而全緣,上面綠色,無毛,正職面被白色蛛絲狀平貼的綿毛。頭狀花序近球形,直徑3-3.5mm,具細梗,小苞片小或無,在分枝上排成總狀或復總狀花序,并在莖上組成稍開展的圓錐花序,花后頭狀花序下垂;總苞片3-4層,外層卵形,黃褐色,被短綿毛,中層廣卵形,內層橢圓形,有寬膜質邊緣;花黃色,外層雌性,內層兩性,均結實。瘦果卵狀橢圓形,略壓扁,無毛。花、果期8-11月。
生境分部
生態環境:生于低海拔的山坡草地、路邊荒野、河岸等處。
資源分布:分布于東北、華北、華東、華中等地。
化學成分
根中含(+)-(3S,4R,5S)-(2E)-3,4-環氧-(2,4亞已二基)-1,6-二氧螺[4.5]癸烷
性味
味苦;辛;性溫
功能主治
利膈開胃。主食俗不振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5-10g。
各家論述
1.《綱目》:利隔開胃,殺河豚毒。
2.《醫林纂要》:開胃,行水。
摘錄
《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