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名家網
中醫快速導航

蘆莖功效

《中藥大辭典》:蘆莖

別名

葦莖(《千金方》),嫩蘆梗(《現代實用中藥》)。

出處

《唐本草》

來源

為禾本科植物蘆葦的嫩莖。夏、秋采取。

化學成分

含纖維素38.64~40.98%,戊聚糖17.27~19.66%,木質素32.42~30.36%,灰分2.20~2.00%,水分9.47~7.00%。

性味

甘,寒,無毒。

歸經

入心、肺。

功能主治

治肺癰煩熱。(性味以下出《綱目》)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0.5~1兩(鮮者2~4兩)。

復方

治咳有微熱,煩滿,胸心甲錯,是為肺癰:葦莖二升(切,以水二斗,煮取五升,去滓),薏苡仁半升,槐仁三十枚,瓜瓣半升。細切,納葦汁中,煮取二升,服一升,當有所見吐膿血。(《千金方》葦莖湯)

摘錄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蘆莖

英文名

Reed Stem

別名

葦莖、嫩蘆梗

出處

出自《唐本草》。

來源

藥材基源:為禾本科植物蘆葦的嫩莖。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hragmites communis Trin.[P.australis(Cav.)Trin.]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收,曬干或鮮用。

原形態

蘆葦,多年生高大草本,高1-3m。地下莖粗壯,橫走,節間中空,節上有芽。莖直立,中空。葉2列,互生;葉鞘圓筒狀,葉舌有毛;葉片扁平,長15-45cm,寬1-3.5cm,邊緣粗糙。穗狀花序排列成大型圓錐花序,頂生,長20-40cm,微下垂,下部梗腋間具白色柔毛;小穗通常有4-7花,長10-16cm;第1花通常為雄花,穎片披針形,不等長,第1穎片長為第2穎片之半之半或更短;外稃長于內稃,光滑開展;兩性花,雄蕊3,雌蕊1,花柱2,柱頭羽狀。穎果橢圓形,與內稃分離。花、果期7-10月。

生境分部

生態環境:生于河流、池沼岸邊淺水中。

資源分布:全國大部分地區都有分布。

性狀

性狀鑒別 呈長圓柱形,長30cm,直徑0.4-0.6cm。表面黃白色,光滑,具光澤。有的一側顯縱皺紋,節間長10-17cm,節部稍膨大,有的具殘存的葉鞘,葉鞘外表面具棕褐色環節紋,其下有的具3-5mm寬的粉帶,內表面淡白色,有的具殘存的絨毛狀髓質橫膜。質硬,較難折斷,斷面粗糙,中空;氣微,味淡

化學成分

含纖維素(cellulose)戊聚糖(pentosan),木質素(lignin)和小麥黃素(tricin)。

性味

甘;寒

歸經

心;肺

功能主治

清肺解毒;止咳排膿。主肺癰吐膿;肺熱咳嗽;癰疽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鮮品可用至60-120g。外用:適量,燒灰淋汁;熬膏敷。

各家論述

1.《本經逢原》:葦莖中空,專于利竅,善治肺癰,吐膿血臭痰。

2.《千金》葦莖湯以之為君,服之熱毒從小便泄去最佳。

摘錄

《中華本草》

按首字母查詢中藥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