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大辭典》:欒華
出處
《本經》
來源
為無患子科植物欒樹的花。
原形態
欒樹(《正字通》),又名:木欒(《夢溪筆談》),石欒樹、黑葉樹、木欄牙、山茶葉、軟棒。
落葉灌木或喬木,高可達10米。小枝暗黑色,被柔毛。單數羽狀復葉互生,有時呈2回或不完全的2回羽狀復葉;小葉7~15,紙質,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3.5~7.5厘米,寬2.5~3.5厘米,基部鈍形或截頭形,先端短尖或短漸尖,邊緣鋸齒狀或分裂,有時羽狀深裂達基部面呈2回羽狀復葉。圓錐花序頂生,大,長25~40厘米;花淡黃色,中心紫色;萼片5,有小睫毛;花瓣4,被疏長毛;雄蕊8,花絲被疏長毛;雌蕊1,花盤有波狀齒。蒴果長橢圓狀卵形,邊緣有膜質薄翅3片。種子圓形,黑色。花期7~8月。果期10月。
生境分部
多生于雜木林或灌木林中。分布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河南、山東、江蘇、浙江、安徽、福建、臺灣、四川、陜西、甘肅、山西等地。
化學成分
果實含甾醇、皂甙、黃酮甙、花色甙、鞣質和聚糖醛酸。皂甙中分出了欒樹皂甙A和B。干燥種子含水分9.4%,粗蛋白17.5%,卵磷脂磷酸0.045%,淀粉7.0%,灰分9.0%,脂類20.9%。種仁含油38%,皂化后分出甾醇和棕櫚酸。葉含沒食子酸甲酯,對多種細菌和真菌具有抑制作用。
性味
①《本經》:"味苦,寒。"
②《別錄》:"無毒。"
功能主治
①《本經》:"主目痛淚出傷毗,消目腫。"
②《唐本草》:"合黃連作煎,療目赤爛。"
禁忌
《本草經集注》:"決明為使。"
摘錄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欒華
英文名
Flower of Paniculate Goldraintree
出處
出自《神農本草經》
來源
藥材基源:為無患子科植物欒樹的花。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Koelreuteria paniculata Laxm.
采收和儲藏:6-7月采花,陰干或曬干。
原形態
欒樹 落葉喬木或灌木。樹皮厚,灰褐色至灰黑色;小枝具疣點,與葉軸、葉柄均被皺曲的短柔毛或無毛。葉叢生于當年生枝上,平展,一回、不完全二回或偶有為二回羽狀復葉,長可達50cm;小葉紙質,(7-)11-18片,無柄或具極短的柄,對生或互生,卵形、闊卵形至卵狀披針形,長(3-)5-10cm,寬3-6cm,先端短尖或短漸尖,基部鈍至近截形,邊緣有不規則的鈍鋸齒,齒端具小尖頭,上面僅中脈上散生皺曲的短柔毛,下面在脈腋具髯毛,有時小葉背面被茸毛。花雜性同株或異株;聚傘圓錐花序長25-40cm,密被微柔毛,分枝長而擴展;苞片狹披針形,被小粗毛;花淡黃色,稍芬芳;花梗長2.5-5cm;萼裂片卵形,邊緣具腺狀緣毛,呈嚙蝕狀;花瓣4,開花時向外反折,線狀長圓形,長5-9mm,被長柔毛,瓣片基部的鱗片初時黃色,開花時橙紅色,參差不齊的深裂,被疣狀皺曲的毛;雄蕊8,在雄花中的長7-9mm,雌花中的長4-5mm,花絲下半部密被白色、開展的長柔毛;花盤偏斜,有圓鈍小裂片;子房三棱形,除棱上具緣毛外無毛,退化子房密被小粗毛。蒴果圓錐形,具三棱,長4-6cm,先端漸尖,果瓣卵形,外面有網紋,內面平滑且略有光澤。種子近球形,直徑6-8mm。花期6-8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
生態環境:生于海拔200-1200m的疏林中。
資源分布:常栽培作庭園觀賞樹。產于我國大部分地區,東北自遼寧起經中部至西南部的云南均有分布。
栽培
生物學特性 耐寒,耐旱,稍能耐陰,耐瘠薄的土壤,在濕潤肥沃的土壤上生長良好。深根性,萌蘗力強。
栽培技術 以種子繁殖為主:9-10月種子成熟,于蒴果未干時采下,曬干,經水選后干藏,一般發芽率70%-90%。種子有來年發芽的習性,秋播,讓其自然越冬,春季發芽。或將種子與濕砂混拌,放背陰處低溫處理,來年春季3月取出,用溫水催芽,播后發芽整齊。苗高5-10cm時間苗,以每10m2留苗100株左右為宜。一年生小苗來年春季移植,培育3-4年養成大苗出圃。
化學成分
葉含槲皮甙-2〃-沒食子酸酯(quercitrin-2〃-gal late)。
性味
苦;寒
歸經
肝經
功能主治
清肝明目。主目赤腫痛;多淚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6g。
禁忌
《本草經集注》:決陰為使。
各家論述
1.《本經》:主目痛淚出傷眥,消目腫。
2.《唐本草》:臺黃連作煎,療目赤爛。
摘錄
《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