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名家網
中醫快速導航

廬山香科科功效

別名

雙判草、野荏荷

來源

藥材基源:為唇形科植物廬山香科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Teucrium pernyi Franch.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收,洗凈,鮮用或曬干備用。

原形態

廬山香科,多年生直立草本。莖高0.6-1m,密被白色下彎的短柔毛。葉具短柄;葉片卵狀披針形,長3.5-5.3cm,兩面被微柔毛,下面脈上與葉柄被白色稍彎曲的短柔氌。假穗狀花序腋生及頂生;苞片卵形;花具細梗;花萼鐘狀,喉部內具毛環,二唇形,上唇中齒極發達,近圓形,2側齒長不及中齒之半,下唇2齒三角狀鉆形,二齒間彎缺裂至喉部;花冠白色,或帶紅暈,筒稍伸出,檐部單唇形,唇片與筒成直角,中裂片特發達,橢圓狀匙形,內凹,最后一對裂片近三角形;雄蕊超過花冠筒一半以上;花盤盤狀,全緣。小堅果倒卵形,具網狀雕紋,合生面不達小堅果全長1/2。花期6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部

生態環境:生于山地及原野。

資源分布:分布于江蘇、安徽、浙江、福建、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等地。

化學成分

全草含三萜類化合物;廬山香科素(teupernin)A、B、C、D,山藿香定(teucvidin),黃花石蠶素(teuflin),高山香科素(montanin)D,林石蠶素(terscorodonin)等。

性味

味辛;微苦;性涼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涼肝活血。主肺膿瘍;小兒驚風;癰瘡;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5g。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湯。

摘錄

《中華本草》

按首字母查詢中藥材